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關中匪事:乾縣王振邦和寶雞王友邦

民國時期,陝西土匪危害之烈,位居西北五省之首。陝南地區的王三春匪幫下設5個團,匪眾5000餘人,自稱“鎮槐軍”,活動地域達20多個縣。陝北地區的張廷芝人稱“三邊土皇帝”,初辦民團,從軍復叛,後入匪道,匪眾也有千餘人。就算相對富饒的關中平原也有令人聞風喪膽的“乾縣四大娃”、“高陵五大娃”、“涇陽西北候”等綠林悍匪。

民國關中匪事:乾縣王振邦和寶雞王友邦

陝南王三春劇照

關中股匪一般人數不多,其中勢力較大的有陝西乾縣的王振邦,手下1000人槍。若論關中地區勢力最大的股匪當屬寶雞吳山的王友邦,王友邦股匪有3000餘人,下設3團9營,自稱“陝甘英武護國軍”,長期盤踞在陝甘邊境。王友邦股匪以吳山為中心,方圓200裡都是他的搶奪範圍,禍害一方無人敢惹。

民國關中匪事:乾縣王振邦和寶雞王友邦

【寶雞吳山】

時寶雞千陽縣有李水娃,與本鄉劉姓地主交惡,遂進山投奔舅父楊老三,幹起了劫道的綠林生意。一來二去,到了民國16年,竟然聚集匪眾數百人,因缺少槍支,隨投靠了吳山大土匪王友邦,助其一舉蕩平了千河南民團,自此李水娃獨霸縣西。

王有邦殺人放火放火,無惡不作,最總天怒人怨。到了民國17年,馮玉祥派國民軍甄壽珊率部四個旅,約兩萬人奉命赴吳山剿滅王友邦。

王友邦座居天險,假意投誠,以作緩兵之計。為了穩住王友邦,師長甄壽珊將計就計決定假事真辦,假意收編王友邦匪部,並指定駐紮地點。甄壽珊隨即宣佈剿匪大軍東歸,並調駐千陽的第一旅回師開拔。李水娃趁機則以王友邦"陝甘英武護國軍" 第六營營長身份進入千陽縣城,一副駐防長官的氣勢。

得知甄壽珊師開拔,王友邦喜不自勝,立即下令準備出山。誰知甄壽珊繞一大圈迅速回軍出其不意包圍吳山,王友邦聞訊驚慌失措逃上吳山山頂。雙方激戰,甄部三位營長接連陣亡。甄壽珊怒不可遏,炮擊吳山,吳山匪眾潰散,此戰傷亡戰士一百餘人,擊斃匪徒五百餘人,但匪首王友邦脫逃。

甄壽珊部閻立三團迅速進駐千陽,欲剿李水娃,誰知走漏了風聲,李水娃逃之夭夭。王友邦逃到甘肅岷縣,岷縣駐軍旅長魯大昌與王友邦均系紅幫成員,以義氣為重的就收留了王友邦。但王友邦匪姓不該,被魯大昌手下團長何戒僧以"逃匪"罪名槍斃。

民國關中匪事:乾縣王振邦和寶雞王友邦

【土匪劇照】

民國19年,張老九被收編後駐千陽縣。脫逃的李水娃熱切投靠,不料其10餘人騎至西關,就被張老九派人繳械。李水娃被押,跪地求饒不止。張老九見其狀,知其鼠輩,收之無用,隨詐其一筆錢財後,將其放回。

再次脫險的李水娃遂變本加厲,大肆劫掠、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千陽、隴縣間商旅一時中斷,千陽縣西不少人家遷離故土。李水娃自命為保衛團團長,拉丁派款,勢力大增,成為繼王友邦後本地最大的一股土匪。千陽、隴縣民團曾數次圍剿李水娃匪部,均未成功。

民國關中匪事:乾縣王振邦和寶雞王友邦

【關中匪事劇照】

民國28年(1939年),李水娃終被擒拿解往省城西安。同年縱橫川陝20年的王三春也在西安戶縣太平峪鐵索橋被擒獲。李水娃和王三春最後在西安被槍斃,而這一年李水娃已經60歲高齡。

前文說過關中乾縣還有一個巨匪王振邦,因曾在乾縣境內綁架一名瑞士外交官,引起的國際糾紛。蔣界石知道後大為惱火,電令:“惡匪王振邦務必儘快緝捕法辦”。於是,楊虎城派團長王勁哉率部剿匪,在洞子溝西將王振邦活捉,後押解西安立即槍決。而號稱“三邊土皇帝”的陝北張庭芝直到解放後才落入法網被就地槍斃。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