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身體對話:失眠睡不著覺的痛苦,其實大都因為這3個字

這段時間,相信很多人和晴朗一樣,對親人朋友說得最多的囑咐是: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注意營養、

增強身體免疫力。

身體,是我們對抗外在一切疾病最好的武器。

我們的皮膚,是抵禦外在機械性、生物性損傷的第一道屏障;我們的體液中流動著抗體,不知疲倦地與外來入侵者作戰;我們的免疫組織和器官合作無間,生產抗敵的彈藥、運送體內的廢物、淨化身體環境。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認為:身體有自己的治療方法。對於一些所謂“自限性疾病”,就算再高明的醫術、最先進的技術,在前方和疾病作戰的,也只有自己的身體。

而當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會發現,之前的自己,是多麼不善待、不珍藏這件天賜的武器。

有一位朋友,以前總是向我傾訴她的“失眠症”。

她說她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睡不著,明明身體很累,可是腦子卻像剎不住車一樣攪動思緒,讓她難以走進夢鄉。為了能睡覺,她什麼方法都用過了,看病、吃藥、按摩、心理疏導、精油香薰、催眠音樂……藥品治療器械買了一大堆,卻總是不見效果。

我無數次跟她說,失眠肯定是焦慮的反應,你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焦慮,為什麼不試著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呢?

最近,她的失眠症越發嚴重了,每晚兩三點還在群裡轉發各種消息,然後感嘆自己缺乏睡眠對免疫力傷害太大,自己這樣的狀態還怎麼能應對當前的狀況。

在我看來,她陷入了一個死循環——因為焦慮害怕而睡不著,因為睡不著而更焦慮害怕。

真的很想告訴她:這樣戕害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只是因為,她從來未曾好好地“愛自己”。

與身體對話:失眠睡不著覺的痛苦,其實大都因為這3個字

接納自己,才是真正愛自己

很多人覺得,愛自己誰不會?吃好一點、用好一點、讓自己舒服一點,對自己少一點自責多一點大方,不就好了嗎?

其實,不止是這樣。

就拿我自己來說,曾經,我用很多人那樣的方式“愛”著自己,可有段時間我竟也和疾病與焦慮不期而遇——心悸、心慌、頭暈、瀕死感,那個時候,我嚴重到經歷了手術、並陷入了情緒的黑洞。

就那一次,我開始反觀對待自己的態度與方式。

如果我真的愛自己的話,還會無視身體乏力、心跳和血壓增高的提醒,不好好吃飯、不好好休息,讓自己長期處於負荷滿滿的狀態嗎?正因為忽視,我的身心才會向我提出嚴重的抗議,以各種難受的軀體反應,來大聲宣告和傾訴自己長期不被珍惜的委屈。

更可怕的是,當我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我的反應,不是接納這種不適、分析它形成的原因,而是立刻因此產生對疾病和身體的厭棄煩躁之心,而把免除痛苦的希望,完全交付給醫生、藥物、各種各樣的醫療器械和手術檯。

而我自己,成為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甩手掌櫃。不主動、不負責、聽之任之。

上面所述那位朋友的失眠症,不也正是如此嗎?

睡不著覺,只能證明她身體內有某一處,始終在不能放鬆的狀態。到底是什麼不能讓她放鬆下來呢?一部分來源於現時的緊張氣氛,一部分來源於長期的負面積累。在睡不著的表象之下,有一個未曾被看見的過去、未曾被接納的自己。

也許,放下那些外在的憂慮,而回到內在的自己,好好地觀照自己、察覺自己、與自己來一次心靈的對話,反倒能獲得出其不意的平靜吧。

與身體對話:失眠睡不著覺的痛苦,其實大都因為這3個字

愛自己,也能增強情感的免疫

我不是醫生,無法開出面對疾病的良方。只是作為心理諮詢師,我敢說:愛你自己、接納自己,能夠提高你的身心免疫力,成為一個心理上更健康的人。

在我大多數來訪案例中,我發現,左右為難的人,往往都只是在為難自己;進退維谷的境遇,也只不過一種是自我營造的負能量場。

有些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情、某些人、某種想法會讓自己不開心,卻仍一次又一次,放任自己踏進同一條河流中。

