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高嶺 我來了

四季,到瑤裡看高嶺。這一直是我內心的一種呼喚。

高嶺,位於瓷都景德鎮市東北部浮樑縣瑤裡鎮西南高嶺村,距瑤里約17公里。高嶺的得名,地名志上有記載: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有馮氏由安徽休寧縣遷此高山嶺上建村,因此取名為高嶺。元代,又有胡氏等姓在此村外建居,亦稱高嶺,後按方位分為內村與外村。歷史上因盛產瓷土曾名玉嶺。高嶺村就在高嶺山上。通過狹小而周邊植被茂密的水口亭,看到較開闊和平坦的高嶺山間盆地,盆地中的村落便是高嶺村。高嶺村歷史悠久,有記載歷史可追溯到五代時期,村內至今仍保存有不少清代建築,其中包括雕刻精美的大型古建築。

若水:高嶺  我來了


高嶺,是深藏青山深處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濃厚的村莊。高嶺土,是國際粘土礦物學的專用術語、世界制瓷黏土的通用名稱,也是惟一一個以我國地名命名的世界通用礦物。

走進高嶺深處,沿著綿延數十里麻石鋪砌的古山道,一路探尋著散佈山間的古礦坑,攀登險象環生的金雞石,憑立在那依山臨水的聚秀橋,觀賞那狀若游龍的龍口瀑布和形如華蓋的古樟林。當我們傾聽俯視山林的迴響、溪水的清流,滿眼的森林和歷史的回聲以及殘存的高嶺土、高嶺石採掘場留下的痕跡和那些美麗的傳說時,心中怎麼也難以抑制一份激動。

高嶺山作為陶瓷原材料的產地,“高嶺”已成為陶瓷原材料的代名詞。在元代,高嶺土加瓷石這樣一種二元配方的制瓷工藝的產生,為此後景德鎮制瓷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她在陶瓷史中的地位和大量的古遺蹟,高嶺至今遺存的明萬曆、清雍正所置的石刻,記述了當年開採高嶺土的繁榮盛況。高嶺古礦從宋代開始採挖,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開採最盛,持續至20世紀60年代。數百年大規模的高嶺土開採,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人文古蹟。保留至今的元明清古礦坑和數百萬噸尾砂礦,以及古洗選池、運礦古道等古遺蹟,全面反映了當時採、選、運、銷一條龍的完整體系。

有“瓷業聖土”之稱而使世人嚮往的高嶺,在世人的眼中是那樣的樸實無華,平淡無奇,也就是一個延著崎嶇山路才能到達的小鄉村。然而,高嶺國家礦山公園(又稱高嶺土礦遺址園區)不僅是陶瓷考古工作者們研究古陶瓷原料的聖地,而且也是遊人瞭解瓷土知識和假日休閒的理想去處。數百年大規模的高嶺土開採,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和人文古蹟,諸如土礦殘體、古採礦坑、古採礦洞、古洗選池、運礦古道、古碼頭、古亭、古橋和古文獻等遺蹟,尤其是高嶺土白色尾砂堆積蔚為壯觀,被譽為“青山浮白雪”。

這些遺蹟全面反映了當時完整的古礦址、古商埠、古村落三位一體的綜合景觀。在這裡,遊人不僅可以考察古代採掘和陶洗瓷土的情形,而且還能欣賞到青山映託雪白尾砂的奇觀。

若水:高嶺  我來了


高嶺國家礦山公園由高嶺和東埠兩個景區構成。高嶺、東埠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高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產區和享譽世界的“高嶺土”命名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埠是明清之際高嶺土、釉果等景德鎮制瓷原料的集散地,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這裡現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街巷、古店鋪、古碼頭。

高嶺非山,乃一部世界制瓷史書。

據高嶺《何氏族譜》記載:南宋紹興年間,一位名叫何召一的人,是最早開採高嶺瓷土的人,後來在他的帶領下,人們開始大量採用高嶺瓷土,還修建了一座廟以示祭祀。瓷石加高嶺土這種配方瓷胎料的使用,使景德鎮的陶瓷生產在質量和工藝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中葉至清乾隆後期,高嶺一度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瓷原料生產中心。然而,到了清代光緒年間,高嶺附近的瓷土經過大量採掘,已經將盡。至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開採者僅剩下了七家,年產量僅為270噸。

