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作者 | 一帆在汕頭 ,只做學習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礐石地處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匯流出海口,背靠濠江區,與中心城區隔海相望,對於汕頭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礐石之於汕頭,有如長沙的嶽麓山,武漢的路珈山,哈爾濱的太陽島,廈門的鼓浪嶼。早在汕頭開埠時,礐石就因風景優美成為旅遊勝地,得到洋人的青睞,是開埠時“外商”的聚居地,現景區內仍存有大小百年建築十幾處,多是融合了中西方建築精華的各式洋樓,是洋樓文化的積澱地。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汕頭開埠初期,礐石仍屬潮陽縣管轄,民國十年(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才將礐石納入汕頭市政廳管轄範圍。在地名上,礐石有大礐石和小礐石之分。大礐石位於礐石山腳的瀕海一帶,包括現在的海旁路、洪厝街、醫生頂一帶,汕頭開埠後,英國人最先在此建設領事館、貨棧、醫院等建築,是英國人聚集的地方;小礐石位於礐石山腰,包括現在的金山中學、基督教礐石堂等一帶,汕頭開埠後,美國人在此建有禮拜堂、學校等建築,是美國人聚集的地方。當時,洋人儼然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自己劃分了勢力範圍。英國的商人、官員都住在大礐石,美國人基本集中在小礐石上面。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一、原英國領事館和洪厝街


從汕頭乘渡輪過海灣,走出礐石輪渡碼頭,正對著一條寬敞的石板路,石板路正對著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兩層英式青磚樓,就是當年的英國駐礐石領事館。原英國領事館至今仍保留了當時的原貌。這座英式建築的青磚樓,設有內走廊,為巴洛克拱卷外形,落地式兩層木門窗,室內設有壁爐,室內外裝飾全部為歐式建築風格。建築物底層全為石板架空,磚石牆體,瓦木歇山頂造型。那些興建時均從英國運來的建築材料,至今仍保存完好。除了這棟主樓,還配套有附樓、工人樓和後花園。有趣的是,青磚樓後面那個非常大的後花園,裡面長滿了參天蔽日的高大林木,尤如一個小森林。


在原英國領事館右側的龍珠路頭,長有一棵紅豆樹,粗壯而又筆挺的樹幹高高聳起,繁雜而又有序的枝叉自如伸展,蔥鬱而又密集的樹冠重重疊疊,優雅而又宛如心心相印的樹姿幾乎覆蓋了整個龍珠路的山道口。這棵蒼勁挺拔、長勢茂盛的紅豆樹,是礐石山麓林蔭道上唯一的一棵,也是汕頭中心城區唯一的一棵。紅豆自古寄相思,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關於紅豆的詩篇。紅豆樹的右側,就是洪厝街,街口立有一組紅褐色的雕塑,雕塑上刻有一段文字,介紹了洪厝街的由來。


位於海旁路的原英國領事館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位於龍珠路頭的紅豆樹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兩百年前,這裡原為淺海灘塗。十九世紀中葉,隨著汕頭開埠,英國在現在龍珠路的東側設立領事館後,澄海一姓洪的人被英國領事館聘為師爺,便攜家眷在領事館西側的灘塗上築屋居住,後來,洪姓人家漸漸聚居在這條街上,人們便將這條僅三百多米長、四米寬的街道稱之為洪厝街。當年的洪厝街由於是建於平坦的海岸上,居住了眾多的當地居民,商業氣息濃郁,蜿埏相連的騎樓下開著商鋪,樓上住人,底層架空,二樓比底層稍為凸出,沒有澆注鋼筋混凝土,只能由房子與房子之間的土坯牆支撐,墻壁上不大有浮雕,山花、拱廊、窗框、門套等處的裝飾也較為簡潔,窗頁大都還是木板的,並沒有鑲嵌玻璃。不過,有些門框和騎樓下的步道沿嵌有厚實的石條。


歷史上,洪厝街這些中西交融的小洋樓經歷過繁榮興盛的時期。時過境遷,這些依山而建的舊洋房身披著歷史的印記,默默見證著礐石的發展,至今仍讓人感受到十九世紀的人文風情。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洪厝街的騎樓,不僅是大礐石開埠的歷史見證人,而且也是汕頭“百載商埠”的特色明信片。這些老房子儘管表面斑駁,卻掩飾不住陳舊錶面下曾經的輝煌,還在向人們陳述著汕頭近代建築具有的鮮明特點和歷史風貌。


