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不食煙火的女子

男耕女織,悠然自在的桃花源激發了人們無盡的想象力,其實在古代的神話筆記中有很多類似桃花源這樣的不與外界相通的樂土。《太平廣記》收錄了《玄怪錄》中描寫的堪稱桃花源升級版的人間仙境“和神國”。不用勞動耕作而衣食充足,沒有疾病災禍人人長命百歲,鄰里關係融洽每天交遊玩樂,人死之後自動消亡,日常飲食巧妙化解甚至連上廁所的煩惱都沒有。劉慈欣在《三體》中雲天明描繪了的“無故事王國”,“和神國”也算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國度,是不是很令人嚮往呢?


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仙境


和神國是北魏時期一個叫古元之的人發現的。有一天,他喝酒而死,跟隨一個自稱是其先祖的老人到和神國匆匆一遊,三日之後甦醒過來,給家人講述了這個神奇的國度。

和神國具體位置不詳,神秘老人讓古元之騎著一根竹仗御風飛行,速度極快朝西南方向飛行了大半天才到。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沒有高山深谷,最高的地方不過是十來丈,到處都是奇花異草,山上還有盛產碧玉,山頂之上也是一片平地。田地裡各種野菜隨用隨取,還生長著一種巨大的瓜,打開之後裡面就是稻米之類的糧食,味道甘美,比中原地帶的大米高粱都好吃,所以當地的人們也不用種地,這些食物足夠吃了。人們也不用養蠶種桑,因為樹木之間經常生長著各種顏色的絲,可以織成布料,想用什麼顏色,隨手取來。


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駿馬

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就像中原地帶的陽春三月一樣。沒有狂風暴雨雷聲大作的極端天氣。微風習習,和煦沁人,不會摧花折木。每隔十天就會下一場雨,但都在夜間下,不影響白天人們出行。田間地頭沒有蒼蠅、蚊子、牛虻、蝨子、馬蜂、蛇蠍、蜈蚣等毒蟲,也沒有貓頭鷹、蝙蝠、烏鴉、老鷹等不受人待見的鳥類,更沒有虎豹豺狼等兇猛的野獸,甚至連豬、狗、貓、老鼠這類動物都沒有,只有膘肥體壯的馬在野外悠閒地吃草撒歡,沒人看管。人們需要的話就騎走,用完之後繼續放養到田間。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個個俊美,沒有任何不良的嗜好,家家戶戶養育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鄰居之間世世代代通婚。更令人羨慕的是每個人的壽命都是120歲,沒有人會中途夭折,也不會有病痛折磨和殘疾人。如果歲數超過一百歲了就會完全淡忘以前的事情,樂悠悠地頤養天年。到120歲的時候,人就突然消失了,了無痕跡,即使是子孫兒女也不會悲痛,很快就把先人忘掉。但家家戶戶都有奴僕,僕人品行良好,手腳勤快,根本不用主人催促。

人們只在中午吃飯,其他時間根據需要可以享用各種水果和美酒,吃掉的食物自然而然地消化吸收,不用排洩,村中也沒有廁所。平日,人們常常扶老攜幼四處遊玩,傍晚時分各自散去,從來沒有人通宵達旦飲酒作樂,更不會酗酒鬧事。

但這個國家同樣也有君主和官員,可是因為民風淳樸,官員無事可做,和平常老百姓沒有區別。君主也從來不把自己當成一國之君,國家太平,沒有饑荒,洪水,沒有外敵威脅和叛亂,真正的實現了無為而治。國家沒人從事商業貿易,因為人人豐衣足食,誰也不會去追逐商業利益。


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逍遙


《三體》中認為“對於一個王國而言,沒有故事是最好的,沒有故事的王國中人民是最幸福的,因為故事就意味著曲折和災難。”和神國就是這樣一個無故事王國,這裡的人們的確幸福,的確也沒有災難,但這樣真的很好嗎?

和神國看起來很令人羨慕,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已經完全僵化的社會。自然環境一成不變,人們的生活千篇一律,看似每天樂悠悠地,不愁吃喝,其實只不過是一天天的複製粘貼,所有的一切彷彿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在運行。在這個非常自閉的世界,不需要產生新思想、新技術,也不需要創新,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生活。

當然,有人可能會認為,吃喝不愁,溫度剛好,在自己的小天地裡何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罷了,畢竟人不是電腦程序,也不是隻知道解決溫飽的動物,人之所以為人,就在於有思想,波瀾不驚的生活,沒有故事的日子,人就會形同枯木。比如現在新型冠狀病毒戰疫到了關鍵時刻,全國人民宅在家中一個多月,有吃有喝有網絡,不照樣讓很多人抓狂了嗎。網上一個段子說,給你一個房間,溫度正好,有食物,有手機,有wifi,就是不能出門,你可以呆多久。萬萬沒想到有成真的一天!


古代玄幻,人人逍遙似神仙的升級版桃花源,只不過是死水一潭

桃花源


古代文人或者是科場失意,或者是醉心得道成仙,或者仕途不順等原因而杜撰出來各種世外桃源,不僅不存在,即便是存在,長久生活在這裡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會厭倦。“一陰一陽謂之道”,萬事萬物概莫能外,彷彿一潭死水一樣的地方,或許只能存在某個超級計算機虛擬的程序中,即便如此,運行久了也會有bug出現。

所有的故事不都是這麼開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