從南宋到上世紀60年代,這裡的高嶺土開採歷經800年,為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工藝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高嶺古礦從宋代開始開採,至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開採最盛,持續至20世紀60年代。1965年後,高嶺山的瓷土礦經數百年的開採後停產。昔日曾經轟轟烈烈的採礦場~高嶺山,只剩下一些供人憑弔的採掘遺蹟。

這是一條瓷文化的朝聖之路,這裡有太多的制瓷文化故事值得我們尋尋覓覓,這裡留有太多的足以構成中國製瓷文明豐碑的古蹟值得我們探究與朝聖。

高嶺已經去過無數次了,每一次都悄悄的去,悄悄的回。那一份凝重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遙對悠遠的歷史,常常會陷入一種莫名狀的遐思,跌入時空的變幻中。

我細細閱讀了一些歷代瓷工與高嶺的故事,以及歷代文人騷客書寫高嶺的詩詞歌賦,及他們與高嶺有關的趣聞軼事等歷史記載。站在高嶺之巔,望著構建起中國和世界制瓷史的高嶺,古今詠誦高嶺的故事趣聞軼事及詩詞共有六千多首,我知後忍不住咂舌,這可真是泱泱大觀呀。

1200多年了,無數的制瓷工及官吏與文人墨客來過這裡,他們來都是因為高嶺山的高嶺土。

若水:高嶺  我來了


他們來了——

麻倉土開採兩百年後,資源漸漸枯竭,質量變劣。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6世紀末),高嶺山的高嶺土(景德鎮陶工們稱之為“明砂高嶺”)才被發現並得到應用。

撥開那一幕幕高嶺盛唐土壤之事,這時浮樑的一個鎮叫昌南鎮,這裡最早來的應該是當地的土著原居民和安徽休寧、祁門瓷工。大量的民窯剛剛從浮樑東部的瑤裡、繞南等地遷到這裡。是高嶺土的開發利用造就了千年不衰的景德鎮名瓷。

劉新園在《高嶺土史考》引證了大量古代文獻認為:“高嶺土一詞出現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高嶺礦區始開於萬曆中期。

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樑縣志》卷四{陶政•陶土)條載:“萬曆三十二年,鎮土牙戴良等赴內監,稱高嶺土為官業,欲漸以括他土也,檄採取。地方民衣食於土者甚恐。守道葉雲仍、知縣周起元爭之,還其檄。”說明高嶺土的開採時間早於明萬曆三十二年,當時尚是民間開採,朝廷準備列為“官土”。

明崇禎期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白瓷)記述景德鎮瓷胎原料及其配製方法時謂:“土出婺源、祁門兩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堅硬;一名開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軟。兩土和合,瓷器方成。”文中所說出產糯米土的安徽省祁門縣至今仍產瓷石,為景德鎮瓷用原料來源之一。但婺源縣則不出性硬的瓷用原料一粳米土,實質是浮樑縣高嶺山之高嶺土。

距《天工開物》刊出僅40餘年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浮樑縣志》卷一謂:高嶺在縣東七十里仁壽都,與婺源之石城山連界,險峻特甚。今取山產磁土,取以為業。至於把高嶺山寫成高梁山,因受當地方言影響,至今景德鎮陶工仍把高嶺(1ing)唸作高梁(Uang),惜作者未能校核當時的文獻及風情。

還有一說,高嶺土始掘於南宋。據近年發掘出來的高嶺《何氏宗譜》中的記載。

1.“玉嶺何氏世系”盈字支四四世召一公條:“祁開高嶺磁土”。

2.玉嶺“何氏支譜卷之首”第九代召一公條:公開創高嶺故業磁土者廟祀之,這條記述說明召一公系首創開挖高嶺土者,他的作為已帶動了其他人從事高嶺土的開採,並得到其他“業磁者”的尊敬,對他進行廟祀。

3.高嶺《何氏宗譜》中附有“玉嶺基址圖”(即村址圖),圖中標有“取土山”。按圖中方位對照現在地形,所說取土山,正是目前考古專家勘查的高嶺土古礦址,所取之土應是高嶺土。按譜牒揭示,何叔信遷居高嶺約在唐末,即公元900年左右。

至於“初開高嶺磁土”的如召一,是叔信之後的第九代,按習慣推算,應是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約在1140年前後。而自南宋以至明萬曆期,均為民間開採,數量不會很大,萬曆以後,因麻侖老土枯竭,始列為官土。

高嶺土的開採以清乾隆間為盛。據清《馮氏宗譜•馮光發傳》載:“因土名麻石坳等處之山,被婺邑在山搭有蓬廠數百,人數千餘,強取磁土。”馮光發歿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那時外縣僅婺源就負人數千餘,加上本地人數,其開採盛況可想而知。強取磁土引起糾紛“事延三載”,以後官方出示封禁。