有些人,根本不相信自己能獲得幸福,不敢去直面和感受開放的溫暖,不想去了解、也並不欣賞彼此的真實面目,卻一再將個人的不幸歸結於命運的不公。

明明身在冰冷的婚姻裡,既不願自救、也不願分手,溫水煮青蛙一般忍受著、詛咒著。

明明知道糾結於丈夫的不忠會傷害彼此,卻在選擇了原諒之後仍一再提起。

明明面前有千萬種把孩子教育好的方法,憤怒而疲憊的單親媽媽卻選擇了最壞的一種。

……

對自己好一點,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說你花錢給自己買買買就是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一個用簡單行為能定義的膚淺事情,而是你從心接納自己、用正念來不斷滋養自己的生命過程。

一個人只有真正接納了自己,建立起自我內在的信念,自內而外地溫暖起來,才有可能說愛自己,也才有可能去愛別人。

在我們痛苦迷思之下的更深層,是我們動態開放的真實面目,它在我們感覺安定、自我合一的時候才會出現。我們要讓愛紮根於此,而唯有如此,愛才會毫無阻礙地流過我們,讓我們以真實的面目,被自己所愛、被他人所愛。

與身體對話:失眠睡不著覺的痛苦,其實大都因為這3個字

很多迷思,只有自己有答案

很多遭遇婚姻困擾的朋友們都喜歡問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離婚?”

而我的回答經常是:“你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

很多問題,很多迷思,其實自己心裡早就有答案,只是你沒看見、或者不願看見。

為什麼要問別人呢?因為你還沒有做到悅納自己、相信自己。因為愛自己——真的很難。

每個人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脫俗的自己,但我們卻偏偏都是芸芸眾生中,最最普通的一個自己。

現實裹挾著我們,慾望、期待和無奈伴隨著我們,理想中的自己總是遙不可及,我們卻在追尋中,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和本願,把真實自我藏起來,最終找不到了。

現代人很容易陷入這個“自我信念”的怪圈——一方面要求一個理想的自我,另一方面,又不相信自我引導。執著於理想,拒絕於現實,於是神經症、焦慮和抑鬱產生了。

其實你要知道,生命屬於你,你也屬於生命。

生命謎題的拆解,不能靠外人給你技巧,而要靠你自己掌握著的一切深埋在生命深層的需求和呼喊。

這需要你透過現實的迷霧,勇敢地面向自己,誠懇地與自己對話。當你全然放鬆、放下、安住在自己體內時,流過的生命如同打開的窗戶,讓理性的清風帶來智慧的聲音。

請記住:人生的答案,全在自己的掌握。那種無條件的自愛,能讓你從靈魂深處湧出對一切生活是非的解答。

與身體對話:失眠睡不著覺的痛苦,其實大都因為這3個字

你想對那個孩子說什麼

不愛自己的事情,或多或少,我們都在每天做著。

當有人對你說“不要玩手機了,該睡了”的時候,

當為沒有好好吃早餐而閃過一絲內疚的時候,

當有人安慰你“別想那麼多了開心一點”的時候,

當又一次後悔在丈夫或孩子面前沒有控制住脾氣的時候

……

這時,你應該馬上意識到,——是的,我又在朝著背離自我的方向,信馬由韁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們日常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愛自己。

有一位姐妹,孤僻、消沉、覺得自己應該去死。接受過無數次心理諮詢,都被告知:“你要試著愛自己。”

她很絕望:“我要怎樣愛自己?怎樣做?!”

心理醫生問她:“你討厭自己什麼?”

她說:“我胖、醜、總是毀掉一切。”

心理醫生又問:“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討厭自己的?”

“9、10歲的時候。”

心理醫生引導她:“閉上眼睛,想象10歲時候的自己。想象那個小女孩就站在你面前。”

“現在,請你對這個小孩說:你又肥、又醜、又沒用,活著沒有任何價值,只會給人增添負擔。”

不,她說不出口,她說,這才殘忍了,她不會這麼做。

“可是,”心理醫生說,“你已經做了,你就是你每天都在對自己做的事情。”

請不要對那個孩子如此殘忍吧,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要堅定地告訴你內心的孩子:我值得。

我值得一份營養豐富的早餐,我值得一次深長舒展的睡眠,我值得享受午後的陽光,值得他人的笑臉與善意。

我知道,我不必非要變成什麼樣子、做出什麼樣的成就,才值得愛;即便被人決絕、受人嘲笑,即便事事未盡如人意,依然沒有人能否定——我是值得愛的。

請這樣與你自己對話,擺脫焦慮,提高身心的免疫力,就從這三個字做起:

愛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