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處決了己方的兩位高級將領,毛主席著文評價:殺得對

《論持久戰》一書,是毛主席於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講演稿。這是一部經典軍事理論著作,被譽為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

這部傳世著作闡述了21問題,前9個問題為第一部分,主要是說明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為什麼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後12個問題為第2部分,主要是說明怎樣進行持久戰和怎樣爭取最後勝利,著重論述了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在《論持久戰》中,毛主席有這樣的論述:“李服膺、韓復榘等逃跑主義者的被殺,是殺得對的。在戰爭中提倡勇敢犧牲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動作,是在正確的作戰計劃下絕對必要的東西,是同持久戰和最後勝利不能分離的……”

抗日戰爭正式開始後的半年裡,也就是1937年7月至1938年年初,國民黨高級將領中,以“放棄陣地,擅自撤逃”罪名被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的先有晉綏軍系統的第61軍軍長李服膺,後有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山東省主席韓復榘。

被槍決時,李服膺與韓復榘的年齡都是47歲。

這兩位逃跑將軍,名字因走進毛主席的經典著作,而為更多的人知曉了。

李服膺生於1890年,山西崞縣(今原平市)人,與國民黨一級上將徐永昌、中將續範亭、張培梅等是同鄉人。

國民黨處決了己方的兩位高級將領,毛主席著文評價:殺得對

李服膺

新中國的開國上將趙爾陸,1988年以後授銜的上將傅全有(曾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張工(曾任北京軍區政委)、中將陳明山(曾任海軍副司令員)等,也都是這個地方出生的將軍。

1914年,李服膺考入北京清河陸軍第一中學,繼而又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為該校第5期步兵科學員。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期間,李服膺與傅作義、楚溪春、趙承綬、魯英麟、李生達、張蔭梧、王靖國、柴子尚、楊耀芳、武盡英、楊效歐、陳長捷12位同期學友結拜金蘭,號稱“十三太保”。 

1918年李服膺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時,閻錫山正擴充兵力,他急召山西籍畢業生歸省工作。李服膺與其12位盟友中的山西籍及外省籍兄弟商量後,決定一同赴並,投閻錫山門下。從此,李服膺遂成為晉軍將領之一。

李服膺好賭,他在太原曾因一夜輸掉14萬大洋而轟動省城,據說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該幣種退出流通無人能破。

1930年,李服膺就任閻錫山麾下的第5軍軍長,抗戰前夕改任61軍軍長,與傅作義、趙承綬、王靖國等人被稱為閻錫山的“十三太保”。 

李服膺的作戰能力一般。時人評論說他是長於“外交”,短於軍事,對自己手下中級以下軍官也大半不相識。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後,在華北兵分3路展開攻勢:一路沿津浦鐵路進犯,指向山東的德州;一路沿平漢鐵路進犯,指向河南的新鄉;一路沿平綏鐵路進犯,待奪取大同後再分兵攻取山西的太原和綏遠的包頭。其意在於採取“兩翼鉗制,中央突破”的戰略,完成奪取華北的計劃。

坂垣徵四郎所率第五師團及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之敵,於8月26日攻陷南口後,繼續西犯。8月27日,他們與多倫、張北一線南下的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率領的察哈爾兵團會師張家口後,帶領總兵力約達4.5萬人,直向山西東北部的天鎮縣撲來。

天鎮縣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西接陽高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

保衛山西,天鎮勢在必守!時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的閻錫山,眼看戰火燒到了家門口,這才真正著了急。他匆匆電令隸屬於傅作義第7集團軍的第61軍軍長李服膺火速集結部隊,佈防禦敵。

李服膺的61軍奉命在盤山、天鎮、陽高負責佈防。盤山位於天鎮東南4公里,山高俊險,即可俯瞰平綏線,又是天鎮的天然屏障。盤山不守,天鎮不保,天鎮不保,大同危如石下之卵,大同失守,山西全境危矣。

