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的茶友幫忙看看這餅茶,是不是好茶?

信佛愛茶喜歡你


茶友們的回答非常棒.茶文化博大精深.憑看茶餅的外觀和條索是非常難判斷茶葉的品質和價值.我們應當客觀的判定.這樣對茶才公平.茶葉分山頭.分季節.看做工.還看存放地點和倉儲情況如何?這些都是建立在品嚐的前提下.因為普洱茶無論是什麼山頭,什麼好茶.如果存放出現問題都是沒價值了.嚴重的都不能喝啦!





西雙版納易武天普茶葉


看了三張照片,以個人存茶13年的直覺,說幾句真心大實話哈。

一,從圖一可以明顯感覺到,這是一款年份不長的做舊茶。表面看起來,茶麵呈現灰暗的老黃色,像是有些年份了,可內飛卻新鮮著呢。

二,再看圖二,茶麵雖然基本煳成一片,有點陳茶的模樣,但撬散以後卻明顯表裡不一,此處不多說,都能看明白。

三,最後來看看蓋碗沖泡過的葉底,茶葉比較細碎,關鍵是條索單薄,找不到油潤壯碩的芽葉。

綜合以上幾點,個人感覺,這只是普通做舊茶,無論口感如何,都算不上好茶。

我的答案或許過於犀利,但全是一家之言,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大神多多指教哈😄





高山流水150610568


從您這三張圖片來看,我認為不是什麼好茶,因為

第一從茶的底葉來看,有點像做舊的,而且略帶發黃,一般好的茶底葉都較為均勻,而且茶的顏色不會這麼的不均勻,

第二從你跑出來的底葉看,芽尖略少,也就是說明這款茶它不是高質量的茶。

第三好的茶餅一般都是底葉和外面的葉片是一樣的。

第四,從你的標籤來看這款茶和實際的年限不符。所以我冒昧的鑑定這款茶喝起來會有些做舊的味道,如果坐杯的話容易發苦。如果有回答的不當之處盡請原諒。謝謝!





煮茶談酒論英雄


肯定不是。

上面有為朋友以13年的,經驗來看,我從92年開始接觸茶葉,而且是從種植加工到批發品鑑二十多年的經歷來看肯定不是。

中國茶葉在明清時代是茶葉加工技術的分水嶺,唐宋時期的茶葉加工東西南北大致差不多,蒸青,榨汁去苦味 ,曬乾或烘乾,壓磚壓塊便於運輸和儲存 ,到明代中期以後,特別江南一帶文化經濟的繁榮,從朱元璋的廢團茶詔令開始,慢慢得形成於北宋民間的葉茶片茶,在工藝上得到大幅度的改進,到蘇州的虎丘茶,天池茶等這些被文人們追捧的新工藝萌芽,到大方和尚將虎丘工藝在松蘿茶上發揚光大 從而形成了以綠茶為主的各類工藝。(除開黑茶)

而黑茶工藝由於中原王朝通過對東北西北的以茶制約的方針,繼續使用鼓勵落後的加工方式,這個一直延續到清代的萬里茶路以及廣州十三行的外貿交易 ,直到西方在印度斯里蘭卡非洲等殖民地用現代紅茶發酵工藝,黑茶(包括普洱)這種落後工藝,衛生極差的茶類才逐漸退出茶葉外貿的舞臺。以2018年為例,中國出口茶葉36萬噸,包括普洱在內的黑茶不到三千噸 在茶葉出口中已經是微乎其微。

直到2000年以後,以港臺茶葉騙子為首的金融茶葉的炒作,才讓這種口味極差,工藝極其落後 衛生極差的低檔邊銷茶走入大家都視線。茶葉從本質上是農產品有機物碳水化合物,是食品副食品飲品,應該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試想一下,不要保質期,可以長時間氧化發酵,不需要恆溫低溫密封的食品,你想安全嗎?




龍井茶痴


2013年易武境界,可有茶友品過,古倉閣高貨






守拙木器


雖然說,人不可貌相,茶亦不可貌相。但是面由心生,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喝茶,先看外觀,再嘗口感。外觀特徵和茶湯口感,都是茶內在品質表現。

既然喝不到,就只聊外觀感覺吧。

1.看照片,茶麵色澤和裡面茶的色澤不一致。年份應該沒有那麼老。

2.說是易武的茶,看幹茶和葉底都不太像。雲南的茶地域性特別明顯,易武的幹茶色澤會更黑些,茶柄更長些。

這些特徵在這款茶中,看不到。


吃茶


王霞是勐海廠的老技術員。如果是王霞做的茶 那相當不錯。我自己也收藏她做的01年的昆蘭鐵。最後告訴你。王霞喜歡做五六級的料子拼配茶葉。一二級料子她不喜歡幹。從你發的照片來看 屬於她喜歡做茶的風格。至於真假 喝了才懂。


王大錘156242019


恩 我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 他們把牛糞做成餅狀貼牆上 曬乾後做燃料。看起來和普洱茶餅一樣。

很多外地遊客都買錯了,說當地普洱茶特便宜吧啦吧啦.....

您這個確定沒買錯嗎?


只有香如故24


看著芽葉還是比較乾淨勻整的,但是即使是普洱茶屆的大佬們,也只有品嚐過才能,作出一個主觀一點的評價,不過在我個人看來,茶葉屬於樓主個人的,如果不是拿去售賣,好與壞,並不是很重要的啦,你喝著喜歡就好,不喜歡,就壓箱底或者送人咯[耶][耶][耶][呲牙][呲牙][大笑][大笑][捂臉][捂臉][捂臉]



雲南普洱茶熊珈


茶,喝便知其所有。看而不嘗,只能知其貌而不得知其質也。[偷笑][偷笑][偷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7f0004360443ac617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