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定慧堂


《易经》和《道德经》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很多人把《易经》仅仅当成一种看风水、算命的书,可能是心中的天有点小了。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关系”,


中国人始终贯穿着“无中生有,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

文字的产生与演进过程中,《天人关系》也是一脉相承。

文字的产生过程就是中华文化的产生过程。



《伏羲八卦》 先天八卦

从自然先天而生,从自然先天生“文”,生“文字”,从自然先天“无中生有”。

完成中国文化——“无中生有”思维认知,开始中国文化——“一分为二”思维认知。



《周文王易》: 后天八卦

从伏羲“先天八卦”而生,易变“后天八卦”,演成易经64卦,核心字:易。

讲日月天地与人(万物)生长普通‘变易关系,提出【一阴一阳谓之道】。在【无中生有,一分为二】思维认知基础上,系统演成8次一分为二(64卦)定性定量认知,开启中国文化思维不断定性定量深入认知过程。由此,《易经》成为中国文化万经之首。



《老子道》 道德


老人从易经“道”出说“道”讲“德”,


道——从天地自然本生而成,(白话讲即自然规律)

德——人心认知自然万物而得,(白话讲即人认识自然)


以后天心 “德”而循先天自然“道”。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所在!最能体现“天人合一”,从自然(天、地)中来,到自然(天、地)中去!


按照这种思维模式,可以容易理解中国传统经典中“认识世界、记录世界”思维方式。可以非常形象理解《周易》、《道德》、《儒》、《佛》、《黄帝内经》等形成“天人合一”完整文化体系。


.

.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全语文、海外汉语,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解字古诗文】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名幼儿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教程《人字学习法》,私信留言:“


汉字谷主


易经通篇有多少个字?道德经有多少个字?易经有六十四卦,道德经没有。最浅易的区别是,学了易经你就能给人算命赚钱,有能发家致富。道德经学了什么也不会,只能讲些人人烦的道理,别人还以为你是个疯子。


走自己的路182757971


个人认为,如果说《易经》是总章,《道德经》就是细则;《易经》是公式,《道德经》就是公式的演变之一;《易经》是神,《道德经》是形……《道德经》是《易经》哲学思想的解释和阐述。


由《易经》发展、启蒙、衍生的学文、学科众多,从天文地理,到医学伦理,可以说,整个中国历史,自古至今,都在延承着《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的哲思并不是道家独享,当然也并非是江湖术士的闭门绝技。

很多人认为《易经》是骗人的东西,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全是错,确实有投机者用《易经》招摇撞骗。但这不能说《易经》是骗人的,任何一种学问和技术,其本身并没有对错善恶,给它这种定性的是人,这就如同一辆汽车,可以给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会带来伤害,甚至死亡,我们不能说这是汽车的错。

《易经》本身有易理和术数之分。现在大部分人只知术数,却不通易理。术数是什么?简单说术数就是占卜,看运势,占吉凶……

道学尚浅,浅尝辄止,不能体会更高境界,借读过的几个字,占过得几个卦说一下感想。术数本身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秘,甚至可以说很简单。占卜也是用于日常来的,谁好了坏了,谁赚了赔了,谁又分了和了,有些人不用占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为什么?因为万事总有一些症状和规律,善于思考生活的人,或者是年龄大的人,都会修炼出这种本领。《易经》的占卜就是如此,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术数占卜,最终用到的就是易理,刨去千变万化的表象,在本质上往往是一样的。占卜是认识人生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唯一方式。易理,是《易经》总结出来的世间的规律法则,是术数的依据,但易理并不仅仅属于术数,不仅仅用于占卜。

术数,易理,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互相为参照,互相证明解释的。现在人急功近利者多,很少能静心研究易理,却总投机于术数占卜,总觉得后者可以更快的给出答案和启发。其实不然,因为没有正确逻辑支撑的占卜,很可能给出的结果是错的。

简单说术数占卜骗人,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占卜,也更不了解《易经》,这世界很多东西都不是以“对错”作为标准的。


再看《道德经》,在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中,很详细客观的介绍了这本五千万经书。许先生说,这本书是一本“合集”,其中混杂了诸家之言,所以,这并非是道家,更不是老子的著书。但是,这并不妨碍《道德经》的经典,正如之前所言,世间大道总是相似,经书汇集各家经典,足见其概括性。

我们总会隐隐觉得《易经》和《道德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太容易把这个问题想复杂了。《易经》作为百经之首,其后自然有诸多追随者和发展着,就像我赞同某个观点,定然也会从各方面来引证证明它的正确性,《道德经》就是这种“引证”。这即使两本经书的区别,也是二者的联系。

至此。


古代哲学思考


易经是方法论,道德经是世界观。道德经说明了宇宙万物是天道经过相对性变化而产生,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恶就没有善,一层层的相对性是万物的本质,天道是弦万物是音。

易经是解释如何利用天道,这是华夏神传和西方蛮夷的本质区别。我们是懂得天道并且利用天道,而西方只能跪拜服从天道。就好像我们的神都是人,西方的神是和人分开的。

六十四个卦是六十四种情景的应对方案,每个方案六个手段,共384种,再经过错卦宗卦复卦杂卦,无穷无尽的变化足以应对生活中的种种。

懂易经的人经天纬地逆天改命呼风唤雨,神一般的存在。好在得道的人少啊,但是都可以造一代帝王霸业。刘邦有张良,刘备有诸葛亮,朱元璋有刘伯温,武则天有袁天罡。看看帝王背后站着谁,就清楚了