然而,李服膺所部卻不戰而走了。大公報1937年9月30日報道:“李服膺棄陽高等地,匿不呈報。後敵軍復進至大同附近,李密令該軍撤退。以是敵軍未費一彈而下大同。”

由於李服膺棄守陽高、天鎮等要地,長驅直入的日軍燒殺強姦,無惡不作,造成了2300多人被殘殺的天鎮慘案。

全國輿論譁然,各界人士震驚之餘,都在譴責負責守衛的61軍棄地而逃。

李服膺棄守而逃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李服膺統率的61軍,是由其抗戰前率領的68師改編而成,兵力欠缺得很,實際不過一個師多一點的人馬。從敵我雙方兵力上講,守軍李服膺的兵力與日軍相差甚遠。二是抗戰開始,盤山、天鎮、大同、豐鎮、興和、集寧等地的國防永久工事,尚未竣工,南京參謀本部城塞組撥發給太原綏靖公署的國防工事費,被官員們貪汙了不少,真正發下去的不多。

但無論如何,臨陣逃跑是軍法所不容的。

1937年10月1日,從太和嶺口逃回太原的閻錫山草草組成高等軍事法庭,宣佈翌日會審李服膺。

審判廳設在太原綏靖公署大堂。10月2日深夜,閻錫山親任審判長,宣佈了李服膺的罪狀:“你無故放棄要地,罪應處死。此外,晉綏軍的紀律,以你的隊伍最壞,足見你馭下不嚴,以致擾害地方。國防工事,以你所擔任者為最遲緩,足見你督工不力,以致貽誤戰機。就此兩事也應判你死刑。”

就這樣,李服膺很快被槍決了。

閻錫山藉此也扭轉了開戰後輿論對其負面報道不利的局面。

就在李服膺被槍斃兩個多月後,李服膺在保定軍校的同窗好友唐生智鎮守南京,守不住,他也溜了,在南京未及撤走的數十萬難民和俘虜遭到了日軍野蠻的屠殺和姦淫,遇難人數是“天鎮慘案”的百倍以上。

可唐生智只是被撤了職。國民黨處理事情,歷來缺乏一視同仁。

抗戰初期第二個被處死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是韓復榘,他生於1890年,河北霸縣人,是國民黨陸軍上將。

1930年9月,韓復榘任山東省主席,開始了他長達七年的對山東的統治,成為蔣介石統治時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省主席。

國民黨處決了己方的兩位高級將領,毛主席著文評價:殺得對

蔣介石與韓復榘

抗戰爆發後,韓復榘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負責指揮山東軍事,承擔黃河防務。他多次親臨第一線指揮,在夜襲桑園車站、血戰德州、夜襲大汶口等抗日作戰中表現不俗。

1937年冬,日軍進攻山東時,為了保存實力,韓復榘公然違反軍事委員會“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準離開本戰區”的命令,不戰而放棄濟南。撤離前夕,下令焚燬省政府、進德會等,名曰“焦土抗戰”。

1938年1月11日,韓復榘被蔣介石邀至開封參加北方將領高級軍事會議,遭到逮捕。後扣押至漢口,1月24日在“軍法會審”後,以“違抗命令,擅自撤退”罪被處決。

韓復榘被處決在當時反響很大,極大地重振了國民黨部隊低迷的軍心與士氣。白崇禧曾對之評價說:“韓既正法,綱紀樹立,各戰區官兵為之振奮,全國輿論一致支持,韓之原部第3集團軍在孫桐萱指揮下亦奮勇與敵作戰。在此之前,黃河以北作戰部隊輕於進退,軍委會之命令,各部隊陽奉陰違,經此整肅,無不遵行。”

韓復榘也是抗戰期間中國因作戰失敗被處死的最高官員。(劉繼興)

國民黨處決了己方的兩位高級將領,毛主席著文評價:殺得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