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王和尚解诗:杜甫的烦躁与反抗


杜甫也是个普通人,走下神坛的“诗圣”更多了几分率真与可爱。


《旧唐书》记载杜甫性格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而在《新唐书》中,记载杜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事。这与我们印象中“诗圣”敦厚热忱的形象不大相符。其实,这正是诗人的气质,所谓放达潇洒,纵横捭阖,不以俗事为念,专注内心世界,这样杜甫才能写出气象万千的作品。


公元758年,即唐肃宗乾元元年,47岁的杜甫触怒了皇帝,被贬到华州当司功参军,这是一个从七品下的小官,主要负责管理华州地方的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等的文教工作。这对杜甫是个不小的打击。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杜甫是个心雄万夫的书生,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如此琐碎且无味的工作,让杜甫很不耐烦,因此他写了一首很有趣的诗,细读这首诗会发现,杜甫有趣的灵魂世界。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中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01:杜甫这首有趣的诗,为何评价两极分化?


这首诗历来褒贬不一,曾有古人断定此诗是伪作,理由是命题蠢,全诗立意无一可取,并且“发狂大叫”句不符合杜甫的性格。这首诗既没有“温柔敦厚”之意,也不符合杜甫忧国忧民的性格,所以断定是伪作。


王和尚倒认为,这是一首有趣的诗,写出了杜甫作为普通人应有的所思所想,更显得生活化和亲切感。并且根据史书记载,也很符合杜甫褊躁放旷的性格,因此值得细读细品。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请看王和尚的详细分析。

02:细致刻画,杜甫的工作环境到底有多恶劣?


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秋,杜甫在司功参军任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天气还很炎热,而琐碎工作堆积如山,总也做不完。杜甫才愤而写下了这首诗。“相仍”即连续不断之意。


七月初六,刚刚入秋,天气闷热异常,身处异地的杜甫忙于工作,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一联平平叙述,点出了“热”和“忙”两层含义。另外,杜甫之前在长安担任左拾遗官职,虽然官职微末,但是陪伴皇帝的荣耀与衣食无忧的安泰,让杜甫很眷恋,因此,在华州当微末小吏,吃粗粝食物,想来也很不习惯。况且连吃粗茶淡饭时间都没有,杜甫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此地的居住环境也非常差。晚上蛇蝎出没睡不安席,秋后又苍蝇乱飞食不思味,这一联写足了此地生活的凄苦。“皆”言蝎之多,“常愁”即从路如此之意;而“转”言秋后苍蝇反而更加多起来。这一联运用递进手法,将此地生活之苦写得愈来愈甚,渐至不能忍受了。


03:直抒胸臆,杜甫开始激烈反抗枯燥生活


杜甫在第三联忍不住直抒胸臆,面对此这种辛苦,他忍不住“发狂大叫”,但是公文仍然源源不断地送来,并且每一份都催促很急。这一联写得也直白干脆,为何点出“束带”呢?束带即官服,要求着装端正,一丝不苟,但正是这种为官要求,让杜甫非常不耐烦。


杜甫虽然胸有大志,但是却并无多少真才实学,更不耐烦处理琐碎事务,因此,当如此一个小官,偏偏又要求端庄严肃,这种束缚让杜甫心生厌烦,乃至于要“发狂大叫”了。这一联既有对比也有递进,写出杜甫郁闷欲狂的心境。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04:扩展阅读,为何古代文人讨厌底层琐碎工作?


韩愈曾有文章说:“人各有能不能,抑而行之必发狂疾”,这句正好可以为杜甫诗作注解。杜甫不善于也不喜欢处理琐碎事务,非要逼迫他做这些“无谓”的工作,必然引起他内心激烈的反抗。


值得指出的是,很多诗人都不愿意屈居下僚,忍受琐碎公文事务的烦扰。比如,陶渊明曾在彭泽县当县令,上级督邮来视察,县令应该“束带”出迎,并且施以恭敬之礼。这才让陶渊明发出“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的感叹,进而辞职归隐,回归田园。因此“杜甫”用“束带”其实也有事事恭谨,颇受束缚之意。


和杜甫同时代的高适,也有一首诗写出了微末小吏的辛苦,他说“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此诗有几点值得注意,其一,高适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诗人,宁可在乡野草泽之中自由狂歌,也不愿意委身下僚,供人驱驰。第二,高适本以为小吏无事可为,谁知道事事皆有定期,类似现在的打卡,这让随性的高适很不适应。第三,即便老实按时打卡还不行,还要适应官场的潜规则,迎来送往,四处拜揖,这当然更让高适厌烦并且抗拒。这首诗也可以作为杜甫此时工作境况的注解。


05:苦寻出路,杜甫想要辞职逃跑,隐居山林


气候炎热,居住环境恶劣,工作琐碎并且要不断迎来送往,所以杜甫以至于“发狂大叫”,但是杜甫怎么排遣烦恼呢?工作之余,他愿望南山,哪里松林荫蔽,足以抵抗炎热,甚至杜甫想象此刻如果能够脚才冰块就更舒爽了。这一联写得既无奈又风趣,夸张中写出他内心的向往。


杜甫想抛弃工作,躲避炎热,也想远离官场,寻找自由的天地。这为杜甫以后愤而辞官埋下了伏笔。需要指出的是,当微末小吏,根本不是杜甫的愿望,他心中时刻有“怀才不遇”的难过,所以才对眼下的工作如此抗拒。并且对于皇帝的贬谪,他内心也心有不满,这首诗也微微表露了此意。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有趣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很喜欢这首诗,他在《夏夜泛舟书所见》诗曾化用此诗,尾联是“夜半归来步松影,真成赤脚踏层冰。”这一联完全脱胎与杜甫的“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杜甫只是远望和盼望能够去南山松壑之下漫步,也期望能够脚踏层冰避暑,但是最终没有成行。反倒是陆游,用“真成”二字呼应了杜甫“安得”二字,实现了杜甫没有实现的愿望,故而对看颇为有趣。


杜甫这首诗算不上“温柔敦厚”,也并无高深立意,更体现不出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但却写得真实有趣,对于了解杜甫的性格和遭遇很有帮助,并且也能窥见古代读书人的气质思想。


对于如今辛苦工作的我们,此诗也更具亲切感和同理心。


不知诸位诗友是否心有同感?

复工在即,杜甫吐槽上班的诗让人心有同感,诗圣杜甫的冷幽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