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世界太無聊,還是我們太懶惰

01

從去年開始,

我漸漸找回了閱讀書籍的樂趣,

尤其樂衷於苦讀各種經典文學,

譬如四大名著,

譬如《平凡的世界》,

譬如《紅與黑》。

小時候我們都面對過一種讀物,

叫“學校指定讀物”,

或許很多人都已經忘記當時讀了什麼,

只知道那是一種叫經典的文學,

枯燥、背景遙遠,具有催眠效果。

直至今日,年歲三十有餘,

我才開始理解那些文字之所以成為經典的魅力,

同時也感嘆年少時自己浪費的那些,

讀不懂卻又被迫去讀的時光。

02

關於民國的文字,或者劇作,

《北平無戰事》是其中公認的經典。

劇中有個特別有意思的儀式感,

軍人擁有筆挺整潔的軍裝,

教授老師都愛穿暗色的長衫,

進步女青年或著素色旗袍,或著新式校服,

男青年們紛紛黑色中山裝,戴黑色學生帽,

1912年10月3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向全國公佈參議院決議通過的《民國服制》,在今天看起來似乎有點奇葩,

在我看來,卻是一種對於生活難得的儀式感,

或許冥冥之中也影響著民國時期人們,

耿耿於懷的信念感。

信息爆炸、知識焦慮、人心叵測,

如今我們總是迷失在自己建的城池中,

不是找不到出口,

而是不願意再費盡心思去尋找出口。

03

在快消費、快信息、快情感的時代,

經典文學也好,《民國服制》也好,

都輕易就被冠上無聊、繁瑣的名頭。

據國外一個有趣的調查顯示,

世界上大部分的人,

都覺得過去的一天沒什麼值得開心的事情,

在到達辦公室之前,

就消耗掉了一天的好心情,

除非早上沒有堵車,或者好好洗了一個頭。

世界真的變得那麼無聊了嗎?

經典文學之所以經典,

因為他講出一些永恆的東西,不侷限於這個時代”,

只有當你逐字逐句去尋找,

才能找出那些可能被壓制或淡忘的人和事。

為何在如此亂世的民國,

政府會費勁心思頒佈一條《民國制服》的法規,

去執行、去考究,

或許也正是這種不怕麻煩的舉措,

才給充滿創新和改革的民國帶去了由內而外的儀式感。

04

今早起來,

某Y已經去上班。

因為下雨,客廳被關閉的窗戶,

昨晚被小龍蝦佔領的茶几,

被整理的乾乾淨淨,

端正的擺著一張杭州旅行的宣傳冊。

他把周邊有趣的書店定位都一一轉發給我,

那種感覺,無比美好。

常有人說,我是個特別愛折騰的人,

看到什麼新鮮玩意都要學,

出去玩兒也總是找一些辛苦的旅程,

住怪異又並不舒適的名宿。

我相信那些你不曾經歷的,

一定藏著什麼致命的道理和驚喜,

只有不斷的準備被推翻,

才能尋找到每個人屬於自己的經典。

如果你覺得世界太無聊,

就讓自己變得麻煩一點,

或許,你有機會發現世界更多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