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期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期

肖老師備考第三天

每天的學習筆記在號內分享給大家

今天的內容緊接上一期

希望大家都能順利上岸

包括我自己

﹌﹌﹌﹌﹌﹌﹌﹌﹌﹌﹌﹌﹌﹌﹌﹌﹌﹌﹌﹌﹌﹌﹌﹌﹌﹌﹌﹌﹌﹌﹌﹌﹌﹌﹌﹌﹌﹌﹌﹌﹌﹌﹌﹌﹌

第二節 小學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1、全民性 2、義務性 3、全面性


第三節 小學的組織與運行

一、學校管理概述

1、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對象

2、基本內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學工作管理(核心)、教務行政管理和總務工作管理


二、學校的運行機制

1、學校管理體制:學校內部機制的核心和靈魂

校長負責制:我國現階段中小學的學校管理體制。

①決策指揮權 ②幹部任免權 ③用人權 ④獎懲權 ⑤財經權


第四節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課程概述(※廣義課程,課程是學校教育的基礎)

“課程”指課業及其進程,把課程用於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於斯賓塞《什麼知識具有價值》

廣義: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總和及其進程安排。

狹義:指某一門學科。


2、課程的類型。※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三期

古德萊德的課程層次理論:

1、理想的課程 2、正式的課程 3、領悟的課程 4、運作的課程 5、經驗的課程


三、課程理論流派

1、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最早出現、影響最廣)代表人物:斯賓塞、赫爾巴特、布魯納

2、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社會改造注意課程理論)代表人物:布拉梅爾德

主張圍繞重大社會問題來組織課程內容

3、學校中心課程理論(兒童中心課程、經驗課程)代表人物:杜威、羅傑斯


四、課程的目標與結構

(一)、課程目標

1、概念: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

2、課程目標取向的分類

①行為性目標:以訓練知識、技能為主的課程內容。

②生成性目標:不是由外部事先規定的目標、隨教育過程的展開自然生成的。

③表現性目標:適合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安排。

④普通性目標:較大影響的教育宗旨。


3、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二)課程結構

1、課程結構的特徵:客觀性、有序性、可轉換性、可度量性。


五、課程內容

(一)課程內容的組織形式

1、直線式與螺旋式(直線式:前後內容基本不重複;螺旋式:內容重複出現)

2、縱向組織(邏輯序列,簡到繁等)橫向組織(以學生髮展階段需要為依據)

3、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


(二)課程內容的文本表現方式

1、課程計劃

組成:課程設置(中心和首要問題)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學周安排

作用:學校組織教育和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

(我國義務教育的課程計劃具有三個特徵:強制性、普通性、基礎性)


2、課程標準

定義: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作用: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

是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

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3、教材

包括:教科書、講義、授課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教科書和講義為主體部分)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的組織結構一般採用“螺旋式”與“直線式”兩種。


六、課程開發

1、課程開發的三大影響因素:社會、知識、兒童

2、課程開發模式:目標模式:泰勒原理(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經驗(學習經驗)-組織教育經驗-評價教學計劃)

過程模式:斯騰豪斯

情境模式:勞頓的文化分析理論


七:課程評價

1、目標評價模式:“當代課程評價主義”泰勒提出

2、目的遊離評價模式:斯克裡文,重點是課程計劃的實際效應,而不是預期效應

3、CIPP評價模式:四點: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


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一)我國課程改革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第八次)

2、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

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多元智能理論


(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教育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的目標※簡答題

具體目標: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知識傳授-轉向-學生自主學習

2、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時代的聯繫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製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國家、地方、學校)


(四)教育觀念的變革(此部分內容同《綜合素質》)※

1、學生觀 2、教育觀 3、教師觀


(五)課程結構的變革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階段(綜合課程為主) 初中階段(分科和綜合相結合的課程)

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3、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

(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

上期每日一練答案:D A C D C

從今日起加更新小學《綜合素質》筆記,時間精力有限,每日一練我就不再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