大同庄园


  《易经》是一本揭示变化的书(一本通过揭示变化规律,指导世人趋吉避凶的书),由太极阴阳图和八卦及六十四卦构成《易经》典籍之内容。是中华文化之源、哲学之根。不仅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中庸之道”都根源于此,而且早在6000年前《易经》的规律就已经包涵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华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来源请求],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区别是:《易经》里多是唯心的东西,《道德经》多是唯实的东西,这也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一根猫毛毛


易经是道理之经,道德经是道理及德名的释义及修道之经,也就是说道德经以易经爲宗,诠释了道的本质及在万物的体现。

在道德经经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在易经以太极爲基础上,再加上无极的观念,演绎的万物起源,这就是两者最基本的不同点。我们用数学次方就能理解两经相同的理论:


无极爲零,零就是道;

一是二的零次方,就是太极,一就是太极,万物起源于无,所以道德经説道生一。

二是二的一次方,就是两仪:阴仪与阳仪,从太极所生,也就是道德经説的一生二,而易经説太极生两仪是相同的意思。

三就是二的二次方,就是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从两仪所生,也就是道德经説的二生三,而易经説的两仪生四象是相同的意思。


万物就是二的三次方,就是八卦:乾、兌、离、震、巽、坎、艮、坤,从三所生,有了八卦就有万物,也就是道德经説的三生万物,而易经同样也説八卦生万物。


此外,道德经全文尽是综卦的思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企而不立,跨者不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综卦就是一体两面的思考模式。

道德经中还有许多卦的显象,如:损与益卦:“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无爲就是涣卦;

上善若水就是坎卦,喻君子以常德行,而老子以七善解释常德之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长。”讲的就是谦卦………。


读道德经先研究易经,可以获得更多对老子思想以及高层次道理的理解。两部经典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愿以此篇章与有缘人。


玄牝中道


《易经》和《道德经》两者都包含辩证法哲学思想,有人说,《道德经》是《易经》的最高解释。但是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区别有两点∶

一是所讲内容不同。《易经》讲的是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易经有三大特点,“简易、变易、不易”,从这三大特点也可以看出,易经讲的就是变化。《道德经》讲的是道以及道运行的规律。说白了,《易经》是“易”字,《道德经》讲的是一个“道”字。

二是使用方法不同。《易经》是工具书,像字典词典,主要是用来查的。《道德经》是方略书,主要是用来学习领悟的。


有得观史


我读周易

周易之難难在須明潦一卦一爻之是何像征
`意义,否則仅孤立地去解读每一卦爻辞是没有意义的。周易又称像数义理之学,有其像才有其数、其理。六+四卦中有的卦爻辞的傢较好理解,tU如乾卦,其像为天为父为龙等,因此彖辞就系有元亨利贞,爻辞初九,因阳爻在最下位,故糸辞为潜龙勿用,但还有很多卦和爻辞之像弄不清楚有的卦像可解,tU如同人卦,是天火同人,火炎上,天亦向上行,古父二者属性相同两者结合故有同人之意,但还有许多卦爻辞实难解其像和辞,今之讲易者多,然多为酒靴搗痒,明白的,或较易明白的大讲特讲,不易明白或很不明的不讲,大多只照自己的理解子爪立地讲系辞,没有,或我还没有見到能从卦爻像上理解作者设卦糸辞的本义,然后作者要从卦、爻像中格出什么理,这才是最重的。希望编者纽织一些探求像数义理的高质量的文章。一

草帽山人


两者都是伟大的中国智慧的结晶,令人叹为观止,高山仰止。只能说说粗浅的感受。

《易经》是万经之首之源,《道德经》由《易经》演化而来。《道德经》的思想和《论语》的思想可以并列,体现了对《易经》认识的不同方向。

《道德经》从思想方法的角度出发,去认识世界,侧重人的自然性,强调通过认识自我,来适应社会和自然。所以,《道德经》说“无为无不为”。

《论语》从规范行为角度出发,去认识世界,侧重人的社会性,强调通过实践性行为,来改变社会和自然。所以,《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

但《道德经》和《论语》殊途同归。《道德经》中对“道”的追求,《论语》中对“仁”的推崇,归根结底,都是对《易经》所阐述的各种规律的一种认识境界。

在《道德经》和《论语》的论述中,我们只看到了对“道”和“仁”的描述,却看不到对“道”和“仁”的明确定义。我想主要是,《易经》所展示的庞大体系和“至精至微”之处,作为认识和行为的至高境界,即使伟大如“老子”“夫子”,能做的更多的,也只能是“体验”,而无法精确定义。

所以,在我看来,《易经》和《道德经》只有一脉相承的联系,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如果非要区别,那就是主干与旁枝,母体和衍生的区别。


天泽1967


本人认为道德经讲的是形而上学,讲的是如何了解并撑控自然规律为己所用,鬼谷子学说就是吸其精华自成一体。

而易经不单单讲形而上学,形而下学也不所不包,无所不融,易经和道德经不是我辈能评论的,只要能悟其百分之零点也够在现世生活无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