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位十四子”,“傳位於四子”?雍正到底有沒有篡改康熙遺召?

冉之酉色


沒有,也可以說這份遺詔是雍正補得,怎麼可能篡改。康熙應該是口頭遺詔。所以我們需要探究的是雍正的皇位來源正當不正當。

康熙帝像

在清朝皇室中,雍正皇帝幾乎是一個話題最多的皇帝,從繼位存疑,到離奇暴斃都充滿著各種傳說。

尤其雍正是否是康熙欽定的皇位繼承人一直眾說紛紜,野史、小說中描繪得有聲有色,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康熙時被謀殺死的?

比如說康熙死前身邊只有隆科多,隆科多又是雍正的舅舅,那就有可能聯合搞死康熙,再銷燬真的遺詔,然後把偽造的遺詔公之於眾。尤其是那遺詔中的十字被改成於字。再有就是按照慣例清朝的皇帝都應該葬在清東陵(關外的除外),而雍正卻破天荒的建造了清西陵,埋在了清西陵。康熙是埋在清東陵的。就此推論雍正為什麼不埋在清東陵挨著康熙帝,是因為皇位來路不正,心裡有鬼。反正沒給出直接證據證明雍正的皇位來路不正,就是各種推測。

網絡配圖 流傳最廣的康熙遺詔,也是被質疑最多的遺詔

我們給歷史人物下結論不能根據私人記載或者是文學小說。我翻了下《清史稿》、《康熙起居錄》和《雍正起居錄》,都沒有詳細記載雍正的繼位過程,多是用“世宗繼位”這件事就被翻了過去。

在查閱相關歷史記載中也沒看到康熙死前留下遺詔文字,遺詔的內容也沒有記載。現存的傳位雍正帝的遺詔可以肯定是雍正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補的一份遺詔,在當時對雍正皇位已經議論紛紛,本想靠這份遺詔來止住天下的議論,沒想到遺詔並沒有堵住天下人的嘴,反而是把這件事越描越黑。

我還是傾向於雍正是康熙指定的法定繼承人,認為康熙的遺命應該是口諭,當時在場的人少也給人留下了口實。


有上述觀點是因為除了胤禛外,其他幾個皇子幾乎都被康熙打壓,甚至種種不良評價多出現在歷史記載中。


二皇子太子胤礽兩立兩廢的事大家都很清楚;

在胤礽初次被廢的時候,皇長子胤禔落井下石準本搞死胤礽,同時陷害皇八子胤祀。康熙大怒直接把胤禔奪爵幽禁,再無翻身之日。

可以說除了皇八子胤祀剩下的皇子都不是皇四子胤禛的皇位的爭奪者,也就是說胤祀是胤禛的最大的對手。但是康熙卻在一直打擊老八胤祀這件事上值得玩味。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后,皇八子著力謀求太子之位,康熙知道削胤祀的爵位。

《清史稿.列傳七》:太子既廢,上諭:“諸皇子中如有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宥。”諸皇子中皇八子允禩謀最力,上知之,命執付議政大臣議罪,削貝勒。

還有太子被廢后,胤祀摩拳擦掌,“太子允礽既廢,允禩謀代立。”

康熙要處置因太子胤礽獲罪的凌普,可胤祀一直在為凌普開脫。康熙直接斥責胤祀,“壞人都要老子做,你淨當好人,博得虛名,收買人心。你的那點心思我都看出來了,犯的罪該懲處的懲處;”還告誡其他皇子以後誰敢學胤祀直接殺頭,康熙此時對胤祀是很傷心的。九皇子胤禟等人為老八鳴不平,向康熙要個說法,康熙大怒要砍了他,皇五子胤祺攔住了康熙。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康熙要砍了老十四,老四攔住康熙情節的原型。

再有一處記載,胤祀任人唯親,替身邊人謀取職位。康熙干預此事後,胤祀居然記恨康熙;胤祀還是個妻管嚴。最後康熙說自己不希望死後陳屍乾清宮,皇子們卻兵戎相見;這簡直是對胤祀失望透頂,直接把胤祀的貝勒爵位也給拿掉變成了閒散宗室,處罰也是很嚴厲的。

《清史稿.列傳七》:允禩亦奪貝勒,為閒散宗室。允禩庇其乳母夫雅齊布,雅齊布之叔廄長吳達理與御史雍泰同榷關 稅,不相能,訴之允禩,允禩借事痛責雍泰。朕聞之,以雅齊布發翁牛特公主處。允禩因怨朕,與褚英孫蘇努相結,敗壞國事。允禩又受制於妻,妻為安郡王嶽樂甥,嫉妒行惡,是以允禩尚未生子。 此皆爾曹所知,爾曹當遵朕旨,方是為臣子之理;若不如此存心, 日後朕考終,必至將朕躬置乾清宮內,束甲相爭耳。”