浩瀚昌江,碧水滔滔,滾滾東去;而高嶺山的瓷土凝固成千年不朽的藝術作品,常常帶領我們穿越千年的歷史時空,伴隨著那縷縷窯煙的芳香,一陣一陣地朝我們飄來……

隨著制瓷業的鼎盛,從此,來高嶺覓勝,拜謁的文人墨客,仁人志士,歷朝歷代,不乏高人。

他來了——

景佑三年(1036年),作為開封知府的范仲淹,五月因遭宰相呂夷簡報復,貶知饒州。范仲淹在饒州為官僅十八個月,他在浮樑的足跡就有高嶺。

“嶺上英英向日開,帝鄉情態自徘徊。如何一施陽春雨,依舊無心歸去來”。范仲淹《雜詠四首》開篇便是高嶺。據《江西通志》記載,宋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來浮樑視察的饒州太守范仲淹到了浮樑,他對朝廷非常重視的瓷業生產很是放在心上。當時的浮樑煙囪林立、窯火熊熊,乾旱時常發生火災。範太守精通風水之學,認為珠山之南在五行學說中屬火,有益火的藝術產品生產,但珠山之北應該有水才水土相宜。於是,他行文至縣,鑿池塘四十餘畝,水面植荷、塘邊植柳,取以木克土之意、土(塘泥)又克水(防止水潰),並有水道西下,沿珠山窯廠附近彎曲流向昌江。

“非煙亦非霧,羃羃映樓臺。白鳥忽點破,夕陽還照開。肯隨芳草歇,疑逐遠帆來。誰謂山公意,登高醉始回”。范仲淹的《野色》說的就是高嶺山。

唐徳宗建中年間,顏真卿他以饒州刺史身份多次來浮樑高嶺,留下了“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原”,膾炙人口。

1705年法國傳教士昂特雷克萊來到浮樑傳教,其間經常到高嶺及窯場和坯房實地考察,從原料來源、配方,到瓷器製作過程,以及鑑賞瓷器等無不涉及。

於1712年,他寫下了長達數萬字的《饒州書簡》,全面詳細介紹瓷器生產過程以及當時的風土人情,竭力頌揚瓷器之精美。

他最早向法國介紹高嶺土。他在《中國陶瓷見聞錄》中寫道:“瓷用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嶺土的兩種土合成的,後者(高嶺)含有微微發光的微粒,而前者只成白色……”“高嶺也是瓷器成份之一,其加工比白不子簡單,一般直接使用自然土。”“精瓷之所以堅密,完全是因為含有高嶺,高嶺可比作瓷器的神經。”

當時,浮樑已相當繁榮,他說人口達百萬之多。他給人們描繪這樣一幅美景:此地處在群山包圍之中,中間是平原,人口稠密,富人甚多,昌江河有無數船隻停泊。過去只有窯三百座,而現在窯數已達三千座。這時,人們無論站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到裊裊上升的火焰和煙氣構成的幅員遼闊的輪廓。到夜晚,它好像被火焰包圍著的一座巨城,也像一座有許多煙囪的大火爐。

若水:高嶺  我來了


《饒州書簡》大部分是介紹高嶺山的高嶺土,以及瓷器生產完整程序,從瓷土、練泥、製坯到彩繪、燒煉進行詳細敘述,詳細到瓷器配方,燒一次窯需耗用一百八十捆柴都不漏掉。隨後,又對瓷器製作、品種及瓷器之美進行了生動地描述:這裡的製作瓷器的原材料高嶺土做出的瓷器精巧,品種多樣,質地精良,色彩豔麗。美麗生輝的白瓷和漂亮的天青瓷器,被稱之為饒州之寶石。當時浮樑為饒州府地。

緊接著,他又熱情讚頌瓷器之美。那大量生產的觀音,與我們西洋古代雕刻的維納斯和黛安娜相仿。她是中國最有名的女神,將中國的觀音與維納斯相媲美,足見他獨特慧眼與審美水平。

昂特雷科萊在寄往歐洲的長信中,詳細介紹了他所見到的景德鎮陶瓷的燒製工藝,特別是制瓷原料高嶺土。《中國陶瓷見聞錄》及《補遺》曾震動歐洲社會,使歐洲人士第一次談到有關高嶺土及其瓷器製作技法真實的第一手材料。特別是他於1715年,把高嶺土的標本寄往法國,更為國外研究高嶺土提供了實物。

