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有多少藥是開給家長的?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上一篇關於寶寶的治療過程,我曾經想到過“過度治療”,在評論區也的確看到了許多網友提到這個詞。這讓我想起寶寶一次咳嗽,很久不好,於是去了醫院,還特地花了300多掛了專家門診。沒想到整個看病的過程不到五分鐘,於是我忍不住“嘴欠”地詢問醫生需要吃什麼藥麼?這一問不要緊,醫生就給開了兩盒奧司他韋。拿著這兩盒藥,感覺300多似乎花的值了,於是回家了。當天跟同事聊天兒,提到這個藥時,同事突然說你兒子流感了啊?流感?從他的口中我才知道奧司他韋是治療流感的藥。第二天我便帶著孩子去做了咽拭子確認,結果卻不是流感。心裡不禁覺得氣憤,掛的專家號,等了那麼久,結果吃了“驢唇不對馬嘴”的藥。後來,我琢磨明白了,醫生是怕家長不放心,堂堂的大專家怎麼會犯這種錯誤呢?這藥不是開給孩子的,是開給家長的。後來也反思了,如果我自己能多一些瞭解,就會讓孩子少受一些罪,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

兒科,有多少藥是開給家長的?


第二次,是孩子拉肚子,那時候的我心裡稍微有點底了,看了幾本崔玉濤,也跟其他有經驗的家長聊了不少。拉肚子,得先確定原因,化驗大便。這化驗大便可難倒我了,孩子還在穿紙尿褲,而且這一天拉好幾次的,全是水樣,怎麼取樣本呢?到了醫院,醫生跟我說,用開塞露吧,用了好化驗。開塞露?給這麼小的孩子用開塞露麼?這個要求當即被我拒絕了。看我態度堅決,醫生也沒再說什麼。我們最終還是靠保鮮膜解決了問題。化驗完,確認並不是病毒,醫生給開了蒙脫石散,補液鹽和一種抗生素,是啥不記得了。我還特地問了醫生,不是病毒還要吃抗生素麼?(後來知道,即便是病毒吃了抗生素沒用。)醫生的回答是細菌感染有可能現在結果看不出來,過幾天再化驗一次就知道了。天呢,這是什麼神回覆。反正我至今也沒弄明白,當時果斷沒吃抗生素,只喝了補液鹽和蒙脫石散,吃了幾天,蒙脫石散也停了,怕脫水就只喝了補液鹽。然後,大概一週左右,好了。我至今仍覺得這病是自愈的,跟吃的藥沒啥關係。

但是,如果你什麼都不瞭解,你敢不聽醫生的麼?我老公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讓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也很無語:醫生是幹嘛的,人家是專業幹這個的,不信醫生的難道信你自己瞎琢磨的麼?

不過醫生這個職業的現狀也可以理解,兒科醫生的現狀更是不用我多說什麼了。從最根源解決,我們還是對醫生多一些理解吧,少一些暴力傷醫事件,醫患關係彼此多一些信任。同時,也希望更多的醫生能真正從患者角度出發,替患者考慮。當然,要做到這點,更多的還是要依賴於上一點。

兒科,有多少藥是開給家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