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六)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健康的相關文章,讓覓健陪您一起關愛健康資訊~


我們刊登了覓友Cathy的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五),記錄的真實性也讓很多覓友回憶起了自己或者家人剛確診時的情況,Cathy也收到了覓友們的祝福和鼓勵。今天我們繼續刊登第五部分。



手術——曙光重現


6月9號

內心很忐忑,時間在流逝,終於到了不得不回醫院的時間。6月9號,週日,天醫住院部十樓東邊,胃腸外科、肝膽外科、肛腸外科都在這裡,病房很寬敞。其實,一週前我已經來過這裡了。之前跟省人民醫院的徐醫生約了6月6號手術,原本準備6月2號入院做術前檢查的,結果在5月31號接到了周主任的電話,周主任告訴我,下週徐醫生不過來但是趙醫生過來,問我是不是安排這周手術。


我跟他說目前血小板很低是不是達不到手術的條件,他問我多少,我說一週前測的50,他讓我再測一下。當天下午我帶我爸去驗了血常規,血小板是55,於是給周主任回了電話,說了情況。他說那就再等一週好了,等到下下週,還是讓徐醫生做,我問他一週夠了麼,他說夠了,會升上來的。


6月3號,因為太過擔心還是跑到醫院來找了周主任。親戚也都擔心這個手術的風險,我告訴他們按照指南來說這個位置是要全胃切除的,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醫生明確地告訴我需要切掉一整個胃,但是資料上都說了胃上三分之一位置的癌症,為了減少術後反流等併發症多會採取全胃切除的方式,這也會大大提高術後病人的生活質量,所以我們也在猶豫要不要去更大的醫院做這個手術,也在想是不是值得冒這個風險。


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六)


周主任問我是不想做手術麼,我說,不,不是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站在我的角度,我肯定也是想手術的,但是我怕風險。他說風險肯定有,畢竟也不是小手術。我說我感覺自己一直在賭博,“這句話你說對了,就是賭,誰也不能保證手術一定順利,原本我是擔心你父親化療沒有用,但是化療這麼好不做手術是可惜的,化療的有效率只有40%,十個人裡面只有四個。”“那之前有碰到過化療效果好的麼?”“有2個,但是最後都放棄了治療。”“可是這個手術難度不是很大麼?”“再難,我們也可以做!”我沒有繼續追問,也不知道再問什麼。“你有什麼想法?”我搖搖頭。“下週一過來。”“我們原本準備這週日就過來的,CT不是很難排麼,我們早點過來好了。”“那週日過來吧。”


我們如期到了醫院。因為來過一次,找病區並沒有很費力,直奔而來,整個走廊都是加床的病人,我們剛走到護士站,周主任就看到了我,他正準備去查房,看到我們就先幫我們辦住院申請了,周主任問我爸的身體狀況,我說都還好,然後他說會重新把所有的檢查都做一遍,看下是不是可以手術了,術後還會安排四個療程的化療,我點點頭。


我拿了申請單去一樓辦住院手續。辦完後去親戚家坐了一會順便吃了午飯,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陸醫生正好找我簽字,我就去辦公室簽字了。10號沒有安排其他檢查,只有血常規、大小便,其他的檢查都被安排在11號了,幸好早點來了,不然這周恐怕都趕不上手術。


6月11號,空腹增強CT,腹部彩超,然後肺功能,心電圖。中午下班前,除了增強CT,其他所有的結果都出來了,各項指標都還不錯,意味著化療沒有使身體的器官明顯受損,然後等啊等,等到下午2點,3點,4點CT結果都還沒出來,於是又開始坐立不安。


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六)


4點45,鼓足了勇氣走進了醫生辦公室,只有陸飛醫生在:“陸醫生,我爸今天做的CT結果怎麼還沒出來?”“等一下,我現在幫你看看。”陸醫生打開了我爸的檢查報告:“報告還沒出來,應該下班前會趕出來我來看一下影像。這個還不錯啊,比上次又少了很多,你爸爸的化療效果確實不錯。”“比上次小了很多麼?”“是的,我看看肝臟有沒有轉移。也沒有轉移,這個手術可以做了,而且我看他現在身體狀態也是還不錯的。不過……”“不過什麼”“是水喝的不夠多麼,胃壁不夠脹。”“喝了兩瓶啊。”“那怎麼會不夠脹?”差點被這個突如其來的“不過”嚇到。


