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未來30年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挑戰?

黃益平:未來30年中國經濟將面臨哪些挑戰?

第四屆國家發展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發表演講。來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以下為黃益平部分演講實錄:

未來30年,中國面對的問題可能跟過去有很大的差異。繼續往前走,我們可能碰到的一些什麼樣的挑戰?

成本水平快速提高

1978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GDP是23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當時在世界上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所以中國在發展過程中有一個低成本優勢,只要你生產出來產品就一定有競爭力。到2007年的時候,中國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GDP2600美元,仍然是中低收入水平。到去年我們已經接近1萬美元,已經到中高收入水平。中國的成本水平升高是我們今天碰到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人口老齡化

黄益平: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

人口撫養比(%)與勞動年齡人口(億人)1960-2050 數據來源:北大國發院

我們過去確實有人口紅利,從改革開放以來撫養比在不斷下降,最低點是2010年前後,那時大概是三分之一,我們現在的預期是到2049年可能要回升到三分之二,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勞動人口養活兩個老人或者是小孩。這個時候對於我們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挑戰,尤其會影響消費需求、勞動力供給、儲蓄供給,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是過去沒有的。

逆全球化的政策或者思潮

二戰以來,全球市場關稅的實際稅率在不斷地下降。可惜的是,近三年市場的開放度正在快速縮小。未來會怎麼樣,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中國是全球化的獲益者之一,但如果未來的全球金融、國際經濟體系變得不那麼開放,我們就會遭遇新的壓力。

環境與碳排放壓力

中國經濟在未來還會遇到其他的一些挑戰,比如說環境問題、碳排放問題。未來怎樣應對這些問題?客觀來說,我們現在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環保政策、碳排放政策已經不僅僅決定中國經濟自身增長的未來,很可能會影響全球氣候變化、全球經濟環境。

養老金缺口

老齡化可能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全新的挑戰,在老齡化的問題當中我們覺得最難應對的就是養老金的缺口,前面說的撫養比從三分之一上升到三分之二,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而且我們未來的壽命越來越長,老年人口在中國社會中的比重會不斷提高,需要很多的養老金。我們可以想很多的辦法,但也許有一個方向很難改變,就是宏觀稅賦未來也許是上升,而不是下降的,因為要養活的人口變得越來越多了。

機器替代人

黄益平: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

勞動年齡人口(15-59)(左);人工智能替代勞動力的估計(右) 數據來源:北大國發院

從勞動力供給的角度來說,也許這個問題沒有那麼悲觀。從2018年到2049年,我們勞動年齡的人口數量會減少1.7億-2.6億,但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有可能會替代2.0億-3.3億。雖然面臨未富先老的問題,但如果我們能趕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步伐,也許勞動人口供給減少的問題是可以應對的。當然這個可替代性不同的行業之間差異非常大。比較容易替代的是農業、製造業、交通運輸、倉儲等等,比較難替代的是教育、科研、服務業、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等。如果你進入的行業是很容易被機器替代掉的,你要跑在別人的前面才有機會。

城鎮化率有待提高

人口老齡化會使得總的消費需求變弱,但是目前來說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費大概是農村居民人均消費的兩到三倍。如果能把今天的一部分農民變成城市居民,消費是可以進一步大幅度發展的。如果我們真的能推進城市化率從今天的56%到30年後的80%,中國的消費可以保持持續穩健的增長,完全可以抵消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影響。

創新處於低端科研水平需要持續推進

當然所有這些挑戰,到最後其實就是創新的挑戰。收入水平和成本水平的高低,歸根到底是能不能持續發展、能不能創新、能不能產業升級。1960年的時候全世界有101箇中等收入經濟體,50年以後有88個經濟仍然是中等收入經濟體。大部分國家很難提升,原因和區別在哪裡?就是當你的低成本優勢喪失以後能不能創新。

黄益平: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

WIPO:全球創新指數排名 數據來源:北大國發院

對中國來說是一樣的,下一步能不能持續增長,取決於我能不能創新。我們在一些總量的指標上趕超非常快,但是很多創新仍然是在低端,應用的創新比較多,基礎研究比較少,這也反映了我們今天仍然是中等收入國家。我們也不能盲目想象可以全方位趕超美國和歐洲的科研能力,這也不現實。需要做的是在今天的科研水平基礎上持續地往前推。(編輯:解軼鵬)

黄益平:未来3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