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从青岛莱西的市区出发,向西走到大沽河畔,然后沿河南下,走大概三十里路,就会来到一个叫做“孙受”的地方。

孙受是一个自然村的名字(现在分为好几个行政村)。根据莱西地名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有一位姓孙名受的人迁至此处建村,后世就以人名作为村名。后来,一度以此为驻地设立孙受镇,不过前几年孙受镇合并至沽河街道,孙受又重新成为村。

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配图均为“孙受”周边的场景)

如今的孙受,宁静地矗立在大沽河东岸,而在数百年前,这里却曾硝烟弥漫,一位明朝忠臣在此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迹。

这位忠臣的名字叫做沈迅,他是明末进士出身,在《明史》中有传,且与同乡宋玫在同一列传中。传称:“宋玫,子文玉,莱阳人。沈迅,亦莱阳人也。”

不过与宋氏久居莱阳不同,沈氏迁来的时间较短,到沈迅这一辈,其实仅过了三代。关于沈迅家族的渊源,老莱阳县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志称:“沈氏,贡士梦麒之族,其先登州卫人,自梦麒兄弟徙,居九区我乐村,再迁孙受镇。崇祯间有进士沈迅,后移於沈家庄。”(沈家庄距离孙受很近)

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上述提到的沈梦麒,是沈迅的祖辈。从其先登州卫人这段记载推测,沈氏先人很有可能是明初从外地迁到蓬莱的军户。卫所在外地通常都有军屯地,或许沈氏就是因此从蓬莱迁到莱阳。

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沈氏为书香门第,从沈梦麒到沈迅祖孙三代都在科甲有名,沈迅更是考中进士。

然而,沈迅踏入仕途时,明朝已经步入风雨飘摇的境地,内忧外患,大臣党争。沈迅先后担任北直隶新城县知县、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兵科给事中等官职,其中的兵科给事中为言官,在此任上,沈迅牵涉政争当中,受到波及,告假回乡居住。等到崇祯皇帝准备重新启用他时,甲申之变发生,沈迅还没有赴任,京师就已陷落。

值得一提的是,在甲申年之前的癸未年,阿巴泰率清军入边,在山东大肆攻略,胶东半岛也深受其害,莱阳、栖霞、宁海等地先后失陷,官民殉难众多。而当时回乡居住的沈迅与弟沈迓,在孙受设寨据守,打退了清军的进攻,保全了当地不少性命。

光看史料文字,或许没有直观感受,如果实地到孙受村附近转转,就会体会到沈迅的不易。

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孙受地处河畔谷地,周边无险可守,所谓设寨,应该只是土墙做的圩子。明末火炮等热兵器已经逐渐推广,在这种情况下,沈迅能够坚守成功,很是不易。尤其是再考虑到实力对比,清军为正规军,而沈迅所部只是民间团练,兵力充其量也只是千余人。

沈迅本人是进士出身,属于文臣,在防守中主要是坐镇指挥。而率领部众冲在一线杀敌的,是他的弟弟沈迓。

沈家是书香门第,沈迓本身也是廪生,但同时也武艺高强,根据史料记载,他力大无比,能在马上挥动百斤铁杵,因此第一次孙受保卫战的胜利,沈迓应该有很大的功劳。

孙受保卫战虽然取得胜利,但明朝大厦将倾,孤忠难以挽回大局。癸未年之后的甲申年,崇祯皇帝自缢,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后,一时之间对南方地区鞭长莫及,但对于京畿区域的山东,则很快建立起有效统治。此时的莱阳县,虽然已经是清朝辖区,但沈迅仍以明朝遗臣自居,在孙受寨中,誓不剃发。

对此,清朝官府如临大敌,由登莱巡抚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孙受寨。与上一次相比,第二次孙受保卫战双方实力对比更悬殊。然而,寨不可守但气节可守,寨破之日,沈迅慨然自焚,全家殉难者有二十七人,时间是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四年。

而武艺高强的沈迓,在战斗中突围,一夜策马驰出二百里,但因为不辩方向,误入清军在东海屯营区,被俘送至济南后遇害。

在清朝初年,官方对沈迅的事迹比较忌讳,史料记载不多。而到了乾隆年间,朝廷为明末殉难大臣追赠谥号,不少莱阳人如左懋第等,都得到了正式认可,沈迅被追赠“节愍”(一说烈愍)的谥号,沈迓也得以入祀忠孝祠。

胶东历史故事:明末清初,莱阳县的两次“孙受保卫战”

沈迅殉难百余年之后,清代中期著述的《池北偶谈》也记载了一件与他有关的怪异传说。相传,有一日,沈家的雇工在地里锄田,“见禾叶上皆有篆书,如虫蚀者,其文曰:沈迅死。”就在这一年,第二次孙受保卫战爆发,沈迅殉难。

这种怪异的传说自然无法稽考,但沈迅为明末忠臣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