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拜读钱钟书先生的力作《围城》,不得不时时为他那恢谐而一针见血的议论拍案叫绝,也不得不为先生切中时弊的深刻见解折服。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我更佩服先生对女性的了解。

他塑造的四位出现在自尊又颓废得没有骨气的青年方鸿渐身边的女性形象真实可信,仿佛她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随处都可以看见她们的身影。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不着痕迹地揭示了女性可爱、可喜、可叹、可哀甚而可憎之处,表现了女性复杂的人生观、婚恋观。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们吧!

第一个出现在方鸿渐身边的女性是性感而开放的鲍女士。

说她性感,是因了她“只穿绯红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镂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趾甲"。

有人叫她"真理",因为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女士没有一丝不挂,所以又有人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她很开放。纵使她有长她十二岁的未婚夫,她还是明白快乐要自己寻。因此她在船上与方鸿渐的邂逅,只能算是浪漫的插曲之一。

虽然她还没结婚,作者也仍然叫她"小姐",但我却认为称她女士较合适,除非这个称谓具有时下某种特殊的含意。

鲍"小姐"不仅仅是性感、浪漫、会引诱别人的女子,她也是很实际、很讲功利的。比如: 她跟一个大自己十二岁的“半秃顶, 带大眼镜的黑胖子”订婚,为了有机会出洋;学成之后仍回国与未婚夫合开诊所没闹出什么乱子来,这都说明她讲求实际,知道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不利。

她算不上重情义的女性,至多只是个享乐主义者。

这个形象就是在当今社会里我们看到的也不会太少吧?

她很真实。她将来的生活未必过得风平浪静。因她耐不住寂寞,喜欢享乐,婚后的生活可想而知,不说也罢。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把鲍小姐的人生观归纳一下,她可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者。而她的爱情观则是"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

如果说纤腰一束,长睫毛下一双欲眼,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上嘴唇好象鼓着跟愛人使性子的鲍小姐能撩动起男人的情思的话,下一个出现的女子你就会觉得发冷。

出现在方鸿渐身边的第二个女性——苏文纨小姐,有点让人(至少是让方鸿浙)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并不是她不美,而是她太冷艳,太矜持,让人不敢轻易冒犯。

大多数自持美貌的女子,都甚少在意他人,因而让人难以接近。

你看她"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白得只是不顶新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你看看,少了不少情趣是吧?可偏偏她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这更叫人难以接近了,尤其对于那些底气不足的人来说更不知如何应对她。

难怪方鸿渐与她在一起会觉得"诚惶诚恐"。

是什么使苏小姐变得那么乏味呢?当然是她的婚恋观。

她在上大学时把爱情看得太名贵,不肯随便施与,自然错过了很多机会。

留学为博士后,又觉得崇高得孤独,没入敢攀上来,以至于把过去看不上眼的方鸿渐重新打量,“发现他人不讨厌,钱也似乎充足”,就想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手段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然后屈服地求爱。

哪知这种"又酣又冷的冰激凌作风'男人消受不起,轻易地被鲍小姐一句话粉碎了。

苏小姐似乎就是那"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荷花,美虽美矣,只不敢亵渎。

这个形象在我们的高知大龄女中尤其多见。

殊不知鲍小姐的女性魅力才是男人感兴趣的,苏小姐的手段未免乏味。

苏小姐不仅有冷艳、矜持、乏味的可叹一面,她还有做作、世俗的另一面形象。

她为了抓住方鸿渐,不惜装作顽皮,故意娇痴,帮他洗手帕,补袜子,缝纽扣,做的都是太太对丈夫尽的小义务。

方鸿渐惶恐的觉着自己良心上有向她求婚的责任,因而愈是想对她敬而远之。

方鸿渐认为苏小姐的所作所为与她的品格不相宜。

我认为她的所作所为是出于要嫁人目的,与爱情无关。

说苏小姐世俗,是从她的婚姻对象的选择来看的,她得不到方鸿渐的欣赏,却不选择真爱她的青梅竹马赵辛楣,而选了又矮又胖全无半点才华的曹元朗,所谓何来?无非曹元朗是世家子弟,又有英国剑桥大学归国诗人的好听名头,加之曹善于讨苏小姐欢心,处处满足她的虚荣心,处处听她摆布,可见世俗的女人书读得再多也脱不了虚荣与俗气。

想"曹太太"最终也只落得个迫着夫婿去追名逐利的下场,这不能不说是女性的可哀之处。

比之当今某些傍大款的女大学生,苏小姐的婚恋观还略嫌保守了些。两者的共通之处则是都不谈爱情。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接着出现的第三位女性唐晓芙——方鸿渐真正热爱的女性,有着美丽、纯朴的外表,可爱温柔的性情,天真自然的心态,可以说是个完美、青春魅力十足的女性形象。

她的出现无疑是作品中最靓丽的一笔,使我们感到了恋爱的纯真与美好,可惜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短暂而惊艳。

因为这段爱情是在两个幼稚的青年身上发生的。

正因其幼稚,爱情少了世俗的气息,恢复其纯洁的本性。

爱情使人忘乎所以,神魂颠倒。

然而也正因其幼雅,爱情才会被世俗所暗算、所销蚀。

唐小姐的爱情被表姐苏文纨的报复心理摧毁是理所当然。因为她不懂世事的多变与人心之难料,她也不懂爱情的弥足珍贵。她甚至并不是爱上了真正的方鸿渐,而是爱着一个幻想中的情人。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女主角的初恋一样,一旦认清,转身就能抛开一切曾经。