因此,歐洲各國開始研究中國瓷器的燒製秘方,從此,“二元配方”制胎法大大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製瓷原料與工藝的進步。

1867年,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約翰遜(S•W•Johnson)和布萊克(卜M•Black)《論高嶺石與細塊高嶺土》一文,文中把組成高嶺土的粘土礦物稱作高嶺石(Koolinite),從此以後,高嶺又由陶瓷界延伸到礦物學領域。

首次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德)費迪南•馮•李希霍芬,在他的著作《中國》書中,第一次使用了“絲綢之路”來形容中國西部往歐洲的貿易路線,這個名稱一直廣為使用至今。《中國》第2、3卷中,李希霍芬在對高嶺山一帶探勘陶瓷原料,並以“高嶺”的拉丁文譯名Kaolin命名高嶺土,從此高嶺之名傳播國外,高嶺土是世界第一種以中國原產地為通用名稱的礦物。

高嶺神奇的土,一種神奇的土造就了景德鎮名瓷被永久記入了世界陶瓷史中。雖然它早已被挖掘盡淨但那些留存下來的古礦坑、古窯、古道、古民居、古碼頭還在向我們訴說著歷史上的繁華。

他們也來了!

浮樑,高嶺,山水和文化吸引著很多文人墨客的到訪,顏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蘇軾、白居易、黃庭堅、范仲淹、辛棄疾、徐霞客、朱熹、楊萬里等都到過這裡。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

辛棄疾的《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樑》“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歷史上有關蘇軾與佛印的往來故事流傳很多,結果也就造就了蘇軾與佛印在浮樑的故事與傳說,給浮樑古城增加了不少魅力,更為高嶺抹上了一筆神秘色彩。

“昔橋本千柱,掛湖如斷霓。浮樑陷積淖,破板隨奔溪”。黃庭堅因與程筠和佛印與浮樑淵源頗深,常來高嶺。

蘇軾曾賦《送程德林赴真州》一詩,大讚程德林德行高尚深受百姓愛戴,此程德林便為浮樑人,名程筠,歷任戶部郎中,御史,京東路按察使等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蘇軾與程筠為同年,他們都是嘉佑二年的進士,所以蘇軾也曾來此。

道光版《浮樑縣志》對此有詳細記載。同時《浮樑縣志》還寫道:又嘗偕黃庭堅至浮樑城北寶積寺,後人以軾喜寺僧了元而庭堅亦與往還,遂合祀之曰三賢堂。細讀此段疑惑儘可解,黃庭堅與蘇軾曾一同來到浮樑。

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朝景德元年,因為昌南鎮的制瓷工藝出色,朝廷就把宋真宗的年號賜給了這個南方的小鎮,從此這裡改稱景德。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王朝。這位當過和尚、出身貧寒的新皇帝,也對景德鎮的瓷器寵愛有加。明朝建國的第二年,景德鎮就設立了御器廠,由朝廷委派督陶官並由國家投入資金,專門為皇室和朝廷大臣們燒製祭祀和生活用品。

在清代雍正年間有所謂的“年窯”,那是指自雍正四年起,年希堯以管理淮安關稅之職,兼管景德鎮御廠的窯務期間所生產並以年希堯姓氏年字命名的御用瓷器。《景德鎮陶錄》說:“年窯,廠器也”。

在清代乾隆年間又有所謂的“唐窯”,那是指唐英於乾隆二年督理景德鎮御廠窯務以後,至乾隆二十一年這段時期所生產的並以唐英姓氏唐字所命名的官窯瓷器而言。

1000多年前,高嶺的四時季節,是熱熱鬧鬧的,昌江岸邊上下張旗立幕,古埠碼頭草市畫舫遍佈。刺史來了,州吏縣官們也攜妓而來,絲竹歌舞飄逸空谷,詩香酒香漫過高嶺山野。

歷代吟詠高嶺的詩歌,是陶瓷文化的一大寶庫,它向我們展示了浮樑山水景觀之美、生態之優,以及瓷事和地域生活畫面。無論宏觀還是微觀,均從某一側面反映了瑤裡的風情萬種和變幻莫測,富有認識價值與藝術感染力,可以讓我們窺視出歷代詩人對山水的認知與感悟力及其當時的心態與藝術才能。

