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小雅·魚藻之什》,《詩經·小雅》的什篇,有14篇。為先秦時代的中國詩歌。《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魚藻

魚在在藻,有(fén)其首。王在在豈(kǎi)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王在在鎬,有(nuó)其居。

【注】

:頭大的樣子。:西周都城,在今陝西西安。豈樂:歡樂。:尾巴長的樣子。: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長而尖,多長在河灘上。:安閒的樣子。

【譯】

魚在哪兒在水藻,肥肥大大頭兒擺。周王住在京鎬城,歡飲美酒真自在。
魚在哪兒在水藻,悠悠長長尾巴搖。周王住在京鎬城,歡飲美酒真逍遙。
魚在哪兒在水藻,貼著蒲草多安詳。周王住在京鎬城,所居安樂好地方。

【析】

《魚藻》,《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這首詩讚頌武王飲酒的平和安樂,有頌古諷今之意。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采菽(shū)

采菽,筐之(jǔ)之。君子來朝,何錫予之?雖無予之?路車乘馬。又何予之?玄袞(ɡǔn)及(fǔ)。

觱(bì)沸檻泉,言採其芹。君子來朝,言觀其旂。其旂淠淠(pèi),嘒嘒(huì)。載驂載駟,君子所

(fú)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天子所予。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從。

汎汎楊舟,(fú)(lí)維之。樂只君子,天子之。樂只君子,福祿(pí)之。優哉遊哉,亦是(lì)矣。

【注】

:大豆。:亦筐也,方者為筐,圓者為筥。路車:即輅車,古時天子或諸侯所乘。玄袞:古代上公禮服。:黑白相間的花紋。觱沸:泉水湧出的樣子。檻泉:正向上湧出之泉。淠淠

:旗幟飄動。
:一種鈴。嚖嚖:鈴聲有節奏。:到。:蔽膝。邪幅:裹腿。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絞”,急。:怠慢。汎汎:隨水漂流的樣子。紼:粗大的繩索。:系。:借為“揆”,度量。
:厚賜。:安定。

【譯】

採大豆呀採大豆,用筐用筥裡面盛。諸侯君子來朝見,王用什麼將他贈?縱沒什麼將他贈,路車駟馬給他乘。還用什麼將他贈?龍袍繡衣已製成。


翻騰噴湧泉水邊,我去採下水中芹。諸侯君子來朝見,看那旗幟漸漸近。他們旗幟獵獵揚,鸞鈴傳來真動聽。三馬四馬駕大車,遠方諸侯已來臨。
紅色護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著綁。不致怠慢不驕狂,天子因此有賜賞。諸侯君子真快樂,天子策命頒給他。諸侯君子真快樂,又有福祿賜予他。
柞樹枝條一叢叢,它的葉子密密濃。諸侯君子真快樂,鎮邦定國天子重。諸侯君子真快樂,萬種福分來聚攏。左右屬國善治理,於是他們都順從。
楊木船兒水中漂,索纜繫住不會跑。諸侯君子真快樂,天子量才用以道。諸侯君子真快樂,福祿厚賜好關照。從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遙。

【析】

全詩雖時有比興,但總體上還是用的賦法。從未見君子之思,到遠見君子之至,近見君子之儀和最後對君子功績和福祿的頌揚,可概見賦體端倪。整首詩為讀者再現了一幅春秋時代諸侯朝見天子時的歷史畫卷。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角弓

騂騂(xīn)角弓,其反矣。兄弟昏姻,無(xū)矣。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綽綽有不令兄弟,交相為(yù)。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已斯

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如食宜(yù),如酌取。毋教(náo)升木,如。君子有徽猷

(yóu),小人與

雨雪瀌瀌(biāo),見(xiàn)曰消。莫肯下驕。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máo),我是用憂。

【注】

騂騂:弦和弓調和的樣子。:此指反過來彎曲的樣子。昏姻:即“婚姻”,指姻親。:相。:疏遠。:寬大。不令:不善,指兄弟不相友善。

:病,此指殘害。:通“忘”。:飽。:恰如其分。:猿類,善攀援。:泥土。:沾著。:美。:道。:依附。瀌瀌:下雪很盛的樣子。:日氣。:通“隤”,柔順的樣子。:用,因也。:借為“屢”。浮浮:與“瀌瀌”義同。蠻、髦:南蠻與夷髦,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稱呼。

【譯】

調好角弓繃緊弦,弦弛便向反面轉。兄弟姻親一家人,相互親愛不疏遠。你和兄弟太疏遠,民眾就會跟著幹。你能言傳加身教,民眾互相來仿效。
彼此和睦親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親兄弟,相互殘害全不顧。民眾心地如不善,就會相互成積怨。接受爵祿不相讓,輪到自己道理忘。
老馬當作駒使喚,不顧其後生禍患。如像吃飯只宜飽,又像喝酒不貪歡。猴子爬樹不用教,如泥塗牆容易牢。君子善政去引導,小民自然跟著跑。
雪花落下滿天飄,一見陽光全融銷。居於上位不謙恭,別人學樣耍高傲。雪花落下飄悠悠,一見陽光化水流。無良小人像蠻髦,對此我心深煩憂。