“今天週二了,那安排在後天?”“對”“要割多少?”“你爸是胃底賁門,需要全胃切除”(果然跟我想的一樣,明明我已經做過工作了,可是當醫生說出要全胃切除的時候,眼淚就差點沒忍住,我做好了所有的準備,什麼都達到了手術的要求,可是,我的心裡沒有準備好。)“那,風險大麼?”“有一定的風險。”“術後生活質量會不會下降?”“會,要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而且我跟你說過了,手術成功後,活過五年的可能性也不超過20%,也就是說五個人裡面只有一個人可以。”


我還想問點什麼,卻聽見了我爸的腳步聲,轉頭一看,果然是我爸,陸醫生也注意到了我爸,就停止了講話。我爸問:“手術一定要做麼?”“是的,最好做掉。”然後又問了一下費用,我一個勁地朝醫生使眼色,希望他別說太多。然後趕緊找了個機會:“陸醫生,我先走了。”我出來了,我爸也就跟著出來了,真怕他繼續問下去。出來不到五分鐘,打開手機就看到了CT檢查報告:臨床提示胃癌化療術後,賁門胃底部胃壁稍厚,建議胃充盈厚檢查或胃鏡檢查。肝胃間隙腫大淋巴結,對比20190501CT相仿。雙腎囊腫。


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六)


我立馬跑回了醫生辦公室,陸醫生已經不在了,問了護士,護士說不知道在哪,於是我就打了電話問陸醫生還回來麼,陸醫生說回來。等了五分鐘左右,陸醫生就回來了,我立馬進了辦公室:“陸醫生,上面說建議重新檢查,需要重新檢查麼?”“我剛剛跟你說過了,胃壁沒有完全脹起來而已,不用重新檢查了,花錢又花時間。”


6月12號,查房,周主任和陸醫生一起來的,我正好抱著電腦,接著電話。周主任跟我爸說手術安排在明天。本來想去醫生辦公室再問問的,發現實在沒有勇氣進去了。親戚來接我們吃飯,走到半路,接到了周主任的電話:“你要來簽字的。”“啊,好,我馬上回去。”於是,我又折回了醫院。周主任看到我,遞了一堆的資料給我“你父親的化療真的是非常成功了”“那腫瘤現在還有多大”“從CT上看,從化療到現在現在至少縮小了五分之四”,其實,我一次又一次地確認腫瘤縮小程度,只是想吃個定心丸而已。


周主任又給我圖畫講解了手術方案——根治性全胃切除,手術方式---開腹手術、手術的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什麼大出血,各種感染都是有可能的,又告訴我我爸是做過化療的病人,但凡做過化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腫,而這個會大大增加手術的風險和併發症,但是水腫要化療後半年才能好,我們等不了那麼長時間。手術採取的是食道空腸吻合的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在去掉胃後採取空場代胃的方式,將空腸直接連接到食道上。


胃癌根治術


胃癌根治術,又稱為胃癌治癒性切除術,是指原發腫瘤連同轉移淋巴結及受累浸潤的組織一併被切除,無腫瘤殘存,從而有可能治癒的手術。胃癌根治術的首要目標是:徹底切除胃癌原發病灶、轉移病灶及受累淋巴結。其次是如何保證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生存率。因此,真正的根治性全胃切除術,應要求切除標本的病檢證實:(1)兩切緣無癌殘留。(2)切除的淋巴結站數超過被侵犯的淋巴結站數。(3)鄰近臟器無殘留的腫瘤組織。如果有下列情況時所進行的手術不能達到根治目的,應不稱為根治性手術:(1)有腹膜或腹膜廣泛擴散。(2)有肝轉移灶.(3)侵犯的鄰近臟器未能切除。(4)第12~16組淋巴結有轉移而又未能清掃者。(轉自:知網)


周主任告訴我評估一個手術是否有意義是以五年為時間限定,如果能活過五年就說明這個手術是值得的,如果過不了五年,只有兩三年,那這個手術就沒有意義,而從目前的治療效果看,還是值得去做這個手術的。“陸醫生說手術後活過5年的概率不到20%。”“那是大數據,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的,身體不一樣,癌症幾乎都會復發,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一般化療效果敏感的,復發的可能會比較晚。”