來到洪厝街,行走在當年熱鬧的街上,見到的,是門戶關閉、家家沒落的景象。行人稀疏的小街上,空空蕩蕩,僅留著殘存的舊樓;那些古拙的山居,不知不覺中,青滕野枝已然爬上牆頭;一切都顯得那麼清靜,那麼恬淡,又顯得那麼破敗,那麼沒落。在隔鄰掛著8號門牌的第一間騎樓,它的外表看起來,似乎還保存著昔日的風貌,二樓小陽臺的窗花欄杆完好無損,樓下拱形五腳砌中間的大門鐵將軍緊鎖,然而兩旁相對向的兩個側門卻豁然洞開,伸頭探望,東側裡頭二樓的閣板雖然完好,然而地上卻堆滿了垃圾;西側二樓的閣板早已腐化崩塌,連樓梯也腐爛了。據在洪厝街出生,至今仍居住在這裡的黃先生介紹,這戶洪氏人家早年兄弟姐妹特別多,有的已遠涉重洋,外出謀生,有的則遷至中心城區,現在的子孫,至少也有幾十人,儘管這間祖屋還在,可是他們並不大關注,幾乎少有光臨。


來到洪厝街左側13號,屋主林木蘭是個租戶,今年已經80歲了,她是年輕時隨丈夫來到這裡定居的,丈夫已經在十多年前去逝了,孩子也已經成家立業,屋子裡僅居住著她一個人。走進去,頓時使人愕然。整個昏暗的房間裡,靠裡頭打了一個床鋪,就僅剩過道,進門的右側就是一個沒有門頁的廁所,廁所的前頭就是灶頭。人家都講究廁位與灶位不能相向,她這裡不僅相向,而且還相連。就這樣,她已經在這個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裡生活了近半個世紀,也不知道當初她們一家子是怎麼生活的。令人感動的,林木蘭年輕時還曾經榮獲過勞動獎章,這顆獎章一直保留至今,還找出來向人炫耀。談吐間,她告訴,屋子的厝主是洪氏人家,現已定居香港,前段時間颱風把二樓屋頂的瓦片掀翻,她的兒子叫人修好後,厝主託人帶話,她可以在這裡住到她離開為止。對於洪厝街的洪氏人家,她一直留有好印象。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物資匱乏時,生活在洪厝街的一些洪氏人家,因為有華僑,生活比較富裕,他們的穿著裝飾都與一般人不一樣,女的一頭披頭散髮,男的一副緊身襯衣配喇叭牛仔褲,一下子便可把他們與其他人區分出來。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與原英國領事館相鄰的洪厝街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洪厝街19號的必達髮屋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現在,生活在洪厝街6號至23號這十多間舊騎樓中的僅有4戶人家,有兩戶是理髮的,一戶是裁縫的,還有一戶就是林木蘭這個孤寡老人。從這些不同的門窗、陽臺設計風格看來,當初它們就是一間間各自砌起來的土坯房子。依照林木蘭老人的租住環境類推,洪厝街的這些小洋樓,其實也寬綽不到那裡去。它們儘管門窗都關閉著,透過一些破落的窗戶,可以看出裡面早先的主人,當年的生活也是十分擁擠。不過,鄭板橋不是曾經書寫過一副對聯,叫“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嗎?據19號必達髮屋的主人回憶,洪厝街的洪姓人家在大礐石是大姓大族,有海外關係,在過去的年代算是土豪。由於颱風多,雨水多,屋頂基本上都是相對傾斜瀉雨的,導致騎樓十分低矮,只有一人多高,走道窄窄的,光線也不太好,然而,踏上木梯登上二樓後,不大的空間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出家人的華麗和洋氣。在改革開放之前,廳堂裡不僅擺設有十分罕見的家電,而且地上還鋪設了實木地板。居住在這裡的洪氏人家總是這樣,會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出舒適、和諧、溫馨的生活環境,並且還會在廳堂裡掛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書法。