這些都是高嶺所成就的。

在瑤裡的秀峰靜水中,流漣於高嶺。

若水:高嶺  我來了


在高嶺,一千多年來,瓷工帶著理想主義者目的而來,文人墨客帶著浪漫主義的情懷而來,刺史官吏帶著成就感而來。總之,一千多年前的高嶺喧囂熙攘,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帶著一個共同的目的而來,就是高嶺山的土。

這其中,高嶺似乎賦予了這些為高嶺土存在的力量,而高嶺也得到了文人墨客由衷的的讚美,付予高嶺以文化之魂,致使高嶺的靈氣得到昇華,意蘊變得更加深厚,提升了高嶺的氣質與內涵,以致更受後人贊詠。

讀著這諸多歷代文人名家跟高嶺有關的身史與他們的傳世文章詩詞,我心中忍不住一陣陣的感慨,一陣陣的仰望星空。

四季,相約高嶺。

那是又一處泥土與山水的“蘭亭盛會”,是泥土山水與詩詞的風雅。

來高嶺的一任又一任文人墨客與官吏,個個都是文官或是文豪或者詩人或是書法畫家。他們來了,他們的一幫文人墨客的朋友們自然也就跟了來。那是高嶺的鼎盛時期。在煞有其事的泥土山水裡,泥土添詩料,高嶺詩韻起,一首首泥土山水浪波之詩留在高嶺,載入史冊。文士們的風雅,戲泥土又鬥詩,每次相聚便是泥土和山水與詩的沙龍,沉吟接韻便留下了諸多聯句。

我相信,那些熱鬧的場面足可以讓高嶺沸騰了,其奢華與顯擺一定勝過現在的各種盛會。

高嶺,真是一座裝滿故事的山,也是一部閱盡歷代形形色色文學之人的書。讀來如照著一面鏡子,照古人,照今人,也照自己;讀古人,讀今人,也讀自己。感悟只在心頭,難以言明,只可在人生路上自己默默意會了。

高嶺之風雅與浪漫,在它的每一個季節裡裡流轉。

唐宋以來,千年的風雅與浪漫,給高嶺塑就了無限的魅力與韻味,是一次又一次官吏與文人雅士的相約與聚會。風雅吟唱之餘,揮毫題跋當屬是最最自然的事了。

於是便留下了高嶺的一處處的故事與傳說。

行走在高嶺,一處處的礦山遺址,讓我們看到了歷史。歷史在風雨中飄渺,物是人非的歲月更迭中,那是幾經的前朝,高嶺經歷過的輝煌。山水流淌,濤聲依舊,高嶺依舊。

你走了,我們來了。

從礦山公園一側的道路進入礦山遺址區,道路兩側彷彿覆蓋著厚厚的白雪,這就是滿山遍佈的尾砂礦。所謂尾砂礦,就是礦工們淘洗瓷土剩餘的砂子。高嶺土尾砂中含有晶瑩明亮的白雲母,在陽光下會閃閃發亮,曾被當地人形象地稱為“青山浮白雪”、“玉帶繞青山”。據科學家反覆調查推算,高嶺山四個開採地段上,尾砂堆積面積約16萬平方米,總量750多萬噸,堆積厚度最小5米,最大的近30米。現今幾百萬噸的尾砂堆上已長滿了植被。從尾砂的堆積量中可以想象,高嶺為景德鎮輝煌的瓷業生產提供了充分的原料保證。

隨後參觀的是一、二號古採礦坑:這兩個礦坑開採年代為明萬曆至清乾隆年間,有200餘年歷史。

一號坑道全長約750米,寬20米~300米,尾沙平均厚度10米,估計尾沙量為127萬噸,若按出土率20%計算的話,則從該礦採掘出的高嶺土約有32萬噸。

二號坑全長1000多米,寬50米~200米,尾砂厚度為10米~30米,尾砂量約有442萬噸,若按出土率20%計算的話,則從該礦採掘出的高嶺土有110萬噸之多,是高嶺山中面積最大、採掘量最多的礦坑。

這是兩條露天採礦坑遺址帶。走在遊道上,可見礦坑內巨石林立,巨石的陰暗面已長滿了苔蘚植物,有的上面爬滿了青藤。巨石之間看不出有土壤存在,卻有許多樹木頑強地從巨石間長出,使礦區半遮半露。經過開採後200餘年的自然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已得到很大改善,遺址帶兩側森林密蔽,只是那些遺棄的尾砂和採礦的痕跡仍然清晰地展現在遊人面前。

