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为了离开故乡那个小地方,去大城市闯荡梦想。

为了赚钱,让家人过上舒适的生活,无数人背井离乡。


这一年,你累坏了吧?


过年了,回家吧!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今天距离春节还有5天时间,你抢到回家的火车票了吗?


虽然每年春运的火车票都很难抢,但为了回家团聚,大家还是会想尽各种办法,例如买加速包、托关系、找黄牛排除万难都要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每一趟回家的列车上都汇聚了各行各业的人,春运的列车仿佛就是中国一个流动的小社会。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形态也是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春节的乡愁!


今天我们跟随著名摄影师王福春老师的镜头,来了解一下,上一代人都是怎么回家的。


王福春老师的这些照片,看起来虽然有些老旧,但这些照片却是无比的珍贵。


这些照片记录了中国一个时代地发展进程,这当中能看到人们脸上的艰辛与无奈,又能看到一种温情与幽默。


正如王福春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们中国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一点点过过来的”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1


八九十年代的民工潮,春运的火车承载着许多人回家过年的愿望。


春运期间的火车站人流巨大,许多人担心自己坐不上车,所以只能从窗子爬进去。


那时候要是能坐上火车,就是一件极其令人兴奋的事情。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无论这一年在外面走了多少岔口,但回家的方向永远不会错!


从这些拥挤的照片中,我们看到大家的喜怒哀乐,看到了漂泊它乡的艰辛,看到了迁徙带来的机遇或是卑微的梦想。


为什么这么挤?


因为,春节回家对每个中国人的吸引力都是那么地、那么地强烈。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2


火车隐喻着远方,有了远方,便有了乡愁。


那些在外遇到的漠视、委屈、白眼,那些生活所给予的疼痛、疲倦、艰辛在踏上回家的列车时便全然释怀!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乘坐绿皮火车要经历很漫长的一段旅程,火车上的条件跟现在的高铁比起来也比较简陋,不过大家都能找到一种消遣地娱乐方式。


03


1998年,东方红—牡丹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列车专设了放像车厢。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在外漂泊一整年也许都没空去看一场电影,回家路上的这一刻是一年当中最轻松的。


04


1999年,哈尔滨—牡丹江,除了放像车厢,列车为了增加收入,还提供流动小电视的出租服务。


这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件很洋气的事情!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5


1989年,北京-广州,年轻人在用收音机来听邓丽君的歌。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

月亮代表我的心


邓丽君的每句歌词都唱出了年轻人对于恋人的一种思念与牵挂。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6


1995年,哈尔滨-五常,在漫长的回家路上,素不相识的四个年轻人实在无聊,看着鸟笼里的两只相思鸟发呆!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7


1996年,广州-成都,卧铺车厢内一位女孩拉起了二胡,她的自娱自乐吸引了车厢内青年男女的关注。


当二胡遇上文青女孩,你会感觉整个车厢竟是如此温暖。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8


1994年,北京-沈阳,也许你见过在高铁上斗地主,但你一定没见过在火车上打麻将!


这项春节的中国民间传统活动,会从腊月二十搓到大年初七!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09


1994年,沈阳—大连,九十年代的大哥大不能玩王者荣耀打发时间,有的是电话那头还没谈拢的生意。


下海经商,体面的生活背后是无数个糟心的夜晚与香烟陪伴,但一回到家,面对家人时,脸上依旧云淡风轻!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0


1995年,西安—西宁,那时候哪有什么咖啡、哈根达斯冰淇淋,嘴馋只能在火车停靠的时候跟沿线的商贩买点土特产。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1


1996年,北京-呼和浩特,由于太冷,旅客只能躲到座位套下睡觉。


谁都知道卧铺有被子,可是一想到省下的钱,过年回家就可以给家人买点肉吃,给妈妈买件新毛衣,给女儿买个新玩具,很多人便舍不得卧铺票,但却舍得委屈自己。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2


1995年,武汉—长沙,由于车厢拥挤,没有坐票的小伙子灵活得把身子靠到了座椅靠背上。


为了平衡,他还用一只手抓住了行李架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3


1995年,武昌—南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满身汗泥,她疲惫地依靠在车门头,在这个狭窄的角落里,站着睡着了。


妈妈也想给你一个舒适的环境,可妈妈能给的疼爱就是在你疲惫的时候守护着你,保护着你。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4


1993年,成都—昆明,小男孩在父亲的怀中睡着,母亲则抱着男孩的膝盖进入梦乡!


有些人的幸运就是走到哪都是家!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15


当时许多人就是在这样嘈杂的车厢中辗转颠簸回家的,也许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没有在底层滚过的人,不太懂得这份俭省。


知道这样卷缩着会浑身酸痛,但没关系,所有旅途的疲惫在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就都没了。


回家,真好!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中国的火车浓缩了近代中国社会百态,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而照片就是打开历史记忆的一把钥匙。


王福春老师的这些生动照片,会像史料一样被保存下来,作为中国社会生活史的视觉记忆。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随着中国经济的提速,铁路运输也从火车发展到了动车高铁,不仅速度快了,同时还带来更加舒适、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但无论在那个年代,中国春运,都会有许多触动人心的瞬间,例如:


2001年,春运期间,一名女子在购票的队伍中精疲力尽。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2003年,春运期间,广州火车站,一对遗失了钱和车票的夫妻相拥而泣。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2010年,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为了团聚,年迈的父母特意从老家坐车来到了儿子工作的城市。


回去时,爸妈在窗口写了两个小字“保重”。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也只是未到伤心处!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儿女情长,每个人都不想背井离乡,可通常我们都别无选择。


好在春节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回家的理由。


无论你是公司白领、外卖小哥还是餐厅服务员,无论你这一年在外面如何漂泊闯荡,这一刻我们都一起回家吧!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中国春运不仅仅是一次“世界人口大迁徙”,每年中国春运路上有许许多多触动人心的画面,也许是大家的步履都过于匆忙,很多瞬间来不及记录。


2020年又是一个新十年的开始,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十年,中国必将又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你也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不妨也拿起手机来记录下那些值得被纪念的瞬间,或许当多年以后,大家再提起春运,再提起乡愁还能从你的照片中打开记忆的匣子。


好啦,回家吧!


愿在异乡打拼的你,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火车上的中国人!社会的显微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