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闭关多日,百无聊赖,翻阅书架。一本已经封面泛黄的小说进入视线,第一次读它应该是十五年前了。当再次翻开时有种莫名的悸动,尘封的书香伴着青涩的文字,仿佛又嗅到了青春的味道……


“美丽硕大的香樟拥抱着无悔的青春”。它不只一次的出现在那部小说中《1995-2005夏至未至》。浓郁翠绿的背后似乎乎预示着什么,一次青春不羁的浪漫?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亦或是曲终离散后的怅然?

当那个并不惹眼却略显倔强的女主人公--立夏出现的时候。一切关于夏天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大幕。如果他们没有出现,如果他们没有相识,如果……

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一)

"一个好看的男生,倚在单车上,眼睛中弥漫着雾气,找不到焦点。看起来显得那样的干净……"

与男主人公的邂逅只是如此简单的一幕。没有语言,没有对视,甚至只是随意的一瞥。留下的只是那弥漫着雾气没有焦点的双眼。

像所有小说一样,情节的安排多了些许巧合。作为高中生的立夏与那个好看的男生分到了同一班,同时还有一个同样好看的男生,不同的是他的眼睛里布满的是少年特有的狡颉。

立夏的高中生活由此变得充满惊奇快乐,惊奇于那两个“神奇的物种”,上天在赐与他们清秀外表的同时又将无尽的智慧注入他们的体内。

他们可以在经常翘课的情况下考取年级前二,可以在五彩油墨中用画笔赋予事物鲜活的生命。在立夏眼中他们是如此完美如此神奇。不经意的在心中默念那两个名字:傅小司。陆之昂。

正如读者预料的那样,立夏与那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从陌生到相识相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夏季。从此香樟树下多了三个神奇的物种。他们一起画画。一起散步甚至为了一次美术展览而翘课。一切扬溢着青春的气息。

帅气的男孩,充满诗意的画面,灿烂阳光的笑容。涌动的激情。让立夏不敢相信这童话般的情景竟然发生在自己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女孩身上。像梦一样,但真实的存在着。

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二)

香樟树依然摇摆着硕大的枝叶,似乎它就是为夏天而生,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不同以往的是它下面只剩下两个熟悉的身影。其中一个去了遥远的地方,那里长满了樱花。

香樟树下的他们没有真情的告白,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柔情似水的话语。就象他们从高中来到大学一样那么自然。慢慢地,那充满弥雾的双眼有了焦点那就是——立夏。

香樟树又长高了许多叶片更显硕大了。四年时间如此之快竟来不急让人惊讶。四年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傅小司的神奇继续被演绎,立夏也为小司的事业忙碌着。

所有的一切进行的如此平和。甚至让人感到麻木。而之昂的回来又让这场青春的战役奏起令人振奋的乐章。

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三)

就是这样,过分的安详总是有些不好的预兆。也许是作者也忌妒这过分的圆满。于是便用力挥笔,毫不留情的将黑色的墨迹甩向了那美丽的香樟。

弥雾的双眼,青春的笑容。一切将在这墨色中逝去。他们只能用泪水拼命的冲刷。但是泪水冲下的只是身上的污迹,内心的伤痛又能用什么来治愈呢?

当看到傅小司像一个受伤的孩子蜷缩在墙角哭泣的时候,当看到陆之昂独自一人站在高墙之内仰望天空的时候,当看到立夏带着悲伤默默地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那美丽的香樟在我面前渐渐变的模糊,一滴滴滚烫的液体润湿了书页。尽力抑制这莫名的伤感。

也许是好久没有哭过。所以忘了该如何停止这发泄情感的方式。我可以体会傅小司那失去朋友失去爱人的痛苦,也可以感受陆之昂那种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更能理解立夏充满矛盾与不舍的内心。

还有七七,遇见,青田,段桥。我们不去讨论孰是孰非。因为那些在这夏天的烈日下已显得微不足道。

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不要去咒骂命运的不公,反过来还要感激这命运之神的恩赐。因为无悔的青春经过这场夏季烈日的暴晒才显得更加纯粹。虽然夹杂着些许泪水。但涩涩的背后是一段成长的印记。

读到最后自己已不再是一个局外人,而是作者笔下一个个有着不同命运的角色。快乐着他们的快乐。悲伤着他们的悲伤。更主要的是也许是因现实生活中让人触动的机会太少了,所以才会对一部小说感知的如此强烈。也许合上书页我还将继续漠然,但我有理由相信会有一个美丽的夏季在等待我去演绎。 记住这份感动,记住那份伤……

再读《1995-2005夏至未至》,男孩教会我成长,女孩教会我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