在議立新太子的時候,許多人都舉薦皇八子胤祀,康熙卻以胤祀行事不好,其母又出身卑微直接給否了。事後康熙復問大臣為什麼舉薦胤祀,大臣們都不敢回答康熙。果不其然出來一個不怕的,大學士馬齊就支持胤祀,不出意外的又被康熙斥責了一番。

《清史稿》:“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賤,宜別舉。”

在康熙駕崩前,康熙卻要皇四子胤禛代自己祭天和多次召見胤禛頗有意味。

雍正曾說康熙對胤祀的態度: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傷聖祖之心。

可以看出胤祀的做法康熙是很不認同的,要不然不會有多次打壓胤祀的行為。


雍正繼位後,認為胤祀利用“母妃喪,沽孝名,百日後猶扶掖匍匐而行”,老九老十老十四是眾人皆知的老八黨,但有些行為也是雍正不認可的,比如大擺筵席,花錢太多。

雍正後來指責胤祀一直敵視自己,不願意輔佐自己。反而是處處設法激怒自己,治他的罪,好要自己落下殺兄弟之名。

《清史稿》:允禩素行陰狡,皇考所深知,降旨不可悉數。自朕即位,優封親王,任以總理事務。乃不能輸其誠悃以輔朕躬,懷挾私心,至今未已。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


雍正為了說明處理胤祀的初衷,特別說了自己繼位後給了胤祀機會,但胤祀一直無法拋棄成見,屢屢針對自己,迫不得已才下的手。還說如果是有意誅殺胤祀,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在眾人面前勸誡胤祀。“是以屢加教誨,令其改過,”“朕果欲治其罪,豈有於眾前三複教誨之理?”


雍正也承認胤祀的才能的“允禩在諸弟中頗有治事材,朕甚愛惜之,”只是胤祀一直不臣服於自己為自己所用,雍正才會對胤祀下狠手。胤祀內心可能從來沒認可過雍正皇帝。

至於把十字改為於字,老十四胤禵的歷史記載比較少,最主要內容是他在西征平叛上,他雖然跟雍正是親兄弟,但在政治上卻是支持老八胤祀的,可以說老十四從來都不是皇位的候選人。雍正還說康熙駕崩,胤禵不來奔喪是為大不孝。雍正說“允禵無知狂悖,氣傲心高,”後來不斷有人翻舊賬彈劾胤禵征戰期間有勞兵苦民的行為,請斬首。雍正則認為胤禵不像胤祀那麼陰狠,他本性不壞,只是被人矇蔽,不同意斬首。只是被髮配到景陵,替康熙守墓。

雍正的最大對手是老八胤祀,而不是老十四胤禵。雍正是當事人可能有感情因素很難給胤祀公正的評價。

但後面的乾隆帝還是比較清楚事情的來龍氣脈的,對八爺黨給出了一番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聖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結黨妄行,罪皆自取。皇考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兩人心術而論,覬覦窺竊,誠所不免,及皇考紹登大寶,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愀然不樂,意頗悔之,若將有待。朕今臨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後世子孫無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復原名,收入玉牒,子孫一併敘入。此實仰體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緒,想在天之靈亦當愉慰也。”

乾隆說胤祀等人不給雍正皇帝面子,屢屢設障。他們獲罪都是他們自找的。乾隆還說胤祀等人其心可誅,但確實沒有反叛的跡象。雍正也曾後悔給予的處罰過重,所以乾隆帝下旨恢復胤祀等人的宗室身份。

  • 雍正為何葬在遠離康熙的清西陵,真是心裡有鬼?

雍正皇帝死後葬在遠離康熙皇帝的清西陵。雍正皇帝也曾想葬在清東陵。“朕之本願,原欲於孝陵景陵之旁。”在清東陵找到了一塊地,開挖發現不適合挖掘墳墓。堪輿之人後來找到清西陵這塊風水寶地。然後說清西陵完美地契合了堪輿學。最後選址清西陵。我認為清東陵找到適合的位置,應該會埋在清東陵。

從現有的正史資料看,雖然沒明確記載雍正皇位來源的直接證據,但也沒給出皇位就是篡奪來的記載。至於雍正皇帝皇位來源不可靠的說法均出自野史和各種文學小說。根據康熙生前對待諸子的反應,可以肯定雍正應該是康熙指定的合法繼承人。


過去即歷史


雍正皇帝到底有沒有篡位?