在位於一、二號坑北側的古淘洗池。為減少運輸量,高嶺土常就山選礦。古代淘洗方法是先在山坡上挖好水槽,並在較平緩的地勢開挖三個淘洗池,池底及四壁均用磚或石塊砌成,池與池之間以溝槽相連,並設有閘板開關。第一個淘洗池前方還需另設一排砂槽與之相連,以清除雜物。高嶺土採集後,放入水槽,利用溪水將其衝下。在此過程中,砂石和粗雜質沉於槽底,被高度為槽深一半的閘板擋住,而細土則化成泥漿通過閘板上部流入淘洗池。在淘洗池稍作沉澱後,又讓上部的泥漿流入第二個池子,再如法進入第三個池子,讓其充分沉澱,然後放掉清水。待3個池中的高嶺土經過3次沉澱成為稠密的泥塊後,取出晾曬至一定程度,最後製成規格一致的不子(即磚塊狀的淨泥),每塊重約2斤。

古淘洗池旁有一條古道通往高嶺村,沿途有許多敘述採礦工人艱辛生活寫照的雕塑,看後讓人深省。

在前往高嶺村的途中,當我們的腳步停留在一個名叫“接夫亭”的古亭前時,又一個傳說浮現於腦海之中。亭名“接夫亭”,高嶺人又稱新亭。新亭不新,是在初開高嶺土的第二年建造的。傳說高嶺村石公初開高嶺土那一年,他請了一百個民工,一年挖到頭,沒有挖到高嶺土,無錢發工資給民工回家過年,石公便到景德鎮去借。就在此期間,石公的娘子李玉美帶領民工挖到了“猴子油”(高嶺人對高嶺土的別稱)。石娘子立即派人送書告訴丈夫這一特大喜訊!叫丈夫速回高嶺。在丈夫歸期之間,石娘子帶領家人深夜在此迎接等候歸來的丈夫。後人為此造亭紀念,原起名《接夫亭》,可封建時代有男尊女婢習俗,高嶺也不例外。

接夫亭有讚美女人之意,甚覺不雅,後改名“新亭”。1990年國際陶瓷節前,在原址上立碑建亭。此亭古香古色,上有八個飄簷,亭四周古樹參天,濃廕庇日,樹隙之間,日月柱光,影身亭中,下臨泠風洞,龍井和迴音壁等景點,上臨二號古礦井,陶洗坑等景點。扶欄坐於亭中,有超越世外之感。亭內中間有個大石碑,正面鐫刻著名書法家何海霞所題“高嶺”二字,筆法蒼勁,引人注目,背面刻字介紹高嶺古礦勝蹟。

從“接夫亭”一路下行,踏著被漫長歲月磨凹的花崗岩和青石板構築的古道石階,走近高嶺村水口處,發現這裡是一個極美妙的天池天然峽口。左邊是雄偉的獅子山,右邊是壯觀的大象山,兩邊山崖削壁,中間是水口急流。兩面高山峻嶺,古木蒼翠,下瞰溪流,泉水跳躍而下。就是在這個水口處建有一座極具特色的水口亭廟,因亭廟位於有天池之稱的高嶺村水口處,這裡聚山水風景之秀,故名曰“聚秀橋”。

若水:高嶺  我來了


據史料記載:高嶺水口亭廟始建於唐朝末期,其出名就出名在把橋(雙幅橋基)、亭、廟(三個廟)、閣溶為一體,既減輕橋身上面重量負荷橋基的壓力,遇到山洪瀑發又可以抵抗激流對橋基的衝擊。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雙幅基石拱橋。橋上二層樓亭閣。三廟相映成趣~南廟、北廟、五神廟三廟聯通,又為舉世無雙。水口亭三廟窗欄簷刻游龍飛鳳,整體造型格外高雅、莊重、肅穆、華麗、古香古色,豐滿而勻稱。雖歷經千年風風雨雨,亭廟面貌全非,而橋身仍然堅固如初,倖存至今,實為彌足珍貴!

水口亭門上方,嵌有一塊一尺寬的長方形青石板,刻有“玉嶺雲峰”四個引人注目的大字。相傳南宋嘉熙年間(公元1237~1240年),皇帝趙昀下旨命景德鎮製作瓷質“御床”,後來皇帝得知是用高嶺土做胎燒製成功的,便稱此為玉床,並稱高嶺土為玉土,並親筆手書“玉嶺雲峰”四個大字,派人勒石刻之,送往高嶺鑲嵌在高嶺水口亭門上。

走進水口亭扶欄眺望,崇山峻嶺,巨石嶙峋,林木茂密,曲徑道幽,溪澗迂迴,溪流沁心,泉鳴如琴,松濤似鼓,佳音銳耳,徐徐清風佛面,頓使人身心為之清新!