【析】

此詩是一首勸諫統治者遠離小人的詩歌。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菀(yù)柳

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nì)焉。俾予之,後予焉。

有菀者柳,不尚(qì)焉。上帝甚蹈,無自(zhài)焉。俾予靖之,後予邁焉。

有鳥高飛,亦傅於天。彼人之心,於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兇(jīn)。

【注】

:樹木茂盛。暱:親近。:謀。:同“殛”,懲罰。:休息。:病。

:危。

【譯】

一株柳樹很茂盛,不要依傍去休息。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和他太親密。當初讓我謀國政,而後受罰遭排擠。
一株柳樹很茂盛,不要依傍尋陰涼。上帝心思反覆多,不要自己找禍殃。當初讓我謀國政,如今放逐到遠方。
鳥兒即使飛得高,還要依附在青天。那人心狠不可測,走到何處是極限?為何要我謀國政,反又突兀遭兇險?

【析】

《小雅·菀柳》是一首揭露王者暴虐無常,諸侯皆不敢朝見的詩。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都人士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彼都人士,臺笠(zī)(cuō)。彼君子女,綢直如發。我不見兮,我心不說。

彼都人士,充耳(xiù)。彼君子女,謂之尹吉。我不見兮,我心(yùn)

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捲髮如(chài)。我不見兮,言從之邁。

匪伊垂之,帶則有餘。匪伊卷之,發則有(yú)。我不見兮,云何

(xū)矣。

【注】

緇撮:黑布製成的束髮小帽。綢直:頭髮稠密而直。綢,通“稠”。如發:她們的頭髮。:一種寶石。:言琇之晶瑩可愛。尹吉:名叫尹吉的姑娘。一說尹和吉是當時的兩個貴族大姓。苑結:即鬱結,指心中憂悶、抑鬱。苑,一本作“菀”。:蠍類的一種。長尾曰蠆,短尾曰蠍。此形容向上捲翹的髮式。:揚,上翹的樣子。:“籲”之假借,憂傷。

【譯】

當日京都的人士,穿著狐裘毛色黃。他們儀容沒改變,說話出口就成章。回到西周舊都城,引得萬民仰首望。


當日京都的人士,頭戴草笠絲帶飄。嫻雅端莊君子女,稠密頭髮如絲絛。不見往日的景象,心裡鬱悶又苦惱。
當日京都的人士,塞耳晶瑩真漂亮。嫻雅端莊君子女,人稱尹吉好姑娘。不見往日的景象,心中鬱郁實難忘。
當日京都的人士,絲絛下垂身邊飄。嫻雅端莊君子女,捲髮猶如蠍尾翹。不見往日的景象,跟隨他們身後瞧。
不是故意垂絲帶,絲帶本來有餘長。不是故意捲曲發,頭髮本來向上揚。不見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憂傷。

【析】

此詩主要是懷念舊都執政者之美,當是貴族舊地重遊,物是人非,傷感憂思不已而作的。大概是周平王東遷之後,舊日的一位貴族回到了西周,他不改舊日儀容。他的女兒閒雅端莊,黑髮上翹,十分可愛。西都的遺民都很仰慕他,因而勾起了詩人對舊日京都人物儀容的思念,寫下此詩。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采綠(lù)

終朝(zhāo)採,不盈一(jū)。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採藍,不盈一(chān)。五日為期,六日不

之子於狩,言(chànɡ)其弓。之子於釣,言之繩。

其釣維何?維(fáng)及(xù)。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注】

終朝:終日。一說整個早晨。: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

:同“掬”,兩手合捧。:護裙,田間採集時可用以兜物。:至,來到。:弓袋,此處用作動詞,是說將弓裝入弓袋。:釣絲。此處作動詞,即整理絲繩的意思。:鯿魚。:鰱魚。

【譯】

整天在外採藎草,採了一捧還不到。我的頭髮亂蓬蓬,趕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採蓼藍,一衣兜也沒采滿。本來說好五天歸,過了六天不回還。

此人外出去狩獵,我就為他裝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釣,我就為他理好線。

他所釣的是什麼?鯿魚鰱魚真不錯。鯿魚鰱魚真不錯,竟然釣到這麼多。

【析】

這是一位留守婦女思念出門在外的丈夫的詩。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黍苗

芃芃(péng)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我任我,我車我牛。我行既(hé)雲歸哉。

我徒我御,我師我旅。我行既集,蓋雲歸處。

肅肅,召伯營之。烈烈徵師,召伯成之。

原隰(xí)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則寧。

【注】

芃芃:草木繁盛的樣子。:人推輓的車子。:完成。:同“盍”,何不。肅肅:嚴正的樣子。:工程。烈烈:威武的樣子。:高平之地。:低溼之地。

【譯】

黍苗生長很茁壯,好雨及時來滋養。眾人南行路途遙,召伯慰勞心舒暢。
我挽輦來你肩扛,我扶車來你牽牛。出行任務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我駕御車你步行,我身在師你在旅。出行任務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快速嚴整修謝邑,召伯苦心來經營。威武師旅去施工,召伯經心來組成。
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召伯治謝大功成,宣王心裡得安寧。

【析】

《黍苗》是宣王時徒役讚美召穆公(即召伯)營治謝邑之功的作品,詩意自明。

國學經典詩經第二十八講:小雅·魚藻之什·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