康熙對兩個兒子非常喜歡,他們分別是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康熙把皇位傳給了十四阿哥,但是在半途中卻被當時還是四阿哥的雍正給截了下來,把聖旨上的“傳位十四阿哥”給偷偷改成了“傳位於四阿哥”,然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上面這個場景是很多電視劇上的場景。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我個人認為由於沒有史料能準確證明這一點,所以不足為信!首先康熙是一代明君,一生功績卓著,在他考慮繼位人選時肯定經過慎重的思考。加上他非常喜歡孫子“弘曆”,為了能讓大清更長久傳位於四阿哥更符合邏輯!

之所以有傳言說雍正是篡位,估計和當時複雜的局勢有關係。大家都知道,雖然雍正繼位了,但當時的朝廷卻暗流湧動。賊心不死的其他皇子肯定暗中挑動,散步謠言說雍正是篡位得來的皇位。





大兵說歷史


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者”?最近,專家開始公佈了康熙當時的遺詔,真相終於大白。因為在當時遼寧的一個檔案館給出了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答案,雍正並沒有篡位。所以在現在也有人對雍正抱著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喜歡它有些人也不喜歡他,但是這些已經並不重要了,所以皇位繼承給誰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因為雍正他在位期間,他給當時清朝的經濟帶來了非常大的回暖,讓當時清朝上上下下,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府的生活檔次都得到了一個新的提升。在雍正和乾隆期間也引進了非常多,當時外國的物品也為中國帶來了的非常新奇的認知,也讓中國瞭解到了世界。雍正在還是皇子期間就被康熙非常認可,因為他做事情考慮的非常周全,也懂得許多知識,可能這一切就是有因有果吧



唐僧說古今


其實這個就是現代小說,電視電影編造出來的,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事。

可以說康熙就是把帝位傳給雍正的。

首先來說就是題主說的,“傳位於四子”和“傳位十四子”中就是“於”和“十”,按照現代的字來說於和十確實是可以很假單的改,但是在古代就根本行不通的。在古代根本不用於,而是用“於”,這個怎麼改呢?

其次來說在清朝時期,皇帝的詔書都是滿文和漢文兩本的,甚至還有蒙古文的,所以漢字即使可以改,但是滿文裡面能改嗎?

再有就是根本也沒有時間來改,在清朝時期,傳位詔書都是秘密的,根本沒人知道的,簡單的說就是清朝其實都是秘密立儲的。雍正怎麼去改呢?

其實這些說法都是在後世的小說才出現的,在當時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說法的,所以在當時來說根本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

正是因為雍正的上臺,才讓大清延續,如果不是雍正上臺的話,估計大清可能就提前滅亡了。雍正上臺之後大改貪腐之分,還有改善了秘密立儲的制度,康熙時期有九子奪嫡時間,但是在雍正之後就很少出現多嫡的事情了。設置軍機處等等。只可惜雍正死的太早了,如果能夠和乾隆一樣活那麼久的話,那麼大清的歷史可能更加的輝煌。


中國歷史研究所


傳言雍正靠篡改康熙遺詔而登上帝位,當然是無稽之談啊。所謂雍正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明顯行不通,根本無法實現。康熙遺詔寫得很清楚,由雍親王繼位。這個雍親王究竟是十四子雍正,還是四子胤禛,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

遺詔有滿漢兩種文本

清朝歷代皇帝,除溥儀之外,基本上都有遺詔。清朝皇帝的遺詔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的,康熙遺詔當然也不例外。

在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請問怎麼改呢?

康熙遺詔滿文本在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都有,感興趣的可以仔細查閱。

“於”是現代簡寫,古代用繁體是“於”

雖然,在現代簡體中文中,於和十,只有一橫只差,看起來很好改。

但值得注意的是,“於”是現代簡寫,古代用繁體是“於”。

從秦到清,歷朝歷代都用的是繁體字,在康熙遺詔漢文版中,不可能出現簡體字“於”,只可能是繁體字“於”。

請問把“十”改成“於”,應該怎麼改呢???

實際上,康熙遺詔漢文版中,既沒有出現簡體字“於”,也沒出現繁體字“於”。因為康熙遺詔里根本沒有“傳位十四子”或者“傳位於四子”這樣的字樣。康熙遺詔寫的是“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根本沒有“傳位”二字。

還有個“皇”字別漏了

不管是四子,還是十四子,全稱都帶“皇”字,即皇四子,皇十四子。

所以在康熙遺詔中,一定是皇四子或者皇十四子,而不是四子、皇十四子。

如果把十改成於的話,那就成了“皇於四子”,是不是特別奇怪??

