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序言

公元前202年,罗马名将西庇阿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扎马战役”中战胜迦太基的汉尼拔。而在中国,刘邦也在这一年的“垓下之围”中击败项羽。罗马帝国与汉帝国两颗新星在欧亚世界两端冉冉升起。公元三世纪,当罗马陷入“三世纪危机”走向衰落时,中国历史也步入政权更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历史大视野下重新审视,这些或许并非巧合。

你对罗马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在很多电影、小说、网络游戏中,罗马帝国是个常见的背景设定。恺撒大帝、奥古斯都、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暴君尼禄也经常作为人物出现。回到历史,我们会给罗马很高的评价,它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并且存在了数百年。即使罗马帝国灭亡了,“罗马”这个符号仍然被历史上很多国家使用。所以,从帝国疆域、统治稳定、历史影响来说,罗马帝国的确是空前的。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罗马帝国遗址

一、不是有皇帝的国家就叫帝国

我们经常听到“商业帝国”“石油帝国”“影视帝国”这样的名号,用来指代那些在行业内有影响力,并被若干代表性人物掌舵的经济体。那“罗马帝国”中的“帝国”是什么含义呢?难道是指“有皇帝的国家”吗?

中文里本来是没有“帝国”这种说法的,我们现在使用的“帝国”这个词是从日语借用过来的。而日语里的“帝国”(ていこく)这个词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从西方引进的。追根溯源到拉丁文,“帝国”对应的是“命令权”(Imperium),强调建立秩序的能力,它跟“皇帝”并没有直接关系。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汉武帝

“命令权”这个概念正是在罗马时期形成的。就罗马而言,它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逐渐控制希腊、北非和叙利亚,这时的罗马并没有皇帝这个职务,甚至都没有相当于皇帝的权力个体。但“罗马命令权”(Imperium Romanorum)已经辐射到了希腊、北非等地,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了,罗马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帝国”。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奥古斯都

直到公元前1世纪,奥古斯都成为“元首”“第一公民”,罗马才有了“皇帝”这个权力实体。即使这样,帝国政府却仍然在名义上保持共和制,罗马皇帝只是“第一公民”,他的权力并不是没有限度的,他需要承担“职责”——“效忠罗马元老院及其公民,遵守法律并保护元老院及其公民的利益。”总之,“帝国”的存在并不以“皇帝”的存在为前提。

你肯定会问,既然“帝国”与“皇帝”没有直接联系,那日本人为什么要把“命令权”(imperium)翻译成“帝国”(ていこく)呢?

简单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后跳出东亚看世界,他们需要用一个概念来指示自己的邻居——“大清”。“大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对东亚世界有强大影响力,更主要的是皇帝集国家权力于一身。日本人觉得,“大清”这种帝制国家的形象跟西方的“命令权”含义相近,于是就用“帝国”两个字来翻译“命令权”。

说了这么多,你只需要知道,“帝国”并不意味着要有“皇帝”,它的核心是“建立秩序的能力”。这种秩序既包括国内统治的稳定,也包括国际社会的有序。

二、罗马帝国是集“高压”、“狂容”、“野心”的“共和制法西斯国家”

什么是“共和制法西斯国家”呢?

这里我必须提醒你,这跟二战时期的那个法西斯不太一样。提到法西斯,你肯定会想到二战时期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但事实上,“法西斯”这个词来源于2000多年前古罗马的“法西斯”束棒,它看起来是一圈木棒捆绑在一柄斧头上,象征着罗马公职人员的权威。也就是说,这里强调的罗马的“法西斯”还远没有发展到二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的程度。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罗马军团

其实这是指罗马的国家形态有点类似于咱们今天理解的军国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崇尚武力与扩张。来看看罗马,罗马的最高权力是掌握在元老院手中的,这是罗马共和制的基础。具有权威的贵族会主导元老院的国事商议工作,并通过宣传“祖先遗风”,煽动民间的好战气氛。但这些具有权威的贵族始终需要与他人进行合议,而不能独断专行。

因此,罗马被历史学者们称为“共和制法西斯国家”。

“祖先遗风”核心内容是对权威的崇尚。权威来自赫赫战功,来自对国家的热爱与奉献。这种风潮既推动了国家的迅速扩张,但也导致罗马在公元2世纪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军事强人,罗马一度陷入内战。

权威的建立,并不只是打打胜仗那么简单,它是综合运用各种能力的结果。我们来看一位罗马帝国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恺撒。恺撒推动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转型,是一位极具权威的领导者。作者认为,他的成功就在于对于高压、宽容、野心的综合使用。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罗马军团作战

恺撒出身于一个已经没落的贵族家庭,他不满足成为一位普通将领,而是勃勃野心,希望成为像亚历山大那样的伟大统治者。恺撒在战场上为罗马赢得许多胜利,他对待蛮族残酷无情。比如他曾经将把两百万以高卢人为首的异族,一半杀死,一半卖为奴隶。但对罗马的公民和乞求怜悯的人,恺撒不惜大赦,宽恕他们。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凯撒大帝像

高压、宽容、野心共同塑造了恺撒的权威,成就了它的伟业。后来罗马帝国能够统治地中海,在于另一位人物的权威,这就是奥古斯都。作为个人,他宽容和善,作为统治者,他无情冷酷。他虽然有野心,并在实际上把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实现了独裁。但他并没有对罗马的共和制躯壳进行过分的改动。奥古斯都尤其重视自己众多身份中不太重要的一个——大祭司长。

