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部署:3000億低息貸款、助個體工商戶紓困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8331.3萬戶,帶動就業人口超2億。受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和正常經營都受到較大沖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唐軍在此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過網絡問卷和現場走訪等方式對個體工商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個體工商戶面臨的困難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復工復產比較困難,開不了張,賺不了錢;硬性支出費用壓力比較大,除了用工成本之外,還有房租、水電氣費;流動資金捉襟見肘。

  一些個體工商戶就在中國政府網上寫下了前述留言,將自己的困難進行直接反映。李克強總理日前也對這些留言作了專門批示——“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常務會已定部署與措施,切實幫助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有序復業,降低成本,穩定就業。國辦要跟蹤督辦。”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也強調,要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

  實際上,在疫情爆發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多次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工作進行部署。2月2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確定了五項工作,支持廣大個體工商戶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加快復工復業:一是自3月1日至5月底,免徵湖北省境內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其他地區徵收率由3%降至1%;二是個體工商戶按單位參保企業職工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參照中小微企業享受減免政策;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發放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四是切實落實將除高耗能行業外工商業電價進一步階段性降低5%的政策;五是鼓勵各地通過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等方式,支持出租方為個體工商戶減免物業租金。

  受近期疫情影響,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中,資金週轉最為困難。因此,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等六部門2月28日印發的《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各地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以及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靈活調整還款安排,合理延長貸款期限,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並且,還引導金融機構增加3000億元低息貸款,定向支持個體工商戶。

  不過,有不少個體商戶面臨如前述的不瞭解政策和細則等問題,如何能讓政策完全落地,特別是3000億元低息貸款如何實現精準滴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金融機構等部門在政府的引導下應深入落實低息貸款政策,在加大政策宣傳引導力度的同時,確保服務縣域農商行的信貸有序投放,保障低息貸款精準釋放給個體工商戶。此外採用審核多流程合一、綠色通道等簡化流程都能高效緩解個體戶的流動性壓力。


國務院部署:3000億低息貸款、助個體工商戶紓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