這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遺詔上還有繼承人的爵位

康熙遺詔中,除了由某個皇子即位,一定還會帶上他的爵位,比如雍正的爵位的“雍親王”,那麼“雍親王”3個字一定會出現在遺詔裡。


皇十四子胤禵的爵位是多羅郡王,如果康熙要傳位於他,那麼康熙遺詔中肯定有“多羅郡王”4個字。

如果雍正篡改遺詔,怎麼把“多羅郡王”改成“雍親王”。

康熙遺詔裡,是這樣寫的,“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怎麼改???

又是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啊。

結論

所謂雍正通過篡改康熙遺詔而登基的事,純屬無稽之談,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雍正把“傳位十四子”改成“傳位於四子”當然是以訛傳訛了,更何況康熙遺詔里根本沒有出現“傳位”兩個字。


袁衛宇


其實關於篡改遺詔這個說法來源已久,早在雍正朝就有傳聞,其根本原因是對雍正繼承皇位合理性的質疑,這樣的質疑其實並非毫無道理,雍正的繼位確實有很多可疑之處,比如傳位相關情形《東華錄》《清世宗實錄》《大義覺迷錄》等的記載不一,前後矛盾。皇室宗親,甚至雍正的親生母親和兒子都對雍正的繼位有所質疑,因此上至朝廷,下至民間,有所傳聞,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就篡改遺詔,改“十”為“於”這個事來看,顯然是假的。

1、來源早已註明是傳聞

關於篡改遺詔最早來自於《大義覺迷錄》,原文如下:

“先帝欲將大統傳於允,聖躬不豫時,降旨召允來京,其旨為隆科多所隱,先帝賓天之日,允不到,隆科多傳旨遂立當今。”

“聖祖皇帝原傳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將“十”字改為“於”字。”

後來的《清朝野史大觀》《滿清外史》等野史筆記也有所記載,但是都是以此為藍本,但是我們首先要看到一件事,《大義覺迷錄》的這兩段話,都是有前提的,第一段話是據曾靜說,有人在湖南傳說云云,第二段話說是耿六格被髮配到三姓地方時聽幾個太監閒談說到的,也就是這兩段話都是無憑無據的傳言,而且一個遠在湖南,一個遠在東北,如何得知宮廷秘聞,顯然都是以訛傳訛。

2、是從遺詔的書寫來看,無法篡改。

第一,清代的遺詔是用滿漢雙語寫的,如果漢字可以篡改,那麼滿語就很難篡改。

第二,其實很簡單,就是遺詔是在康熙活著的時候立的,天無二主,民無二君,所以遺詔寫的是立誰誰為皇太子,而非傳位於誰誰,這樣把“十”字改為“於”就沒有意義了。

第三,其實也很有意思,就是清代的遺詔不但皇子前面冠以皇字,而且還帶有姓名,比如道光皇帝的遺詔“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以這個標準而言,那麼傳聞中未改之前的遺詔應該是“皇十四子胤禵立為皇太子”單純把“十”字改為“於”是無法成立的。

3、從現實看沒有必要篡改遺詔

從當時的情況看,說是九龍奪嫡,其實最有力的競爭者是雍正和他的親弟弟胤禵,康熙死的時候胤禵不在身邊,而雍正隨侍左右,從後來雍正繼位可以看出來,雍正已經完全控制住了形勢,他根本無需篡改一份有破綻的遺詔,重新找人寫一份都可以,甚至有沒有遺詔都已經無關大局,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把“十”字改為“於”做這個有害無利的事。

結論:無論是從傳聞的最早由來,還是改遺詔的必要性及操作性來改“十”為“於”這個事顯然是假的,從雍正朝就用傳聞來看,應該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最大的可能是雍正的政敵,也就是康熙的其他幾位皇子用來中傷雍正,通過質疑其繼位的合理性,來動搖雍正的統治,為自己創造機會。


古史新談


尼瑪,謠言也能信?漢語加1筆可改,滿文也能改?看圖片十的比劃比4還少呢



墮落的老男人


這種說法不成立,原因為:

其一:康熙的遺詔是分滿文和漢文兩種,當時的“於”字是用繁體的,而不是今天用的“於”字,滿語是清朝的國語,康熙的詔書不可能只改漢文、不改滿文,滿文是豎寫的,把“十”改成“於”是不好改的其二:按照清朝的用語規範,寫到皇子時,都要寫成“某皇子”、“某某皇子”,如果把“十”改成“於”字,豈不是將“傳位皇十四子”改成“傳位皇於四子”這句話就不通了。

