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突擊步槍能與現代突擊步槍相比嗎?

易安小童


現代軍迷在活動性使用44式步槍,由於子彈的錐度小,彈匣很長,這個時候怎麼沒人說瞄準基線太高的事情了?底下的彈匣把整個高度給墊高了。

說老實話,44式步槍是1944年正式定型的,在1943年就已經開始使用了,而AK-47是1947年正式定型的,大規模生產已到了50年代,這中間沒有過多少年,可以說兩者都是同一時代的武器,兩者的材料都是傳統的鋼木,外形上有一點相似,當然裡邊的結構差的就比較遠了。

Stg44步槍定型前的幾種早期型號。
Stg44突擊步槍的不完全分解圖。


本身兩者使用的彈藥同一種類型,威力也差不多,有效射程也差不多,都是300米左右,重量也差不多,都是4公斤以上,當然現在在衝突地區使用的其實是AKM,AKM在AK-47的基礎上減輕了重量,只有3.15公斤。而44式步槍了就沒有這種改進了。但是兩者的主要性能並沒有差到天上地上,在一起對戰還是沒問題的。

而最近出現的這批Stg44式步槍的來源是最令人好奇的,我覺得這批44步槍肯定不是德國生產的,二戰以後德國銷燬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就有44式步槍,而且配用的彈藥又從哪裡來?發射藥的保質期好像沒有70年吧?我記得是30年就要過期了。
44式步槍的子彈,這是44式步槍最成功的地方

我記得原來看過一個資料,南斯拉夫在二戰結束後,把一條44式步槍的生產線和配套的彈藥廠都要了過來,而南斯拉夫人民軍原來也是使用44式步槍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我覺得現在頻頻在各個衝突地區使用的Stg44突擊步槍其實是南斯拉夫生產的,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想罷了。

圖片來自網絡和750年槍械技術精要。


紅色手電筒


很簡單,能相比的話,現在還會有小國作為軍用制式裝備,但現在頂多是一些游擊隊民兵什麼的使用,稍微強一點的都裝備AK47了,軍隊水平再高一點的也都會裝備其他步槍了。

STG44這把槍雖說是個比較成功的一款突擊步槍,但是還是個戰時應急產物,他這個槍採用的槍機偏移式閉鎖讓其在射擊時很毀傷機匣,機匣要承受很大的衝擊力,而且,這個STG44的機匣是衝壓的,厚度強度根本就不夠,要固定加強筋增加強度。

說AK47是照抄的STG44,這點壓根就沒有根據,頂多算是STG44提供了一個突擊步槍的概念,而非理論能力。STG44的上下機匣連接方式和復進簧塞進槍托,這個有沒有想到AR15?

其實STG44和AK47相差時間並不久,一個是1944年,一個是1947年,相差不多。STG44的理念是非常不錯,但是受限於當時的條件,尤其戰爭後期的資源緊缺的情況,質量上其實一般。

而相比較而言,現代的突擊步槍的精度射程射速都是要遠好於STG44的,尤其結構和工藝,這些STG44無法相比。


軍武文齋


近期,俄羅斯軍隊展覽了一批收繳自敘利亞戰場的武器裝備,除了美製M16自動步槍、以色列烏齊衝鋒槍等名槍以外,竟然還有二戰時期大名鼎鼎德軍裝備的世界上第一支步衝合一的槍械STG-44突擊步槍。

STG-44突擊步槍,可謂德國軍工劃時代意義的一把槍械,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很好地解決了栓動步槍彈丸威力過大,衝鋒槍彈丸威力又過小的問題。

創造性地將栓動步槍的單發射擊和衝鋒槍的連續發射功能,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了一把既可單發,又可連發的步衝合一STG-44突擊步槍。

但限於研發時代的久遠,STG-44突擊步槍,以當代的眼光來審視,實際上已經明顯落後了。

首先,表現在其全槍重量過大,超過了5公斤,甚至比現在許多班用機槍都還要重,影響了戰鬥性能的發揮。

其次,STG-44突擊步槍發射的是7.92×33毫米短彈,在有效射程內的殺傷威力有限,主要是和裝藥量不大有一定關係。

最後,除了單發射擊,連發狀態的後座力,以及槍身跳動比較明顯,不似衝鋒槍那般容易控制,影響到了400米有效射程內的射擊精度。

而現代的自動步槍,基本上都發射5.45、5.56和5.8毫米等小口徑彈丸,全槍的重量明顯下降,大都在3-4公斤範圍內,減少了持槍者的體力負擔,有利於士兵在戰場上的機動,且增大了子彈的攜帶量,具備更持久的戰鬥能力。

此外,現代自動步槍,還具備射擊精度高、後座力小、動作可靠、槍管壽命長等特點,這些都是歷史悠久的STG-44突擊步槍所無法比擬的,兩者之間畢竟存在有技術代差。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特此聲明。


國平軍史


因為你讓絕大部分軍事大V回答技術上的問題簡直太困難了,沒準他們連閉鎖系統都認不全呢,更遑論機加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