據史料記載:原水口亭內都是花崗岩石鑿成一尺見方鋪築成的地面,中間亭閣共15間,每間10平方米,佈局極為平均合理。上面樓閣,樓頂中間懸掛著一口“萬壽鍾”,廟內寺主每天定時敲鐘報時,併為亭內南廟和北廟添油上香。忠烈廟在北,關聖廟在南,兩廟佔地面積都一樣。後來關聖廟移於忠烈廟並立,因為南廟請來了許將軍(真君)大佛,從此高嶺人稱南廟為“將軍廟”。

江西老表皆知許將軍苦保江西的恩澤。在高嶺民間也有很多許將軍苦保高嶺的傳說。其中許將軍威鎮危害高嶺的野雞精,更是老幼皆知,代代相傳。將軍廟是從亭內南牆中間留一門而入。只見兩人多高的許將軍佛像坐南朝北,神威怡然。左右站著兩個武士,各自高舉劍鞭,怒視著許將軍腳下鎮著的一隻大野雞精。面前擺著案桌,案桌上擺著一個陶器香爐。

北廟是從亭內北牆左右兩個門進入。廟內南面是大慈大悲觀音大佛,左邊站著金童,右邊站著玉女。廟內北面左邊是關聖大帝佛像,關聖左邊站著手託大印的關平,右邊站著手持青龍偃月刀的周倉。北廟中間是三尊大佛,在三尊大佛周圍站著神態各異的十八尊羅漢。北廟右面是康王和汪王。廟內每個大佛面前都有一個大香爐。中間的空地為拜堂,朝南可拜有求必應的觀世音,朝北眾佛任憑選拜。

滄海桑田,古道已遠。

高嶺水口亭廟繹過歷史沉浮之後,亭內的五神大佛,南廟,北廟,三廟所有的大佛均在1951年被焚燬,小佛和羅漢都被丟入山峪,隨洪水流放。然而這裡的獅、象雄姿仍在,廟亭的根基仍在。相信有識之士在不久的將來會重建聚秀橋,讓水口廟亭再現當年旺盛香火。

水口亭廟下面是長達數十米的龍口瀑布,平日水聲潺潺,宛若琴聲,迴旋山谷,餘音悅耳。若山洪來時,則勢如千軍萬馬奔騰,響如雷鳴,聞於數里之外。瀑床兩邊,峻巖交錯,溝壑峭壁,上面長有二尺餘長茅草,隨瀑布氣浪飄搖,似穿雲駕霧的巨龍,氣象萬千,直奔龍井。龍井是瀑布下一口直徑一丈有餘的圓形井坑,深不可測。瀑布水飛流直下,水珠四射似龍口吐沫。

更奇的是在水口亭廟門前十米處有一塊天然形似紗帽的石頭,高嶺人取名“狀元帽”。狀元帽寬一米餘,高兩米有餘。

相傳古代高嶺有個習俗:凡在外面為官的人,或當官的來此探親訪友攬勝,到了狀元帽石,都要下馬下轎。而且古道備有天然長成的下馬石和下轎階。旁有一巨大石壁,中間有一裂縫,流出一股清涼的甘泉,四季不斷,流量不多不少,但足夠人喝、馬飲、洗塵之用。這股甘泉源源不斷地朝水口亭廟流去,當地人稱此水為福水西流,說是福水朝高嶺村流,高嶺村人丁就會興旺!

這裡是一江春水東流去,一股甘泉西流來,正是獨特“西水東流”的自然景觀,真乃福地、寶地也。怪不得無論什麼大官,都要朝狀元帽石百拜後方可徒步入亭走進高嶺村。

在水口亭廟一側的山邊,矗立著一座用大理石做成的“高嶺土國際學術名稱命名策源地”的紀念碑。碑上浮雕著德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半身像,就是他使“高嶺土”成為了世界制瓷黏土的通用名稱。

浮雕像的下面是用中英兩種文字雕刻的簡介,內容是:在高嶺礦業最為興盛的明清時代,高嶺土這種神奇的瓷用原料及其制配技術,成為景德鎮輝煌瓷業的核心技術內容,逐步傳到海外。1896年,李希霍芬把高嶺土的學術名稱譯為國際通用的英文“Kaolin”一詞。高嶺,由此成為世界高嶺土的名稱之源。