其二:雍正繼位是經過殘酷的九子奪嫡的,他的這些兄弟那個不是位高權重,特別是八阿哥,人稱八賢王,朝中八爺黨的勢力可謂是佔據了大清王朝的半邊天,如果是篡位,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成功,這明擺著是有真實的遺詔的,並且雍正繼位後還對他的兄弟們委以重任,雖然最後都被下獄,但是最開始確實是都大權在握,如果是篡位怎麼會對和自己一起奪嫡的人如此放任,這明顯是有康熙的遺訓的。

其三:朝中擁立雍正的官員還是很多的,因為官員們都知道雍正的皇位絕對來的沒有問題,這也是雍正能夠真正坐穩皇位的最基本原因,而且雍正也確實做到了一個皇帝應有的責任,很好的貫徹落實了康熙的遺訓,完成康熙沒有完成的事業,雍正可以說是一位最為勤政的皇帝,在雍正的統治下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其四: 我們都知道康熙由於太子的問題,對於自己是十分的自責,子不教父之過,為了彌補對兒子的虧欠,康熙看中聰明伶俐的弘曆後,決定親自撫養教育弘曆,希望自己可以親手培育一個合格的繼承人,毫不客氣的說即使是為了弘曆,也是要傳位給雍正的,不然以後弘曆怎能順利繼位。由於康熙對弘曆的照顧,也就真正的讓弘曆培養成了一個帝王,乾隆也對康熙有著別樣的感情,對其十分的敬重,甚至超過了自己的父親,以至於後來乾隆是處處都要與康熙比較。

其五:雍正此人一生都在為錢發愁,這事康熙時期留下的弊端,導致吏治腐敗國庫嚴重虧空,而雍正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守住江山,也是制定了許多的政策方案,最出名的就是官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功等,而這些政策的實行很快就卓見成效,扭轉了國家紛亂的局面,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的富足,但是這樣的制度卻是損害了地主階級和老氏族以及旗人和讀書人的利益,這些人自然是要給雍正抹黑的,而這些人都是掌握這國家權力的人,社會影響力巨大,他們一說什麼,老百姓自然是深信不疑。

其六:康熙的兒子多且多是人中龍鳳,個個都是有本事的人,而且康熙此人太過於注重感情,對每個兒子都是大肆封賞,賜爵放權,以至於讓每個阿哥都是大權在握,這就形成了他們的爭權之心,以至於形成後來的九子奪嫡的局面,而最後雍正勝出,有礙於康熙的面子不能對其他兄弟一下子趕盡殺絕,這些爭奪皇位失敗的兄弟有權有勢自然是心有不甘,一時間有鬥不過,只能是不斷的給雍正潑髒水。

其七:這個說的可能就有點自己罵自己了,都說愚民愚民,俗話說一個人智慧,兩個人聰明三個人就成了愚昧,這就說明百姓的群體雖然大,但是最容易被愚弄,很容易就被各種傳言所誤導,愛隨大流,別人一說什麼都是聽之任之,而且百姓們對宮廷都會有一種神秘的求知慾,一旦聽到這種勁爆消息自然是大傳特傳,一旦傳的久了也就慢慢的真了。


讀書是福


第一:古代用的繁體字,於的繁體字是“於”,顯然是不能通過“十”來改成的。

第二:清朝會用滿文,蒙文寫官方文件,這麼重要的傳為詔書肯定也會用滿文,蒙文記載,這個是否可以更改,我也不認識這兩種文字,我估計不能像漢子那樣能修改。


胡言兌先生


從雍正當時和後來的作法來看,篡改遺召這事是沒有的。

首先看康熙的喜惡,他是最恨利用權術聚眾逼宮的,八皇子這樣,後來十四皇子也這樣,可見他心裡有多難受。

在最關鍵時刻,四皇子掌握京城的軍隊,登基後又派年羹堯守重要關卡,切斷十四回京路線,這些預謀與其說是雍正的安排還不如說是康熙的受意,至少是他默許的,否則很難做到。

雍正倍受致疑是因為他是以弱勢政治力量登基,各方出於利益考量才會有這樣那樣的流言。他上臺後對各級官員和皇室成員的嚴格管制又加重了這些流言。

本來皇家的事下面不敢怎麼議論,他為了自證清白竟寫本書陳述這件事,反而使其成為全民討論的話題。[呲牙]

有的時候很奇怪的是,老百姓的事很容易就弄清楚,而最高層一旦起紛爭怎麼解釋人們都認為有黑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