多倫諾爾驚動嘉慶帝的一樁盜馬案


嘉慶十九年(1814年)九月的一天,五個馬販子趕著一群馬由蒙古地區行至北京牛欄山一哨卡。守卡兵丁覺得這幾個人形跡可疑,便攔住盤問。沒想到五人說法不一致。

守卡兵丁將這五人轉交給當地官府審訊。審訊後得知,這五個人分別叫韓泳昌、劉兆、屈順、李泳明、王增懷,系盜馬賊,此次他們在蒙古地區盜馬二十二匹。韓泳昌還供稱:劉兆、屈順一向與蒙古人貢布等合夥在口外多倫諾爾等地盜馬。韓泳昌還供稱,該年八月五日,他們與本地居住的蒙古人貢布等五人在一個叫“滿丹花馬廠”的地方搶馬三十匹,並帶鞍馬一匹。

多倫諾爾驚動嘉慶帝的一樁盜馬案


(清代犯人)

官府審訊後,立即派人前往馬匹失竊地調查,上述失竊馬匹均被官府起獲,也與失主呈報、詳訊被竊馬匹並失馬數目,以及放馬之人當即被毆傷而曾在察哈爾都統衙門報明有案等事情相符。

但與這些人盜馬賊合夥的蒙古人貢布和祝現等主犯尚未擒獲。主辦該案的官員懷疑貢布等人藏匿於多倫諾爾廳境內。

該案件被直隸總督那彥成上報給了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又轉奏給了嘉慶皇帝。

多倫諾爾驚動嘉慶帝的一樁盜馬案


(嘉慶帝)

嘉慶皇帝下旨說,近日口外竊馬案非常之多。這一次,韓泳昌等案犯膽敢夥同蒙古人貢布等偷竊官府廠馬,數量竟有三十餘匹,並毆傷事主。這種行為與搶奪無異,應當嚴懲。令察哈爾都統(巴禹特)貢楚克扎布查明失主呈報的原案,立即派遣兵丁,將貢布等未拿之犯一律拿獲,並押解至刑部歸案辦理。另外,上個月朕恭謁東陵,一路經過的地方,各村莊均編掛門牌,非常整齊。那些張貼的緝拿犯人的佈告,也是非常詳細完整。朕問直隸總督那彥成。那彥成說直隸各府州縣俱照此一律辦理,並不是只有近畿地方粉飾太平而作。看來,口內查辦保甲一事尚為認真。朕想到口外多倫諾爾地方。那裡煙戶稠密、商民雜處、人員流動性大,奸徒最易藏匿混跡。現在,這樁盜馬案漏網的祝現等六犯,及次要之五十餘犯,均未拿獲,如何能保證沒有一名藏匿在多倫諾爾?現在,對於這件事該處作如何查辦之法,令察哈爾都統(巴禹特)貢楚克扎布督率地方官一體編查,張貼布告,嚴密查拿。如有逃逸之犯到多倫諾爾等地方,當即加以捉拿。

多倫諾爾驚動嘉慶帝的一樁盜馬案


(那彥成書法拓片)

直隸總督那彥成與察哈爾都統(巴禹特)貢楚克扎布接旨後,立即行文,並派兵到多倫諾爾廳轄區和察哈爾左翼各旗分別緝拿貢布、祝現等要犯。與此同時,直隸總督那彥成還責令多倫諾爾同知覺羅毓芳加緊編掛門牌、整頓多倫諾爾十三保甲工作。經過半年的努力,察哈爾和直隸地方將這樁盜馬案的主、次要案犯大部抓獲,並解往刑部交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