在高嶺古坑區有一條通往山下東埠碼頭的古道,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主道有7公里長,寬約2米,全部由花崗岩和麻石板整齊鋪就而成,共有5600級臺階。

明清之際,礦工們就是通過這條路以籮筐將一擔擔高嶺土挑到東埠碼頭,然後裝船運往景德鎮,供瓷業生產使用。從古道的寬度上可以想象出當年高嶺土開採與運輸的繁忙景象。古道每隔5裡有亭,由地方鄉紳出資建造,亭內免費供水,以便礦工及行人歇息飲用。如今古道上長滿了青苔,再也見不到挑瓷土的工人,陪伴的是往來參觀的遊人,述說的是古老的採礦歷史。

沿礦區環形古道漫遊,一路發現許多礦洞,形形色色,各式各樣,這些都是當年洞採高嶺土留下的遺蹟。洞採並不是高嶺採礦的主要方式。自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後,高嶺山的大型露天礦枯竭,大規模採礦活動結束,只有採取小型礦洞開採的方式。這種開採主要是從高嶺土出露處沿小型礦脈掘進,方式較簡易。高嶺古礦洞總數目前仍然不明,據前人估計,有100餘個。

在古道的一個拐彎處,我們看到一塊形似雞的巨石,人稱“金雞石”。別看普通一石,卻在《浮樑縣志》中有記,並且留下一個神奇的傳說。

《浮樑縣志》記述:“金雞石,在縣東七十里興義都,一巨石高丈餘、廣二丈、下三小石離立,如雞哺雛。宋代詩人金君卿賦詩詠之:‘金雞源口披金戶,暮洗寒沙旦復來。歲歲輸官民盡力,不知無可上金臺。’”縣誌及詩賦說的就是高嶺村西面二華里處的石林中間突起的這塊巨石,形似一隻被劈了咀尖的母雞,歷代高嶺人稱它為金雞石。周圍圓圓滾滾的小石頭,像似傍依母雞的小雛,好一幅大自然的“母雞哺雛圖”。金雞石形態別緻,型像逼真,也是高嶺的一個天然奇觀景點。

前面提到的“許將軍威鎮野雞精”的傳說就是這隻雞了。高嶺村四面環山,人多田少,高嶺內外兩個自然村,明代末期到清代中期人口發展很快,僅馮族號稱八百壯丁。還有何族、汪族、胡族等都系高嶺村姓氏大族,源遠流長,盛傳不衰。根據族譜所載,乾隆年間有外縣數千人來挖瓷土。由此推算當時常住人口在5000人以上。

高嶺古礦從宋代開始開採,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開採最盛,持續至20世紀60年代。

高嶺土以其優異性能被引入瓷胎,使景德鎮制瓷原料與工藝發生了重大變革,陶瓷產品質量出現飛躍,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高嶺土聞名天下,高嶺隨即成了高嶺土和高嶺石礦物的命名地,是我國第一個世界通用的礦物的命名地。

若水:高嶺  我來了


高嶺是世界瓷土發源地,高嶺土的發掘和使用使中國乃至世界的瓷器質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它為世界陶瓷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人們稱這座山為瓷業聖山。高嶺山上留下的礦業遺蹟和自然景觀,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無數次到過高嶺,每一次都會讓自己遺失了魂魄,稍不留神,便會隨那一處處的歷史痕跡跌入那一個前朝前代。是高嶺山的呢喃細語喚醒了我。

四季,到高嶺看山。

千百年了,高嶺山韻律像活著的化石奔騰不息,足以讓我們呼喚到他們,進行一次次隔世的對話。我是不喜歡引經據典的人,可是那種赤懷的虔誠泛起的內心的溫柔,讓我忍不住要為高嶺這一聖山謳歌。

進入高嶺,你會陷入一種彷徨的幸福。讀近處高嶺之浪濤,聽泥土細語無聲的呢喃,聽山中遠處鶴鳴的歡歌。舊夢已去,新夢又來。山天一色,陽光如洗,是那樣一種忘情使我又一次邁開了尋尋覓覓的步履。

高嶺,總是給人們帶來不斷的驚喜。

沿著幽幽古道那長長的石階,我彷彿從跌入歷史的遺夢中醒來。我放輕了腳步,怕又驚了聖賢們的夢。

這是一條很長的古道,彷彿走過了千年。你從歷史的那端來,在那驚濤拍浪的歷史進程裡,我們又不期而遇。

“生於泥土裡,老在高嶺山……日晚相笑歸,腰間佩輕簍。”

高嶺,我又一次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