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豚 · ~

跟電視臺合作個節目,昨兒個去拍了河豚的內容。

店裡的河豚說起來都是養在長江中的,就是在長江水域裡圈一塊,把魚苗放裡邊。沒有了洄游,河豚的毒性大減,但畢竟還是名聲顯赫,沒人敢亂來,所以依舊要依足規矩,去掉魚眼,魚脊,魚籽,魚血要洗得乾乾淨淨,只留下雪白的魚肉。

這種養殖魚一般就暗紋和菊黃兩種,相比較菊黃更毒一些,也更貴一些,但吃起來也會更好吃一點。

據說也能吃到野生的河豚,不過要看運氣,畢竟漁獲這東西不是說想捉啥就能捉到啥,特別像河豚這種獨來獨往的品種。野生河豚就還是劇毒,按我們這兒早年的慣例,殺河豚是要完全隔絕灰塵泥土的接觸,地上鋪好乾淨的布不夠,還要上邊撐著傘。因為以前的房子,梁櫞間會頗多塵幔,落下一星半點,這魚就吃不得了。而且野生魚也只有唯一做法:白煮,除了鹽以外不能加任何調料,什麼蔥姜料酒,一概不行。

為什麼?沒人說的上來。我瞎猜,大概是廚子心裡也沒底這魚到底能不能做到安安全全,所以乾脆扯點有的沒的禁忌,萬一出事,就往不乾淨上頭一推。久而久之,居然就變成不能辯駁的道理了。

燒河豚需要時間,長時間的烹飪能在一定程度上分解掉部分毒性。野生河豚要煮一個半小時以上,養殖魚也要半小時。我覺得這魚要燒到入味,時間也是要久些才好吃,魚肉酥爛無渣自不必說,魚皮頗多膠質,也要多煮了才能熬出韌性。

看上邊野生河豚的做法,那麼紅燒河豚應該是後來養殖之後才開發出來的做法,濃油赤醬本就是江南人最喜歡的烹飪手段,這麼好的魚不紅燒,可惜了。下邊墊上些草頭,濃濃的魚汁淋上去,有人說比魚更好吃。長時間熬燉後魚味與湯汁合二為一,鮮美無匹,最後還要拿碗米飯拌一拌,把個盛器吃到清潔溜溜才罷休。

若河豚長在廣東地區,大概會開發出清蒸河豚之類的菜色來吧?

宰河豚時候問女殺手,怎麼區分河豚的公母。因為公河豚腹中有白子,就是精囊,外號西施乳,形容其粉嫩美味如西施的椒乳,實在是河豚渾身最好吃的所在。女殺手說外表看不出,得殺出來才知道。想起每年去靖江南園吃,次次關照要公河豚也沒見他們猶豫,看來還是有高下之分。

又一想,說不一定是隨便給你宰一條無論公母,然後冰箱裡拿出預先留著的白子來放上就魚目混珠了,反正不是當面殺,殺完了你也分不清。

突然就細思極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