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皮出油和龜裂要注意,這樣處理效果好

雜柑果皮出油和龜裂問題每年都有發生,但今年更普遍。原因是什麼呢?這兩種現象都屬於生理性病害,我們無法完全杜絕,但是弄清楚形成原因,可以減少這些現象。


出油的現象有個學名,叫油斑病。本病的症狀主要是油胞破裂,芳香油外溢,使果皮遭受腐蝕所致。

柑橘果皮出油和龜裂要注意,這樣處理效果好

柑桔

形成的原因

1、平時颳風使果實摩擦產生傷口。

2、刺吸性害蟲吸食果皮汁水後形成傷口

3、氣候變化無常

4、後期使用礦物油等刺激果皮

5、粗暴套袋

6、後期氮肥過多,磷鉀肥偏少

7、鈣施用不足

柑橘果皮出油和龜裂要注意,這樣處理效果好

柑橘豐收

減輕危害的方法

1、合理修剪和疏果,儘量減少果實之間碰撞的可能性。

2、轉色後不要大劑量用乳油類藥,特別是礦物油。

3、及時治蟲。

4、套袋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弄傷果皮。

5、合理施肥,增強果皮的韌性,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後期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幼果期鈣一定要補好。磷鉀肥的作用大家都比較明白,我在這裡順便多說幾句,普及一下鈣的作用:鈣能合細胞膜和液泡膜中的脂肪和蛋白質結合起來,防止細胞和液胞中的物質外滲。果實中鈣含量低時,果實成熟後細胞膜很快分解,失去作用,使呼吸作用和某些酶的活性增強,導致果實衰老,出現問題。比如出油,以及下面要講到的龜裂。希望大家以後一定要把鈣重視起來。

柑橘果皮出油和龜裂要注意,這樣處理效果好

合理施肥

果皮龜裂現象。果皮龜裂現象,其實家裡有青見或蓋過臍橙鮮果的基本都遇到過。雜柑上出現的這種情況就是青見和臍橙上情況是同一問題。果皮某個部分特別是果蒂部居多,先在表皮產生細小的裂紋,然後慢慢擴大,如果遇到空氣溼度大或進水就容易從裂口開始爛出現這種情況:

一是鈣不足或者缺硼。缺與不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用了就一定不缺。可能有些人會問,鈣和硼以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我都補了為什麼還是要出現?不管是哪種營養元素,首先要溶於水中才能被作物吸收。當乾旱時就算土壤裡有這些東西,也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相反的情況是如果遇雨水太多,這些營養元素溶於水後又容易流失。再一點,營養元素之間有抗頡作物,用土話說就是相剋的,比如鈣和鉀是反的,鋅和磷是反的,鎂和鉀是反的,鎂和鈣也是反的,不能同時施用。當然有些元素之間也有促進作用,比如氮就會促進鎂的吸收。再一點就是土壤酸鹼度影響營養元素的吸收,比如鈣在PH值小於4時吸收很少,鐵在PH值大於7時吸收很少。最後影響柑桔吸收營養的因素還有溫度,土壤透氣性等

二是乾旱。乾旱的原因好理解,在這裡不多作解釋。這裡要注意的是如果幹旱後遇雨或袋內進水,會造成嚴重掉果和爛果現象。

柑橘果皮出油和龜裂要注意,這樣處理效果好

柑橘爛果

針對龜裂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呢?

1、有條件的一定要深翻土壤,出好溝,儘量保證田間含水量的平衡

2、重視磷鉀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注意,重視不是重施,要根據自己田裡的情況加以調整)。3、多施腐熟的有機肥。

4、針對土壤酸鹼度嬌正,我們這裡絕大多數果園土壤偏酸,可以撒些石灰調節,有少數果園偏鹼,主要是石穀子地和少量大土的地,這些土壤可以通過撒石膏加以調節。

柑桔類的生理病害我們無法完全杜絕,但我們可以通過平時合理的管理大大減少。現在的水果種植已經從產量向質量轉變。只有好的品質才能賣好的價錢。粗放管理已經不適應現在種植要求了。在發展新園子時一定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對舊園子能改造的要儘量改造。世界上沒有最好的品種,只有適不適合當地氣候土壤自己管理水平以及自己土地情況的品種。多看多學多思考,自已懂得才不會無所是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