在丁字路口附近座南向北的一幢土拙房,在街口看,被一塊碩大的石頭擋住了,傾斜的巨石下僅見到一道狹窄的步道,走進去,按密碼打開門鎖登上階梯,頭頂還長著一棵老榕樹。這幢依山而建的房子,不僅樓梯十分狹窄,房間也十分狹小,然而,登上二樓以後,簡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房子後面的山崖是往裡大為收縮的,不僅房間變得寬闊許多,有廳有房,而且還有一個可以眺望四方的大陽臺,站在陽臺上,不僅整條洪厝街的房子一目瞭然,還可以看到前方的海灣。據說,這些寬綽的地方都是近年來才斷斷續續擴建出來的,並且,住戶也不是原來的洪氏原住民。當地人回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家的居住環境都不寬敞,洪厝街南側騎樓裡的條件也不是太好。有一戶洪氏人家處在通往醫生頂的巷道路口上,房子就被道路劈成兩爿。一側是順著山勢搭建的簡易青瓦房,另一側就是與其它住戶連成一體的臨街騎樓。山崖下的小房是吃飯、休憩的地方,騎樓昏暗的樓下,僅見接待客人的茶桌和竹椅,狹窄的房間裡,連木樓梯都沒搭,上樓時,是用一把可移動的竹梯湊合著,儘量騰出空間來。二樓是臥居下塌的地方,由於人多居室小,連隔堵牆也沒辦法,只能拉布簾。


洪厝街丁字路口南側,至今還保留著一道彎彎曲曲的陡峭山路,這道僅百多米長的山路,就是直接通往“醫生頂”。途間站在坡道上,可以看到洪厝街那鄰坡錯落有致的居屋,有些屋子還凹居於坡坳中。


二、醫生頂和海關頂


當年的醫生頂,只是十幾棟洋樓煢煢孑立,如今還是一樣,人們早就習慣稱呼為幾號幾號樓。走過兩幢石頭砌成牆基的樓房,在一株老榕樹的後側,就是順著山勢建造的10號樓。這座兩層高,有著幾根粗壯紅磚柱支撐的紅磚樓,門窗早已破敗不堪,牆皮也早已全部脫落,露出一塊塊相迭的磚塊,右側二樓牆角上也長出了一株旺盛的鳥榕。左側幾級石階,可以辨認出是當年的步道。整座大樓僅兩層樓,一道走廊穿越幾根磚柱串起了底層左右兩個大套間,走廊裡面還有兩個大套間,一共有四個大套間,二樓也一樣,樓頂的橫樑青瓦已經崩塌。從破敗的窗戶觀望,每個大套間裡不是雜草叢生就是垃圾遍地,然而大門緊鎖,無法入內。真不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座敗落的大樓既不修葺也不拆除。與周圍的樓房相比,顯得是多麼的刺眼。跟正在大樓前修築石籬的民工聊談,瞭解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房間還鋪設著木地板,有壁爐,有木門對開,樣樣俱全。由於風格獨特,週末經常可以看到有三幾位畫家居於一隅的榕樹下,對著這棟大樓揮筆寫生。由此,不由得使人覺得,任何事物,必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為藝術。有時候,嶄新的東西不一定就是美的存在物;靠技巧來表現和創造的美,它的存在物或許就是古舊的;甚至,一些破敗的存在物也可以令人產生美的靈感。


與洪厝街相聯接的醫生頂山道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這幢紅磚樓,就是汕頭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原創辦於1878年的益世醫院,至今已有140年。它的後面,就是連綿不斷,鬱鬱蔥蔥的山巒,想要繞個彎溜進去都沒法子。翻閱以前礐石的舊照片,山上幾乎都是光禿禿的岩石,少見樹蔭遮蓋。沒有封山育林這事的時候,那些荒山野嶺,除了岩石,黑黝黝的土層,只點綴著稀稀落落的植被。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益世醫院的主診醫生,是一個又高又胖的美國女人,大家叫她馮醫生,她在礐石呆久了,居然能說些當地方言,而且每次出診的時候都要由兩名轎伕擔轎出行。碰到一些家境貧困的患者,馮醫生大多時候都能體諒病患者的難處,不收取費用。日本人佔領汕頭後她便離開,抗戰勝利後她又回到礐石行醫。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現在的汕頭市第三醫院,就在大礐石洪厝街尾,附近曾經是“番仔墳”的舊址,每一個墓碑就有一段難忘的故事,有的還能牽出一個家族。墓地整潔寧靜,大理石砌成的每口墳,豎著十字架,刻寫著我們看不懂的英文。墓地開滿各種各樣的山花,五顏六色,隨風搖曳,藍天之下,賞心悅目,一派異國情調。舊址中曾經埋葬有美國人、英國人、比利時人、荷蘭人、德國人、法國人等。他們中除了有傳教士、商人、學者,還有隨著軍艦停泊於此上岸玩樂的英美水兵。石碑都是由外國打造好之後運來中國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墓地被毀後,許多墓碑被人搗碎用來建造房屋,或丟棄荒野。後來收集起來的十塊傳教士墓碑,現安放在礐石堂的先賢園裡,或直立或橫臥,各式各樣,風格迥異。墓碑上均有中英文兩種文字,記述被埋葬者的生平。其中,就有較早來到潮汕傳教的施饒理和瑪堅繍兩位牧師。