唐晓芙是一个生在"福窝"里的女孩,如若她真的嫁给了方鸿渐,那恐怕只能说是个美丽的错误了。

这就好比青春期初恋的少女们的爱情都难以有结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将来"小唐"成熟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女子,那要看她会不会改了性情。

希望她不是又一个苏文纨。

不管怎么说,唐晓芙这一形象使女性们多少都能回到自己初恋的追忆中去。

我们曾经年轻,那时我们不懂爱情,那是多么美好的一瞬,又是多么短暂、令人遗憾的一瞬呀!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第四个出现的女子—孙柔嘉, 是方鸿渐最后娶到的女子。

她大学毕业,是其貌不扬的平凡女性。

我以为这个女性形象代表了社会上大部分妇女。

首先,她平凡,没有令人动情的惊人之处,也没有令人反感的讨厌之举,就像一个邻家女孩。

她的家庭也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有一些重男轻女,所以她的命运除了她自己在意,父母也就只在意她嫁得阔不阔了。

正因如此,她不得不务实一些,也不得不多用些心机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

说她务实,是因为她总是从实际出发来取舍自己的行事。比如在赶赴三闾大学的途中她虽是个女子,却能随遇而安,即使病倒思家,也能克制自己的柔弱。

再比如:夫妻二人回上海后,她能审时度势地参加社会工作,不因公公的反对放弃自己的权利,也能劝方鸿渐脚踏实地地生活,一切从家庭生活的实际利益出发。

从这些看来她都算得上是贤妻。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她当然是个有心机的女子。

她选中方鸿渐做丈夫绝非幼稚与感情冲动。

她考虑的是要嫁给疼自己、怜自己、爱自己、离不开自己的男人。

而方鸿渐恰巧在她最需要怜惜、保护的时候做到了这些。这使她觉得自己终身当托付此人,故尔在有意无意间,他制造了与方鸿渐的瓜葛,先是在同事中 引起别人对她与方的关系的注意,继而巧妙地坐实这种关系,利用了方鸿渐的心软与多情,最终达到与方鸿渐订婚进而结婚的目的。正如方鸿渐所说,她是"费尽心机、千方百计"地嫁给了他。

孙柔嘉的有心机还体现在婚后对丈夫的把持上。

为了把丈夫留在自己身边,她破坏丈夫与赵辛梅的友谊。

为了逃避方家大家族里的勾心斗角,她疏远丈夫与亲人的感情。

孙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及其辛苦营造起来的家。从这一点看,她是不该受指责的。

孙柔嘉的错误在于她想成为一个操控者一一方鸿渐的领导。

她也许是无意的。但她的心里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以爱的名义。

她认为她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爱丈夫,为了保护丈夫。若方鸿渐不领情,她就有责任迫使他走上"正轨"。

似乎方鸿渐是个小孩,对他的看管权已由他母亲转交给了她。

孙柔嘉有经济后盾,她的收入比丈夫高,他们的佣人是柔嘉的乳母,他们住的是柔嘉姨母提供的房子,因而方鸿渐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孙柔嘉的底气更足了,难免在各方面想做方鸿渐的主。

由于俩人各自家庭长辈的搅和,方鸿渐的日子也实在难过,自然有气要渲泄,因此就有了争吵,有了升级的争吵。

孙柔嘉争的是对丈夫的控制权,方鸿渐争的是男人的自尊与自主权。

孙柔嘉衡量丈夫对自己爱的尺度是看他能容忍自已多少,所以,每次方鸿渐反对她,与她争吵时,她都觉得自己心里的爱情受到了伤害, 就渐渐对丈夫绝望起来。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作者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是真实而成功的。她代表了当时乃至当今大多数家庭妇女的无奈与小肚鸡肠;也表现了大多数已婚妇女在婚姻中遇到的危机与自身的浅薄。

孙柔嘉是爱丈夫的,她心里时时惦记着他,也为他的前途担忧,甚而想帮他在姨妈那儿谋差事,特地吩咐佣人多煎几快排骨给丈夫吃。

但她的爱却使得婚姻走向了与她的愿望相反的一面。

可叹她竭力经营,也只落得个劳燕分飞。

作者借书中人说:"婚姻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大概是想提醒人们,尤其是女性们,不要对婚姻抱太大的幻想吧?

想改变丈夫的孙柔嘉失败了,那么其他想改变丈夫的女性也同样会失败。

对现代女性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鲜有。

可惜,钱先生是一位男性,他没有对作品中的女性敢于反叛这个男权社会流露一点同情。

苏文纨,并没有因为赵辛楣爱她而将就嫁给他,她嫁给了自己想嫁的人。

她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反叛的。

她没有走"嫁不到我爱的人就嫁个爱我的人"这条无奈的路。

孙柔嘉,更具反叛精神。她懂得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有独立能力。

这两位女性都流露了对自我的尊重和对男权的反叛(尽管是无意识的)。

钱先生用的是调侃的笔调描写她们,读者也只觉得她们可笑。

我却感到她们的可哀:即使女性有自我意识,那又能改变那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什么呢?成为可以操纵一切的强者就幸福了吗?女强人真的拥有爱情吗?人生就如围城,任你怎么绕,都似乎身陷囹圄,无处脱身。

《围城》中的四位女性,你像她们中的谁?


聪明的你最喜欢做怎样的女子呢?

我是观人生,悦风情,爱写情感文的花之言玲。欢迎网友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