我苦笑,五年,假設我爸可以順利活過五年,五年後,我也不過才30,而我妹,就跟我現在一樣大,真的是太殘忍了,二十多歲的年齡,就要開始思考怎麼送自己的至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手術同意書上列舉了可能出現的意外和併發症,光是看著就緊張到無法呼吸。周主任接著說,儘管現在從CT上看,結果是非常好的,但是明天手術的時候,我們會先開腹探查,但凡發現有米粒大的轉移灶,手術都不會進行下去,我們會立即關腹。我迷茫的看著他,他在紙上畫了一個米粒大小的點,“米粒大的腫瘤在影像中是看不到的,如果有轉移還繼續手術,那是害你們。”“那眼睛能看到麼?”“可以的。”


“可是,以後沒有胃了,那他吃飯要怎麼辦?”“對他來說沒什麼影響,營養是在小腸吸收的。”“那胃呢,胃幹嘛用?”“研磨用的”(我可能是真的太緊張了,把初中學的科學也忘記了)“”可是,可是。。。”我也可是不出來了,少了一個胃,怎麼可能沒有影響。


餘生很短,別讓遺憾太長——25歲女孩陪父抗癌手記(六)


“全胃切除的手術多麼?”“現在越來越多了,天台現在很多的。”“為什麼?”“以前大多是遠端,現在多是近端,遠端的越來越少,這跟你們喜歡吃餃餅筒啊,喜歡吃糊啦汰啊,都有關係。”周主任說的是我們當地非常常見的一種美食。“我不敢籤啊,周主任”“你要想清楚。”我把所有的資料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感覺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是在告訴我這個手術的風險有大。


周主任繼續說:“手術沒人會逼著你做,但是如果你們實在不想做,最後也是要簽字的,放棄治療的同意書,那個你才真的不敢籤,你要知道,你現在是在救你的父親!”“這些我都知道,可是我真的害怕在手術中就出現意外啊。”“這個我不敢保證你,因為醫生不是神仙,我做過那麼多新輔助化療,就三個有用,一個是你的父親,其他2個都被放棄了。”“為什麼放棄?”“家裡不願再治療,實在是太窮了”我苦笑,原來我還不算太窮。


“現在那個xxx也是很慘,病危了,你好好再想一下。”“旁邊一個女醫生接話“多大了?”“60”“身體好麼?”“好““那恢復起來很快的,不用太擔心。”周主任還跟我介紹了一下她,但是我完全聽不進去他說了啥。周主任拿了點資料出去,我就盯著手裡資料看了又看,沒過一會他就回來了。


“想好了麼,來,簽字吧”說著就把筆遞給了我,我猶豫著,顫抖著在所有需要我簽字的地方簽下了我的名字,我從來不知道,寫自己的名字是這麼艱難的一件事,雖然我的名字本來就有點複雜。周主任又寫了一張小紙條遞給我,“下午帶著這個去病理科弄一下xxxx”沒聽懂後面那幾個字,而且醫生的字是真的看不懂。


簽完了字,周主任跟我說,明天你爸是第一臺手術,我會跟徐醫生說讓他做的漂亮點。我強笑著說:好。我恨自己的猶豫和矛盾,我更討厭這種沒有退路的選擇,一旦放棄了這個手術,可能也就放棄了生存的機會。我知道,很清楚地知道在當下的醫療條件下,手術是根治胃癌的唯一可能,這個我在網上早就查過了,也早就找過很多人證實了。


可是我真的期望,可以突然有奇蹟,如果不做手術過幾天癌細胞會不會突然消失?或者有沒有可能長期帶瘤生存呢?最近免疫治療不是很火麼,萬一過斷時間突然就在各個醫院普及了呢?那不是白白少了一個胃麼?少一個胃怎麼可能沒啥影響?以後想吃的東西基本都吃不了了啊。也許,每一個癌症患者或者家屬都抱著跟我一樣的僥倖心理,總覺得癌細胞會突然消失,又或者醫學研究者突然在某一個瞬間就攻克了癌症治療的難題,可以迅速而且沒有痛苦地治癒癌症呢?或者,這世上是不是有人跟我一樣矛盾:不能手術的時候期盼手術,可以手術的時候又期望不用手術。


這篇手記是覓友Cathy發在覓健上的一篇帖子,全文約4萬字,詳細記錄了25歲女孩陪父親抗癌的治療過程和心路歷程。康復君會逐期刊登出,朋友們可以在帖子下方留言,鼓勵這個堅強、孝順又有才華的美麗姑娘,也把祝福帶給她的父親。最後,祝所有的朋友,都能夠幸福平安,越來越好!

——覓健胃愛康復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