”番仔墳”埋葬著許多與汕頭開埠文化息息相關的外國友人。汕頭的開埠離不開一群有著堅定信念的傳教士,他們把很多西方的文化帶到了這裡,讓其落地生根,與原本的東方文化結合交融,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汕頭開埠文化。而有不少傳教士,就像他們所帶來的文化一樣,徹底紮根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直到老死,仍然魂牽夢縈,將遺骨留在了礐石山上。


隔著一道小溪,醫生頂10號樓對面小山頂上,有一棟紅彤彤的紅磚樓,樓前是一片大花園,沒有掛牌,大門緊閉,只能隔著門縫拍照。這就是海關頂15號,現在稱為明月山莊。當年英國人在礐石開設的海關,就在這一帶。這座已有120年曆史的紅磚樓,至今仍然富麗堂皇,是1898年英國人在礐石山上修建的副稅務司公館,收繳後成了部隊設施的一部分,後來歸還地方,早期掛的牌子是汕頭粵劇戲曲學校。


礐石的醫生頂就在洪厝街後的山坡上,醫生頂與海關頂緊緊相鄰,海關頂與小礐石只是背靠著背,小礐石西與金山中學又是毗鄰,一句話,大礐石與小礐石其實是一脈相通的。2008年位於小礐石海關頂的汕頭市金山中學收購了小礐石西的大部分片區,用於擴建校舍、教學樓,小礐石的大部分民居早在前幾年已經遷移。現今,礐石上不僅番仔墳與許多洋房子已經被毀,連整個小礐石片區也所剩無幾了。幸好,大礐石還基本完好,特別是醫生頂沿湖建成的幾幢新樓,令前來登山的汕頭市民眼前豁然一亮,十分羨慕。


三、小礐石和礐石堂


從龍珠路拐進礐石堂的山路上,有百來米的道路好似進入隧道,那就是金山中學寬闊的過橋橋下。過了這段路程,見到小礐石居民的住房,大多已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幾乎都是近年來才興建或修繕的,當初那些泥磚瓦木結構或已消失,那些小礐石獨特的小騎樓更是不見蹤影。巷道依然還是石級山路,蜿蜒相通,而且門前大都有多級臺階。行走在蜿蜒崎嶇的步道中,希圖找幾個人閒聊一番,結果不僅吃了閉門羹,還差點兒被人家豢養的家犬所追逐。


位於海關頂的原英國副稅務司公館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這條山道的左側就是小礐石西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中國大陸罕見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的礐石堂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大礐石與小礐石,汕頭中西文化的大觀園


小礐石這裡原是偏僻山地,十九世紀中葉,珠浦村民到此捕魚開墾。汕頭開埠後,美國教會在此建教堂、辦學校,人口漸多,因建村較大礐石遲,且範圍較小,人們習慣稱之為“後山頂礐石仔”。這裡由於靠山,道路崎嶇不平,地勢起伏太大,除了主道可通汽車,小道多是用石階連通,所有的房子建設時,也就顯得低調多了。上世紀20年代《六十年來之嶺東紀略》一書中第十章《外國人及其籍民之住址調查錄》的記錄,其中“小礐石街”全是美國人的住址,這些美國居民均為教會人士。傳教士在小礐石除興辦學校外,還興建醫院,免費為中國人看病治病。當地居民從小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文化和道德教育,養成純正的行為習慣。正是這樣,當年的小礐石,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傍晚時分,不少家庭傳出幽揚的鋼琴聲和悅耳的歌聲,到處揚溢著一片歡樂祥和的情景,還擁有“小天堂”之美譽。


人總得有一點精神,精神既是品格修養,氣概情懷;也是思想信仰,人生態度;更是道德理念,文化傳承。有了思想信仰,才會意識到自己價值觀上的缺失,才會不斷去尋找、填補這個缺失,完善自己心靈的完美。