这个身份的职责是代表民众与神灵进行沟通,并没有实权。在奥古斯都看来,元首不见得是露骨的掌权者,但必须是被人们敬爱的权威人物。

对于权威的崇尚,推动罗马帝国不断发展。

三、罗马帝国的衰落:耗尽能量的垂垂暮年

关于罗马帝国为什么会没落,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

(一)有人认为罗马帝国是死于谋杀。

凶手是谁呢?日耳曼人。他们大举侵入罗马帝国领土,不断消耗罗马帝国国力。罗马为应对外来威胁,不得不依靠一些强大的日耳曼人,采取“以毒攻毒”政策。最终,日耳曼人在公元476年结束了罗马帝国的生命。

(二)有人认为罗马帝国是死于癌症。

癌细胞就是基督教。随着基督教在帝国境内普及,优秀的人才都被教会吸收,但帝国统治本身也需要人才。就这样,基督教这个癌细胞一点点吞噬了罗马健康的肌体直至它病逝。

(三)还有人认为,罗马是死于偏瘫。

体现在罗马帝国身上,就是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时间久了,东西两部分的发展差异会越来越大,这就像是医学上的偏瘫一样。

(四)另外有人说罗马死于营养不良。

从经济模式角度考虑,古代地中海世界是奴隶制社会,随着和平状况持续,奴隶的来源逐渐枯竭。为了满足需要,罗马甚至出现把弃婴作为奴隶的状况。另外,公元4世纪欧亚大陆进入小冰期,也使劳动力以及可供使用的耕地减少。奴隶和土地是支撑奴隶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养料,到最后罗马因为营养不良而死。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罗马帝国衰亡

罗马帝国统治结束后,欧洲进入了中世纪。西方历史学家大多数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教科书也这么写——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步入了长达一千年的黑暗中世纪。

但我们从更大的视角来看,答案将完全不同。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罗马帝国版图

我认为,罗马帝国其实是寿终正寝。文明是个有机体,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作为一个文明有机体的罗马国家已存在了一千多年(公元前751年—公元476年),自然进入了老迈阶段。罗马帝国曾在青壮年时代,成功地应对了各种挑战,战胜了迦太基人、希腊人、波斯人等等,建立了“世界帝国”。

但是由于帝国规模过于庞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成分混杂,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给管理和财政造成巨大困难;边境线漫长,军备不足,防御工作压力巨大;再加上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皇权,内忧外患的重压下,罗马帝国老态龙钟,疲于应付,最终像一个生命体一样耗尽能量而自然死亡。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但西罗马帝国的死亡,却意味着新局面的开启。在罗马帝国的母体上,新的生命诞生了。在欧洲,基督教合法化并广泛传播,西欧,天主教世界建立起来,东欧,希腊正教世界产生。特别是两个世纪后,伊斯兰教在西亚世界登上历史舞台。

四、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探因分析

不要忘记世界的东方。从公元3世纪初开始,中国的历史进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时期。我们中国人一般不太喜欢这段历史,更不会把这段历史当作像汉朝、唐朝那样的国家骄傲。但如果用刚才看待罗马历史的眼光来看中国的这三百多年,你会发现,那时的东方同样也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的世界”。多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还有社会结构的重新整合都在为中国后来的历史提供新的素材。

还有一个小问题,前面曾经多次提到,东西方历史在某些时刻的发展节奏是相似的。比如秦统一六国时,罗马也在建立地中海霸权。刘邦和项羽在垓下角力的时候,西庇阿也和汉尼拔在作战。公元前1世纪左右,罗马从共和制转型为帝制,中国进入到东汉历史时期。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与汉帝国同样遇到了巨大危机。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汉朝皇帝一览表

罗马与中国相隔那么远,很少会有联系。所以,在以前我们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肯定会说,这是巧合。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它反映一个事实——世界的整体性。首先,帝国的本质是确立秩序,这一点我们已经反复提到。

所以,罗马帝国和汉帝国作为同一时期的帝国,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阶段性的问题。罗马帝国遇到的,汉帝国也可能会遇到。这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节奏。其次,欧亚大陆是个整体,很多时候历史的推进都是相关的。公元3、4世纪开始欧亚大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小冰期,气温降低引发干旱。这迫使欧亚大陆中央的游牧民族通过向南迁徙求得生存。所以,地中海世界的历史与东亚的历史,实现了看起来非常巧合的同步。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欧亚大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大陆中央的游牧民族一直都在深度参与历史演进,只不过我们或是立足于东方,或是立足于西方,常常忽略连接东西方的中央部分。

墨萱说:

我们把罗马建立古代世界性帝国的过程作为尺度,了解一下罗马历史的发展阶段。公元前3世纪以前是罗马确立意大利半岛霸权的过程。公元前3世纪也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公元前3世纪之后,罗马在追求地中海的世界性霸权。并在公元1世纪末从共和制转型为帝制。这段历史大概对应我国的西汉。此后,罗马帝国进入了帝制发展阶段,直到公元3世纪,帝国统治遭遇了危机,西方世界陷入多民族参与的长期混乱。在东方,公元1世纪到3世纪初中国处于东汉,此后进入到长达数百年的混乱时期。

所以我说,在世界格局的视野下重新审视罗马的兴衰,与中国的历史相对比,你会发现一切并非巧合,那是人类世界性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罗马统治时期希腊人的民族认同[J].徐晓旭.历史研究. 2006(04)

[2]拜占廷心态文化研究[M].人民出版社,吴舒屏, 2015

[3]拜占庭[M].大象出版社, (英) 拜尼斯, 2011

[4]私人生活史[M].北方文艺出版社, (法)阿利埃斯, 2007

东方的汉帝国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兴衰同步,是巧合?还是历史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