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五代歷史上的牛人 滅桀燕 退契丹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他是五代歷史上的牛人 滅桀燕 退契丹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厲害的文臣武將,其中不乏一些在歷史上名氣甚大的人物,諸如:十三太保李存孝,鐵槍王彥章,一步百計劉鄩等等。他們這些人或在五代歷史上功績顯赫,或在後世英名流傳。

而在這些五代英雄豪傑之中,也有一些不太為人所熟知的英雄豪傑,他們有著同樣不朽的功績,特別是在五代後唐時期,就曾經湧現出一位實力相當強勁的猛將。

他就是五代後唐的開國名將—周德威。

周德威,字鎮遠,小名叫陽五,山西朔州馬邑人,早年的時候跟著河東節度使兼晉王李克用討伐黃巢起義,曾在李克用帳下擔任騎督,史載:“驍勇,便騎射,膽氣智數皆過人”,在唐末之時,周德威一直跟著李克用在山西雲中一帶混跡,所以對周邊的胡族動亂非常機敏。在他身上還有一項特殊的本事,那就是能夠通過觀察遠處煙塵的濃度來判定對方兵馬的多少,不得不說,周德威不僅是以為膂力過人的猛將,還是一位生活經驗豐富的智將。

在唐僖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邠寧節度使王行瑜擅權僭越尚書令職位,被唐昭宗嚴厲拒絕,王行瑜懷恨在心,聯合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以及鎮國節度使韓建帶兵進逼長安,殺掉韋昭度和李溪兩位同平章事(唐代官職,相當於宰相),然後逼的唐昭宗逃出長安。

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率晉兵出呂梁,南下入長安勤王,周德威隨李克用進兵梨園寨,剿滅了王行瑜,周德威因為討逆有功,被加封檢校左僕射。

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宣武節度使朱溫麾下大將氏叔琮率兵進逼太原,準備攻打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當時太原城中處在一片警備之中,氏叔琮先派麾下將領陳章出戰,陳章綽號“陳夜叉”,勢力非凡,李克用聞聽陳章前來挑戰,便派周德威出戰,結果周德威躍馬揮撾,擊殺了陳章,逼的氏叔琮部隊退守石曾關。

天覆元年(公元901年)朱溫大將氏叔琮聯合朱溫侄兒朱友寧二度進逼太原,當時太原城再度面臨危機,周德威主動請纓,聯合二太保李嗣昭出兵擊退了氏叔琮部隊的進攻,值得一提的是,周德威兩度擊潰氏叔琮的部隊,而且兩次逼的氏叔琮退守石曾關。

他是五代歷史上的牛人 滅桀燕 退契丹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後李克用派李嗣昭率領晉兵下太行討伐朱溫部隊,結果李嗣昭被圍困,差點丟掉性命,關鍵時刻還是周德威率領精銳騎兵殺退朱溫部隊,生擒了朱溫驍將黃角鷹,方骨侖,解了李嗣昭之圍。

雖然周德威和李嗣昭是工作上的好同事,但是私下卻有一些小的過節,在晉王李克用臨死的時候,曾託付自己的兒子李存勖一定要善加調和二人關係,不能讓兩個人互相產生矛盾,後來周德威得知李克用的良苦用心之後,“由是勵力堅戰,竟破強敵,與嗣昭歡愛如初”。

後來李存勖成為了新任的晉王,繼承父親李克用遺志,發誓要滅掉朱溫大梁,為唐王朝報仇,後河朔藩鎮的成德節度使王鎔求救於李存勖,李存勖便派周德威和王鎔一起對抗韓勍的大梁部隊,結果被周德威殺了個四進四出,慘敗而歸。

天佑八年(公元911年),大梁名將王景仁帶兵進犯柏鄉,周德威利用拖字訣將王景仁部隊戰鬥力拖垮,然後和晉王李存勖一起出兵殺敗了王景仁的部隊。

在同一年,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的兒子劉守光在幽州稱帝,建立燕國,周德威率兵三萬聯合成德,義武兩路藩鎮共同討伐劉氏父子。可以說周德威的進攻態勢非常的迅猛,先是受降了涿州刺史劉知溫,後來又生擒了燕國大將單廷圭,一時之間氣勢無二,“德威之師,屢收諸郡,降者相繼”。

他是五代歷史上的牛人 滅桀燕 退契丹 但卻很少有人知道

周德威除了滅掉燕國的大將之外,還奪下了燕國所轄的很多地方,並最終在天佑十年(公元913年)年末,捉獲劉氏父子,而周德威也因功勞被封為盧龍節度使。

平定幽州劉氏父子之後,李存勖便讓周德威留在幽州,監視契丹方面的動向,在天佑十四年(公元914年)的時候,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帶三十萬兵馬南下進犯幽州,周德威積極組織防禦,最終等到援軍到來,挫敗了耶律阿保機圖謀中原的陰謀。

後來在梁晉爭霸戰中,周德威不幸戰死於胡柳陂,後被封為太師,並尊享進入太廟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