1872年,美國傳教士約翰和耶士摩在礐石倡建了基督教禮拜堂,起初只有教徒十幾人,其後人數逐漸增加,舊禮拜堂不夠容納多人禮拜,遂於1930年在美國教會的幫助下,由全嶺東教徒捐款,在小礐石這裡另建了一所教堂,叫做嶺東基督教紀念堂。傳教士除了帶來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醫療、教育理念。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期,在這裡先後興辦的教育機構包括礐石晨光女學、明道女學、礐石小學、正光女學、礐光中學、婦女宣道會、礐石神學院、家政學院等。其中的明道婦女學院,是世界上最早的婦女聖經學院。這所女學,專門招收40至75歲的婦女入學,據說還招收過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嫗入學,使當地婦女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她們除了學習宗教知識外,還兼學家政、手工等。據說,汕頭有名的抽紗,就是當時來自北美的女傳教士娜活女士教導婦女學習了歐洲傳統的通花手工,結合本地的潮繡演繹出來的一門獨特工藝,這一中西結合的精美工藝品後來成為西方人的至愛。在意大利,不少女性出嫁時都要尋求一套潮汕抽紗作為陪嫁。


由於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都是直接受益或者服務於教會的基督教徒,小礐石地區見證了浸信會傳教士進入潮汕地區的歷史,在外國文化與本地文化融合中,形成獨特的中西交融文化,是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然而,由於歷史上種種可想而知的原因,使得這些遺蹟不復存在,亦幾乎沒有留下有價值的記錄或考古資料。如今,金山中學的擴建又使得這個村子幾乎消失。小礐石這個在獨特的中西交融文化中成長起來的村子,似乎帶著她的故事不留痕跡的逝去了。


能夠彌補小礐石這個產生於中國開始與世界交融伊始的文化遺憾,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生態博物館,成為人類歷史上一份很有意思的記憶的,就是在潮汕百年史上獨一無二的礐石堂。也許,許多人眼裡並沒有意識到礐石地區擁有這種獨特的文化記憶;也許,人們並沒有意識到自身的獨特文化遺產:當年傳教士在這片土地上的事蹟,諸多外國人僑居於這片土地上的故事,至今已甚少能夠找到歷史文獻,既沒有當時留下的記錄,也沒有當地老人的口述史記,更沒有傳教士的記憶,沒有僑民的記憶,只有礐石堂,成了探尋這些文化遺蹟的重要標誌。


來到位於小礐石的這座礐石堂,由於不是禮拜日,大堂的大門緊閉,見側門有幾個老人在聊天喝茶,進去一聊開,守門的老人可健談啦。礐石堂的全稱叫汕頭市基督教會礐石堂,初建於1930年,是紀念基督教在這裡開始設立七十週年而建造的,因而又叫紀念堂。這座中國大陸罕見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的大型教堂,四周基座及牆體以花崗岩石砌築而成,正門亭由六根花崗岩廊柱支撐,正門是三個純西式落地式構造石框拱形門,門框上均飾以從美國運來的彩色玻璃,堂內木雕窗欞間本也以彩色玻璃裝飾,門廊的建築風格為西洋的多立克柱式,屋頂是中國傳統的重簷歇山頂,配以斗拱飛簷,頂上鋪設綠色琉璃瓦。屋頂的大梁和堂內的棟樑是當年專門從歐洲運來的能抵抗白蟻侵蝕的優質原木,距今88年了,仍然完好如初。整座教堂佔地約為4000平方米,頗具特色的中西融合的風格,使她顯得氣勢恢弘也古樸典雅。在汕頭近代建築史中,礐石堂的價值是非常大的,她是凝固的歷史,是有形的音樂,也是一部地方風物誌,這座不朽的建築,時時刻刻向人們訴說著流逝的時光,透露著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在礐石堂裡,有一位牧師珍藏著一幅西洋畫的複製品,原畫現收藏於香港匯豐銀行。這是1879年還是小女孩的一位英國女畫家戈登卡明,在如今礐石堂所在位置,望向汕頭海灣所作的現場寫生。這幅汕頭全景圖,詳細準確地描繪了從礐石半山上北望所見的一切。畫上,當時還是一片荒野間的龍珠石如今猶在,右邊灰色建築為英國領事館現在依然保存完好,東邊是德國領事館,平靜的礐石海海面如今已大橋飛架,船來車往,模糊不清的汕頭市區如今高樓林立,遠處還有桑浦山的淡淡的輪廓。 然而,站在礐石堂的位置,如今已經眺望不到昔日英國女畫家所能看到的景色了,因為諸多建築物遮擋了人們的視線。汕頭有不少市民,每天都來礐石登山,對這裡恬淡的風景早就熟視無睹。這些山石、老樹和舊屋,它們曾經見證過歲月積澱下來的往事,就像一本被塵封的古籍,正等待著有心人將它打開,翻閱。


來源 | 美篇

作者 | 一帆在汕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