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

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孩子好,但是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却在情绪勒索孩子。情绪勒索会对孩子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呢?

被“情绪勒索”对孩子有什么负面影响?

1、破坏亲子关系

知乎上有一位叫@杨程程的网友写了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情绪勒索的事。他说小时候,他一挨打骂便会哭,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正常的。但是他父亲的做法是对他说:“你再哭,我就打到你不哭为止。”他母亲的做法是:“你再哭,把你扔河那边山上喂老虎。”

他的父亲真的这么干,打到他不敢哭,他妈妈也曾在寒冬深夜里把他关在门外。他说,当时他看着家对面的山,只感觉漫山遍野都是老虎,却只能蹲在地上抽泣。

这位叫@杨程程的网友现在长大了,他说父母现在力图与他修复关系,但是他说:“说真的,在长夜漫漫里长期没有温暖的人,只感觉碜得慌。请不要在我不需要的时候,才对我好,我消受不起。爱,是不平等的,你想给才给的爱,不会有人爱。当你懂得那时的错误时,那人早就失去了与你互动的基本欲望。”

这位网友的童年故事让我们很心疼,我们也看到,对孩子情绪勒索,对亲子关系有多么大的杀伤力。


别让孩子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


2、孩子会怀疑自己,不喜欢自己。

我们先探索一下自己,请你问问自己,你喜欢自己吗?你对自己有信心吗?

可能可以给出肯定答案的家长是少部分。那么对这个问题毕竟犹豫,或者不能给出肯定答案的家长,请再思考一下,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没信心,对你的人生是不是有过不好的影响?

是不是曾经有一个机会放在眼前,但是因为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失去了?是不是曾经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焦虑不安半天,因为害怕对方不喜欢自己,会让自己有损失。是不是曾经有自己权益遭受侵害,但是不敢去维权,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是不是曾经也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努力讨好别人?

这些,就是怀疑自己、不喜欢自己的负面影响。

情绪勒索为什么会让孩子更倾向贬低压抑自己,更自卑,更讨好别人呢?台湾心理咨询师周慕姿根据自己的咨询经验也写了一本《情绪勒索》。在书中她把情绪勒索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贬低能力,第二部分是引发罪恶感,第三部分是激发不安或恐惧。

为了减少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会选择顺服勒索者的要求。长期以往,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被勒索者的行为被控制了,失去了自己做决定的自由和能力。

被勒索者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殆尽。于是孩子变得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自卑,也可能越来越讨好他人。这些都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无数伤害。


别让孩子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


3、损害孩子身体健康

情绪勒索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是外向型人格的,他可能会选择发泄这种难受的情绪,可能会哭闹、骂人,如果是内向型的孩子,可能就憋在心里。

不管是发泄还是憋在心里,这种情绪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尤其是憋在心里,这种瘀滞感堆积,会导致头疼、胃疼等神经性疾病,很多孩子会有肠胃消化不良的表现。

所以我们也常常会通过孩子的外形,来判断他们没有自信心,通常就是看孩子是不是充满精气神。

如何让自己不再“情绪勒索”孩子?

台湾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在她的书《情绪勒索》中写道:

“进行情绪勒索的人,未必是坏人,也未必很讨厌你,他们的做法,只是他内心焦虑感的折射。”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在情绪勒索中,我们想得到什么,思考我们为什么不高兴,认识我们的一些潜意识行为。使我们既对孩子提了要求、表达我们对他们不正确行为的教育,同时又不情绪勒索。

1、思考:我们的“要求”,是想象的“应该”,还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什么是“好孩子”?“好孩子”标准是什么?

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我们很清楚这其实是没有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个问题。

“好孩子”不像1+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学习成绩好的可以是好孩子,善良勤勉的也可以是好孩子;追求自己理想的是好孩子,本分生活的也可以是好孩子。我们看身边的朋友,每一个都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是有自己生活的人,你能说他们不是“好孩子”吗?

但是为什么在对待我们自己孩子的时候,评判标准往往单一了起来。

这个标准往往变成了,“要符合我的要求,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才是好孩子。”于是我们会对孩子提很多“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的要求。但有时,我们的“应该”要求和孩子自己的需求不一样。选择关注自己想法、忽视孩子需求的父母,就会情绪勒索孩子。

别让孩子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


2、思考“让孩子“听话”,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还是害怕被孩子拉开距离。

会情绪勒索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对挫折耐受力比较低的人。他们往往容易把某一件事的拒绝,当成是对方不喜欢自己的信号;也倾向于把对方拒绝自己,看成自己失去控制力的象征。

尤其是随着孩子长大,孩子的世界中会涌进很多新东西,孩子会构建新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些父母会害怕自己被孩子抛下。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会害怕孩子拒绝,会特别强调孩子要“听话”,可能这些父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害怕的是孩子成长独立后离开自己,害怕的是孩子不再把他们当权威。

当我们想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或者拒绝孩子提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点。虽然这不能帮我们完全排遣不良情绪,但是可以使我们成为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自己的父母。


别让孩子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