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一直以來, 子女的教養問題都在探討和研究當中, 從原始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到當今的 “窮養男,富養女”的理念, 儘管後者已慢慢被認可, 不少的家庭也正實施著, 但結果仍舊有好有壞。

或許在理解的根源上, 父母對富養二字是存在著誤區的; 想著盡最大的能力去滿足女兒的 一切要求, 相信不少父母都這樣誤以為了。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16歲少女吃飯穿衣全靠媽媽,真正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在金錢上對孩子“百依百順”,孩子未來也必然會因為金錢而毀滅。孩子缺少應有的家庭教育,人格無法得到全面發展。長大後就會缺乏社會責任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會覺得自己所獲得的一切理所當然,將來一旦經受了“社會教育”則只能躲在父母的臂彎裡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在《變形計》節目裡, 一個被標籤為“用錢砸出來的16歲巨嬰” 劉思琪也著實讓眾人刷新了三觀; 不少人都說投胎真的是門技術活, 但在這些玩笑話的背後, 又隱藏著多嚴重的問題!?

還差兩歲就成年的她卻越活越回去, 生活狀態完全還是兩歲的小北鼻, 穿衣,媽媽來幫忙穿; 餵飯,姨姥來幫忙喂; 剪指甲有小姨幫忙剪, 總之前前後後、大小事都有人服侍著。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不僅如此, 花錢也是大手腳的揮霍著, 小則幾百、大到十幾萬、幾十萬; 高價購買再低價售出也不亦樂乎, 她說尋的就是一種快感。

面對這樣,父母依舊一笑而過, 表示只要能滿足孩子的就一定會滿足, 這樣日後出社會就不會被金錢利益等誘惑; 他們認為富養就是這樣的。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但直到她的任性大到無極限的時候, 她每天的開銷逐漸超出自己所可以承擔的時候, 才意識到這樣的富養 讓他們的女兒走進了誤區, 成了要風來風,要雨便下雨, 目中無人的任性刁蠻公主。

慶幸的是父母能及時發現這問題所在, 通過節目的幫助, 一來掰正女兒的毛病, 二來也能好好的反省這富養背後的意思。

當然,可能 在我們身邊碰到這樣極限的例子不多, 但是趨向這樣的卻很常見; 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 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 恨不得替孩子把這些劫都給歷了。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這是天下身為父母的人所會有的心態, 但有沒有想過, 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溫室在有一天, 作為溫室支柱的你們倒下了, 那已經習慣生活在無汙染、 無公害這樣環境裡的女兒會怎樣?

再說, 總有一天女兒會展翅高飛, 當她離開你的遙控範圍內, 沒有練就一身本領, 連最起碼的生活基礎常識都空缺, 又該怎麼在這社會上生活立足?

所以在教育層次上, 父母的理解思維很重要, 當你真正的懂了,才能引導子女。

就好像是: 錢可以給,但夠就好了, 同時也需要她明白錢來之不易, 一定要用正當之舉去得到;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愛可以寵愛但不能溺愛, 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呵護就可以了; 陪伴尤為重要, 它不是用任何物質都可以換來的, 它是讓你和子女進行心靈溝通的 一個機會, 所以, 陪伴要常有且必須是高質量的!

總之, 富養並不是經濟物質上的無條件供給, 而是, 在精神上的多層次滋養。

48歲海歸博士靠啃老度日,當年追求的“高分教育”如今這般境地

相信不少人的學生時代總為“成績”苦惱。考好了,天下太平,考不好,雞飛狗跳。成績”正是家長眼中“教育成果”,他們只能以此作為衡量標準,別無他法。也正是如此,孩子從小隻要學習好,其他方面家長都照顧得井井有條,他們只要求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一心提高成績上。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可是,“高分教育”能教育出來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嗎?小易覺得未必。

上海一位80多歲的丁阿婆是為尿毒症患者,這個年紀本該安享晚年的她竟然將自己那個48歲卻依然在啃老的兒子告上了法庭。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說起來,丁阿婆的兒子也曾是“別人家的孩子

”,本科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接著又拿到了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碩士學位。擁有這些“高分教育”的這個男子回國後長達7年的時間不找工作硬是靠著老母親每月3500的退休金活著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丁阿婆也非常後悔,稱:“怪自己教育不得當,當初樣樣包辦。兒子只管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操心。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改不了了。如今,兒子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垃圾堆在牆角,房間也從不收拾。”

父母為了孩子的“高分教育”投入了莫大的成本,卻忘了應該先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社會人”。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無法融入社會,無法養活自己。這樣的“高分低能兒”孩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甚至有靠名牌大學的靴子,也有家長搬到附近陪讀,只因他們生活不能自理,家長難道不該時刻保持警惕,時刻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愛”是不是已經過度?

孩子對父母沒有感恩之情,親子關係不得善終,是大多數溺愛家庭的結局。

幫助他獨立的面對世界,不是為了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而是在他想要飛得高、飛得遠的時候,不至於因為我們的疏忽或溺愛,讓他無法展翼飛翔。

每一天我們都要讓孩子都會變得更有能力,學會更多技能。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他們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成長,努力去適應他們終將要融入的社會。孩子雖小,但他也是一個社會人,也是一個終將要獨立面對世界的小小個體,他們一刻不停地在學習技能,發展自己,一刻不停地變得更加獨立。

如果老鷹一直不讓小鷹學會飛翔,那麼總有一天他們無法面對太陽。所以我們得從孩子小時候開始訓練自我管理,生活獨立。

兒童素質教育啟蒙系列《健康生活好習慣》繪本故事,是關於孩子生活中各個習慣做的主題。

幼兒園乃至小學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關鍵期。幼兒教育也是對其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習慣就像是方向盤,它掌握著一個人人生髮展方向。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裡面列舉了數十個健康生活好習慣的小故事,有身體篇、心理篇、飲食篇、生活篇,對兒童生活好習慣等方面都起到巨大作用,是送給寶寶啟蒙的優選讀物。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小朋友認識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身體的好處,小朋友能夠知道遇到困難應該怎樣去解決,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飲食和衛生的好習慣;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會怎樣去冊處理一些事情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16歲少女吃飯穿衣靠媽媽,48歲海歸碩士靠啃老,“巨嬰”從未長大

29.8元一套4冊兒童素質啟蒙教育系列的繪本故事書,一冊都不到10塊錢,幫助家裡的寶貝獲得健康生活好習慣,希望這套圖書能給您和您的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讓您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裡不在做“巨嬰”~

需要購買的朋友點擊下面商品卡鏈接就可以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