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企業家100人

2019中國企業家100人

2019中國企業家100人


“企業家entrepreneur”一詞源自16世紀的法語

本意為“領導軍事遠征的人”,後發生詞義擴展與轉移。

《現代經濟詞典》裡這樣闡釋企業家,“他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資本家,他所起的作用絕不是一個一般的管理人員的作用”。在大眾的認知中,它近似商人但又不僅僅是商人。

馬雲這樣描述生意人、商人、企業家的區別:“生意人是為利益而活著,有錢就賺。商人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商人把握機會。企業家以天下、改變社會為己任。做了什麼,天在看,良心在看。”

可見,如今,企業家被賦予了更多的精神內涵。

誰不期待機遇的饋贈,誰就掌握了命運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國內創業興業氣氛正濃。

1994年,中國通過國際專線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這對從小熱愛計算機科技的丁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他敏銳地察覺到,屬於中國的互聯網時代要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即將展開。受創業氛圍和變革趨勢的感召,丁磊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去改革前沿的廣州去看看。

1997年,在廣州一個8平米的小房子裡,丁磊創立了網易。在當時的他看來,互聯網有幾個最根本、最迫切的需求,而通訊便是其中之最。不久,中國第一個免費中文電子郵箱——網易郵箱誕生。

90年代末,門戶網站潮流開始席捲中國,丁磊和他的夥伴意識到,除了基礎的獲取信息之外,用戶還有交換信息、交流觀點的需求。於是,自1998年起,網易開始向門戶網站模式轉變。網易“用戶導向”、“擅長做內容”等特質開始顯露。

2000年6月,網易赴美上市。不巧碰上全球經濟衰退,無數公司的股票在一夕之間淪為廢紙。在前途未卜的巨大壓力下,丁磊帶領團隊潛心開拓新業務,發掘了網民潛藏的消費升級需求,做出進軍文娛產業的戰略決策。

為了滿足網民移動閱讀需求,2011年,網易推出網易新聞客戶端,開始正式拓展文娛版圖。

2013年,在用戶精神消費升級的感召下,主打社區運維的網易雲音樂應運而生。再後來,網易嚴選電商模式上線,網易成為推動精神與物質消費升級的重要民間力量。

“能夠通過自己擅長的互聯網技術,去推動解決一些社會發展問題,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是我創業22年來比較自豪的事情。”

對丁磊來說,沒有最初南下的一腔孤勇,也成就不了如今的氣定神閒。

後視鏡裡是看不到未來的,做正確的事情,並把它做到極致,這便是最理想的狀態。

無罪之人的二次戰鬥

胡適先生曾說:“寬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寬容就沒有自由。”對56歲的張文中來說,“寬容”一詞的分量尤為厚重。

1994年,張文中在北京創立了第一家物美超市,僅一年時間,物美就創下了破億的銷售額。2003年11月,物美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國內民營零售企業。

然而,就在張文中的事業如日中天時,厄運悄然降臨。2006年,張文中被帶走調查。2009年3月30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單位行賄罪、挪用資金罪,數罪併罰,判處張文中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自此,張文中進入了漫長的申訴和鐵窗歲月。

在身陷囹圄的那幾年,張文中讀了很多書。他認為,對個人發展來說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有沒有對人生的清楚認知,而這些東西都需要通過學習知識來獲得。知識在順境的時候可以錦上添花,在逆境中卻能讓人保持清醒。

2018年5月31日,最高法院終審宣判張文中無罪,這也是民營企業冤假錯案件糾正的第一案。在冤案得到平反之後,談及心中感受,張文中用“感謝、感恩、感動”三個詞來概括。

放下,是他在歷經生死後的第一個關鍵詞。“最開始的時候,心裡肯定是很不舒服的。”張文中坦言。但在他看來,在經歷平反之後,再去糾結誰對誰錯,已經毫無意義了。放任自己陷入在這樣的情緒中則意味著自己還生活在牢籠裡。

“我覺得人要向前看,要活在未來,活在明天。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還是一個積極的奮鬥者。與其花那些時間糾結昨天,還不如追尋明天。”

如果說有一萬種應對這場“遲到的正義”的態度,那麼張文中的寬容無疑是其中最體面的一種。

前事不悔,往後清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社會對77、78屆大學生有一個評價,叫做“集體成才現象”。意思是說,在這一階段成長起來的學子,面對百廢待興的國計民生,往往有著更加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更願意主動去了解各個行業的現狀,也願意付出時間與精力去改變這種現狀。TCL的創始人李東昇就是其中之一。

國際化在今天看來,是所有企業品牌化和規模化的必經之路。但在21世紀初,很多人還沒意識到國際化的重要性。對他們來說,國際化意味著重大風險。但在李東昇看來,這是身為一個民族工業領先者應當承擔的責任。

在2003年TCL併購湯姆遜的內部動員會上,李東生引用了林則徐的一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同為改革初期第一批高考學子的許家印,也有著極其相似的特質。

地瓜、黑窩頭和鹽水,是他對中學生活的基本印象。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中畢業,他卻找不到一份像樣的工作。正在他心灰意冷之際,國家恢復了高考。經過一年的刻苦複習,許家印終於考上了大學,更在國家每月14元的補助下唸完了大學。

對許家印來說,“飲水思源”這個詞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在他看來,沒有國家恢復高考的政策,他就走不出農村;沒有國家每月14元的助學金,他就讀不完大學;而沒有70、80年代的改革開放,就沒有恆大的今天。出身貧寒讓他對落後地區的貧困更加感同身受,而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讓更多人擺脫貧困,是他對“飲水思源”的最好詮釋。

奇正藏藥的雷菊芳說:“人在社會,身入江湖,相互依賴,互為因緣,互為生態,我們共同創造世界常有的溫暖真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金庸先生對“俠義”的定義。這些心懷天下的企業家,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俠士”。

結語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企業家?這個問題或許永遠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有一點是十分明確的,真正的企業家一定揹負著願為之終身奮鬥的目標。

保爾·柯察金說:“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中國企業家群體的改變,將成就中國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