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1937-1942年,日本建造了两艘大和型超级战列舰。其中,大和舰由军方的吴海军工厂建造;武藏舰则由民营的三菱长崎造船厂建造。那么,这两条战列舰花了多少钱呢?

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舾装中的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舰设计者之一的松本喜太郎以及吴海军工厂长庭田尚三提供的数据是:大和舰按计划预算为1.378亿日元(实际花费了1.5亿日元左右)。其具体构成为:

船体花费5000万日元(造船费2500万日元、制钢费2500万日元)、机械装置花费2215万日元、火炮4671万日元、电器设备1335万日元、航海设备104万日元、航空设备133万日元。还包括监督和运输费用近235万日元。

而吴海军工厂的建造费构成为:工费450万日元、材料费1174万日元、其他621万日元。总计2246万日元。

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测试中的大和号战列舰

三菱长崎造船厂只负责建造武藏的船体。其他诸如武器、机械设备和装甲钢板等等,则是由海军工厂提供,长崎造船厂只负责安装上去。所以给长崎造船厂的建造费只有6490万日元。但对比海军工厂的费用,长崎造船厂的要价还是比较高的。毕竟长崎造船厂是民营厂,是要盈利的。

那么,造大和的钱怎么来呢?日本的军费预算是要国会批准的,造舰项目什么也要送交国会审批。可是大和舰的吨位是保密的,不能让国会知道。于是日本海军耍了个花样:呈报了一条35000吨战列舰的建造预算(1亿1759万日元),外加3条驱逐舰(2700万日元)和1条潜艇(1218万日元)——实际只是造1条战列舰的钱。开工后,又以物价上涨为理由要求国会批准追加预算。就这么用了很多花样,才把钱给凑齐了。

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武藏号战列舰

以上可知,在40年代初,日本造舰价格大致为:以标准排水量为准,1条65000吨战列舰约1.5亿日元,35000吨战列舰不到1.2亿日元,1条驱逐舰900万日元、1条潜艇1200万日元。以1940年汇率换算为:约3500万美元、2800万美元、210万美元、280万美元。

那么,日本的盟友德国,军舰要花多少钱呢?

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俾斯麦号战列舰

德国最大的俾斯麦号战列舰(4万吨级),造价为1亿9680万帝国马克。换算为7872万美元。1944年中期,德国每个月的海军产量为2亿600万马克,其中约三分之二是用来制造潜艇。1944年6月共建成12艘潜艇。战前一艘VIIA型潜艇需花费近420万马克(168万美元)。战争后期德国海军的XXI型潜艇(水上排水量1621吨),单艘造价约为575万马克(230万美元)。

单纯看数字,德国战列舰即使吨位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二,价格却是日本的两倍多。德国潜艇看起来比较便宜,但一方面因为吨位比较小,一方面也因为德国潜艇后期制造几乎是量产化的,工本比较低。

德国战列舰造价如此昂贵 造1艘俾斯麦的钱可造2艘大和

俾斯麦号战列舰

为什么德国战列舰那么贵呢?有人归咎于德国工人成本高、大型军舰建造基础薄弱等等。但笔者认为有个更重要原因:日本海军的军舰建造,官营的专门军事工厂比重较高。这些工厂是不盈利的,基本都是成本价。大和就几乎完全是海军工厂建造。武藏的武器和主要设备,包括特种钢板,也来自海军工厂。而德国民营工厂比重高,是要盈利的。相对来说,费用自然也比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