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佛系”措施致疫情加速蔓延 指數型增長令人擔憂

原標題:疫情之下,歐洲人為何普遍“淡定”

欧洲“佛系”措施致疫情加速蔓延 指数型增长令人担忧

新冠病毒疫情正在歐洲加速蔓延。僅3月6日,意大利、德、法等主要歐洲國家就新增確診病例778例、239例和190例。在記者工作的駐地比利時,3月4日-6日,分別新增確診病例10例、27例和59例,連續兩天確診病例翻番,總數達109例。這種指數型增長的態勢令人擔憂。

與疫情加速蔓延的態勢形成鮮明對比,則是歐洲國家政府和民眾普遍“淡定”,相應的防控措施相當“佛系”。當地時間3月2日,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宣佈,將新冠病毒疫情的危險程度確定為“中高級”(moderate to high),這意味著“疫情仍在擴散”。3月6日,歐盟27個成員國衛生部長召開緊急峰會,共同研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措施。但在歐洲國家政府層面上,目前只有英國政府於3月3日公佈了針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抗疫“作戰計劃”,從社會、經濟、醫療等多個層面準備應對疫情繼續惡化的局面。其他歐洲國家,起碼從媒體公開報道的層面上,還鮮見系統化的應對方案。

被視為 “流感Plus(加強版)”

歐洲目前普遍的“淡定”和“佛系”,其邏輯基礎首先是他們的認知和判斷。紐約當地時間3月3日,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者、華裔科學家何大一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不管你治還是不治,其中85%都會沒事(do very well)。而約98%會康復,只有約2%會死亡。”他說,“我們對季節性流感不感到恐慌——即使每年死亡人數如此之多,而我們現在(對新冠病毒)感到恐慌,主要是因為這是新的神秘疾病。”據此,他對於政府和公眾提出建議,“我認為第一件事就是教育公眾不要恐慌。公眾需要知道的是這是一種通過咳嗽或打噴嚏以及被汙染的表面傳播的傳染性疾病。人們通常用手來接觸病毒,所以手的衛生是最重要的事情。”

何大一這段話所表達的認知和判斷,在西方政府和社會中相當具有代表性。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民防局於2月29日公佈了1049位確診者的情況:52%無症狀,38% 輕症,大約10%重症,2.8%死亡。在死亡病例中,所有人都有重大疾病史,如腫瘤、心臟機能不全、肺部機能不全等等。3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譚德塞表示,全球新冠肺炎致死率是3.4%。在此之前,世衛組織曾經表示,新冠肺炎依據醫療保健系統的質量,死亡率在0.7%到4%之間。與此對照,季節性流感的致死率一般低於1%。在醫療資源比較充裕,對自身醫療能力比較自信的歐洲國家,不少決策者和民眾都把新冠肺炎視為一種“流感Plus(加強版)”。

鮮少採取強制性限制措施

基於這樣的認知和判斷,歐洲國家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工作重點,主要聚焦於消除民眾恐慌、普及衛生知識、防止醫療擠兌和重點醫治重症病例等環節。

消除民眾恐慌,一方面依靠資訊的充分、及時和暢通。比如,在英國政府公佈的抗疫“作戰計劃”裡,就科普了新冠肺炎的起因、症狀和現有研究成果;介紹英國目前已經做了哪些應對方案,未來出現爆發的話,還會採取哪些應對方案,以及各級政府的責任;還列出個人就診路徑、信息獲取渠道等。在比利時,關於疫情的信息可以在兩個網站上查詢,分別是國家層面的“科學健康網(Sciensano),以及專門針對新冠病毒疫情開設的”新冠病毒信息網(info-coronavirus)。消除恐慌的另一方面,則是在具體的防控措施上,採取了比較審慎的態度。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採取了全國性的非常措施,例如,意大利全國中小學和高校從3月5日至3月15日暫時關閉,法國禁止5000人以上的公眾聚會。除了少數國家的這些非常措施之外,對於生產、交通、教育、社會生活和居民生活,目前還鮮少採取強制性限制措施。

在新冠肺炎預防診治方面,歐洲國家普遍強調個人衛生,特別強調洗手、避免用手觸摸臉部的重要性。在比利時,對於從疫區返回者,建議自行隔離。對於疑似案例,由病患聯繫全科醫生安排,不能自行前往急診室,以避免交叉感染。英國的抗疫“作戰計劃”則建議輕症病患使用視頻問診,在做好隔離的同時適當服藥。此外,還將減少一些非重要、緊急手術,使醫療資源傾斜於醫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這些措施的目的,一方面要防止出現醫療擠兌現象,另一方面要集中足夠的醫療資源來救治重危症狀患者。

“佛系”的背後

如果換一個角度去看,歐洲這些“佛系”舉措的背後,無疑也暴露了歐洲在應對疫情時,體制機制方面錯綜複雜的掣肘因素。

歐洲國家的政府動員能力普遍低下。歐盟層面的議事效率久被垢病,很多事務都議而不決,很難形成共識。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中,經過反覆的博弈和妥協,最終的決策也會大打折扣。在應對新冠病毒疫情方面,歐盟層面更多發揮一種協調職能,難以對成員國形成強制力和約束力。比如,3月6日歐盟27個成員國衛生部長參加的緊急峰會,初衷是強化合作協調來對抗新冠病毒疫情。但是圍繞有關藥品和醫療設備短缺等問題,此次峰會發生了紛爭,引發了成員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再到歐洲國家政府的層面,共識和決策同樣艱難。以比利時為例,該國黨派林立、政見紛紜,黨爭之下,很難形成決策。加上比利時政治制度複雜,語言文化南北對立,基層-大區-中央三層政府互相掣肘,掌控各地區各部門衛生醫療資源的行政主管(衛生部長)多達九位,應對疫情最需要的“高效”幾無可能。最近幾天,這九位衛生部長形成“九龍治水”的熱鬧局面,成為比利時媒體的熱門話題。

社會動員更不容易。從目前的情況看,歐洲大多數國家都很難在短期內關閉學校、商場、餐館,甚至是火車站、汽車站和機場。只要這些人員聚集量大、流動性強的場所繼續運營,疫情傳播的途徑就無法切斷,高速擴散的態勢就難以逆轉。甚至對於一些醫療機構,政府部門同樣難以動員。從3月初開始,不斷有醫學界的專家和醫生批評政府不作為,質疑政府的應對措施。目前已經有一些醫療機構拒絕接受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以求自保。如果將來疫情加重,政府能否有效動員這些醫護人員的積極性?此外,很多歐洲國家的口罩等防護用品需要進口。目前許多國家都禁止出口口罩、手套、眼鏡、消毒劑和隔離衣等醫療設備,世界衛生組織也警告庫存迅速耗盡。隨著疫情進一步蔓延,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對於防護物資的動員調度,可能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不少歐洲民眾認為新冠肺炎不過是“流感plus”,而且主要對老年人更危險,因此,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採取了“無視病毒”的態度。在目前疫情已經相當嚴峻的情況下,根據德國民調機構infratest-dimap最近所做的“德國趨勢”民調顯示,76%的德國人態度依舊沉穩。具體來說,對感染新冠病毒的擔心程度“很低”的受訪者比例為39%;“不太大”的比例為37%;“很大”為17%;“極大”為6%。受訪者中認為德國政府和醫療機構對疫情掌控充分的比例為66%;認為局面已經不受控制的為28%。在比利時,在確診病例連續兩天翻番的情況下,布魯塞爾近日還是舉行了不少大型遊行活動,民眾看起來對疫情“毫不設防”。

欧洲“佛系”措施致疫情加速蔓延 指数型增长令人担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