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脑汁寻口罩、测温枪,物业人员防疫物资仍紧张

东三环附近的一栋写字楼中,物业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手拿测温枪对进入楼内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工作人员每天需要消耗口罩三十个左右,通过各种渠道买口罩,则是该物业公司经理的一个重要工作。

与这家物业公司类似,口罩、测温枪成为很多物业公司的紧俏货。一些公司每日消耗几十个甚至一两百个口罩,如何补充未来所用,让物业公司管理者颇费脑筋。

无奈 网购假冒口罩也得凑合用

在东二环附近的一栋办公楼里,几袋粉色的口罩存放在物业公司办公室的柜子里,上面写着“一次性使用口罩”。这是在疫情之初,这家公司物业经理在网络上购买的。

绞尽脑汁寻口罩、测温枪,物业人员防疫物资仍紧张

物业公司买到的假口罩

“我们想买的时候,几乎所有渠道都买不到了。”该物业公司经理表示,彼时朋友圈中也出现了各种卖口罩的信息,公司及员工几乎全员参与去买口罩。“我们先是通过关系借了一些,然后通过网上渠道买了一部分,网上买的没有发票,没有凭证。”

收到口罩后不久,一则新闻让该物业公司经理怔住了。“口罩包装上印的生产商辟谣了,说自己从未生产过我们所购买样式的口罩。我们买的是假口罩。”但在新补充口罩没有到货前,物业工作人员无奈地使用着假冒口罩。“总比不戴口罩好,对员工和业主都是保护。”

此后,物业公司经理便开始四处寻找口罩货源。“各种渠道买的口罩陆续到货,这批假的也就不用了,但是一旦后续补充不上,没办法了还得再用。”

另外一家物业公司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公司在北京服务30多个住宅项目,每天口罩消耗近700个。“只要有网购的我们就买,很多人在盯着各个平台卖口罩的信息。”该物业公司经理表示,网购中坐地涨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卖家已经收了钱,但是有人出价比我们高,卖家就直接把口罩卖给别人了,然后直接把钱退给我们。”

记者调查发现,规模较大的物业公司可从海外、集中采购等渠道获得急需的口罩,而一些中小物业公司的渠道则主要集中在网购、朋友圈等。一家小型物业公司经理表示,口罩应该一天更换一次,如保安等与他人频繁接触者,一天需要两个口罩。“紧张的时候就只能喷喷消毒液,吹干了继续用。”

目前,口罩紧缺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地缓解。多名物业公司经理表示,口罩可以应付一周至两周时间,但是每日消耗量大,他们仍在绞尽脑汁寻找新的货源。

急需 测温枪一旦坏了没有备手

除了口罩外,物业公司另一个急需的物品则是测温枪。

在许多小区门前,物业工作人员都会查看进入者的进门证,同时对其进行体温监测。

每个门岗至少需要一只测温枪,因为气温较低,有的门岗需要两只测温枪。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一只测温枪需要时不时进屋暖和暖和,否则就不工作了。“小区现在属于所有测温枪都在使用中,没有一个备手的,一旦坏了一个,那就可能出现进入时无法测温的情况。”

补充测温枪,也是许多物业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价格也从一两百元涨到了三四百元。”一名物业公司经理表示,该公司在疫情之初动作快,买了几只测温枪,目前都已用在了小区进出口、地下车库等处测温。“就算三四百元,现在也比较难买到。”

“口罩和测温枪是物业公司最急需,也是消耗很大的物资,但是我们的渠道有限,这些物资还是将将能够维持。”一名物业公司经理表示,一旦出现卖家卖给价高者等情况,自己补充不到位,就会让小区防疫的一线出现隐患。“目前,街道和社区也会提供一些物资,但是数量有限。有的部门会提供一些购买渠道,以此缓解物业公司物资缺乏的情况。”

物业问题专家、首一业主大会指导部主任童超表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也处在防疫的第一线,对于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需求较大,但是购买渠道却较少。有物业公司因为物资紧张,出现了保安人员一次性口罩戴两三天的情况。“希望能够在物资调配中,对物业公司的防疫物资需求有所考虑,让这些物业工作人员能够守好社区、小区的关口。”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赵喜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