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的黃岡中學高三生:想考清華和北大,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遙遠

摘要:2月28日,根據教育部要求,原則上繼續推遲全國大中小學、幼兒園等開學時間,未來將根據疫情制定錯峰、錯時區、錯區域開學。疫情之下,全國一千萬左右高三學生的複習計劃與節奏被打亂。其中,位於疫區的黃岡中學高三學生,更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

文 | 王一然

林嘉綺和張馨月都覺得自己是那種“特別普通的姑娘”。林嘉綺是文科應屆高三生,齊劉海,厚嘴唇,打扮得像個日系雜誌少女,偶爾化妝自拍傳到QQ空間,引來同學們關注點贊;張馨月學理科,復讀了一年,性格內向,但課上努力回答問題,課後主動找老師交談,希望因此得到關注。

在許多學生和家長眼裡,她們已經是讓人羨慕的榜樣,她們都來自湖北省黃岡中學。張馨月在理科實驗班,“985大學”是最低起點,林嘉綺想考中國傳媒大學,覺得目標低,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在這個寒假結束之前,除了學校裡可能擦肩而過外,林嘉綺與張馨月幾乎沒有任何交集。但現在,她們每天坐在屏幕前,面對著同樣的英語和語文老師。

在武漢和孝感之後,黃岡成為湖北省第三大疫情重區,確診2907例。林嘉綺的弟弟在武漢上初中,她很擔心,時刻關注疫情數字跳動;張馨月很少看相關報道,怕影響學習,覺得“疫情離自己還很遙遠”。

1月24日,黃岡中學發佈春季學期延期開學通知,不到一星期,高三年級在1月30日開始了線上教學。疫情徹底打亂了她們原本的複習計劃和節奏,讓她們為開學與高考的不確定性而焦慮不安。

張馨月想去清華,也時刻關注北大的動態,但她從不肯說出這兩所學校的名字,怕“願望說出來就實現不了”。林嘉綺在跟自己的惰性作鬥爭,有幾次課前早讀,林嘉綺迷迷糊糊打了卡掛機,直到上課才又匆匆坐在電腦前。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我國高考考生人數預計將超過1000萬。按照通常的安排,2月28日,2020年高考便正式進入100天倒計時。但在這一天,教育部印發通知,原則上疫情沒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開學,學校基本防控條件不具備不開學,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不到切實保障不開學。

撕掉黃岡中學的標籤,和今年受疫情影響的高三學生一樣,兩個女生都在努力適應網課,與惰性、焦慮、父母的壞情緒做鬥爭,應對未知的人生大考。

以下內容根據她們的口述整理:

上網課的黃岡中學高三生:想考清華和北大,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遙遠

爸爸說,要記住疫情,它會成為歷史

林嘉綺 高三文科生

我們學校文科是三個班,理科是十五個,只有理科分實驗班和競賽班。上網課之後,早上6:30之前要早讀打卡,在群裡寫名字說“到”。線上學生都是閉麥的,看著大家都在線,但聽課沒有強迫性。

上午8:25開始上課到12點,下午2點開始到5:15下課。每天晚上7點到9點開始考試,科目都不一樣,自己計時批改,然後拍照給老師看。正課除了語文和英語一起上、全年級統一進度之外,每個班的課還是分開的,但都把兩節課合併成一節大課,中間休息一會兒。因為有的老師電腦不方便,老師們輪換上課,有的會和之前學校安排的不一樣。課間的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也照常做,我自己就做做眼操。

疫情剛開始擴大的時候,我們在同學群裡也會討論,問誰家附近有確診病例,然後也猜學校會不會延期開學,那時候大家都很高興,能多放幾天假。後來真的開學延期的時候,(父母)他們比我還著急,我媽整天在家問“怎麼還不開學”,我自己也越來越急,覺得再不開學就完蛋了,因為我們教材資料什麼的全在學校。老師每天把要做的卷子和資料都發在QQ群裡,大家可以下載,自己找紙當作答題卡,這幾天把答案也給我們,讓我們自己批改,然後再發照片給老師看。感覺一整天都對著屏幕,眼睛都要瞎了。

線上上課的內容、風格和平時一樣,但是沒黑板,老師會提前做一個類似教案筆記的文檔,投在屏幕上,用鼠標畫,很不方便。大家可以發彈幕和老師互動,老師有的看到會回應。但像有一次,有個老師在屏幕裡咳嗽,有個學生就擔心,問老師你為什麼咳嗽?這種就不會回。

一般上課結束後,老師會把大家的問題集中解答。大家課後會在群裡吐槽,偷偷把老師的頭像截圖,做成表情包,還有老師上著課,家裡有貓叫。有一個傳得廣的好笑的彈幕截圖,是理科班化學課上,有個男同學在彈幕裡發《王者榮耀》豬八戒,結果下面接著就是年級主任、副校長和校長連著發了三排問號,他就趕緊解釋不是他發的,是他表弟拿了手機,我們在群裡笑了好久。

在家上課肯定沒在學校那麼規律,能隨便一點。我們家住的小區不能出去,爸媽也都在家裡待著沒有上班,但是之前外婆有從鄉下拉過來很多菜,所以基本物資還夠。但很多同學都擔心,家裡的紙和筆都用完了怎麼辦,因為每天的做題量還是很大。

在家裡最大的問題就是坐不住,不像在學校有那個氛圍,大家都坐在一起。我試過很多辦法,嘗試讓自己注意力集中,跟自己說“不能這樣子,我要控制自己”,然後關掉手機把它鎖起來,但還是沒什麼用——我自己的房間有床,總是學著學著就跑到床上躺著,然後我就跑到家裡走廊,把門關著在那兒寫,但一會兒就覺得累,還是沒有堅持住。

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勤奮的,基本每天早上都第一個打卡,大家都猜他平時在家怎麼學的。後來那個同學在班會上演講,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把那些能玩的APP都鎖住了,還讓他爸媽監督他完成學習。

我最擔心的就是不能早點回去上學。我們家天天跟著時事一起討論,確診多少、哪裡又封閉了。一開始家裡是我比較在意(疫情)這個事,天天看新聞跟爸媽說,他們剛開始不以為意,我急得要死,叫我媽趕緊去買口罩。後來他們就比我更關注了,尤其是我爸爸,他的公司受疫情影響很大,上不了班,和我說“你要是不努力,我也沒有努力的慾望了”,還叫我一定要記住這次疫情,因為它會成為歷史。

我媽沒有工作,全職陪讀,在陪讀樓(學生宿舍改建)的時候,有一個煤氣罐,可以做飯,她不會做倒計時牌那些,但會經常用語言刺激你,“高考沒考好,看你以後怎麼辦”“沒考好就不要在我身邊”。

疫情這段期間我爸就在床上躺著,我媽做家務追劇。我壓力很大,每天都記日記,開導自己。前幾天的時候突然崩潰掉,覺得自己努力過,還是控制不住自己,就很絕望,然後嚎啕大哭。他們讓我先去睡覺,第二天早上對我的態度比平時好了很多。

我關注那些新聞,裡面有社會百態,很多好的、不好的地方都暴露出來,還有很多省醫護人員都支援湖北,還有很多捐物資的報道,覺得很感動,也覺得自己現在就好像對社會看得更透了一點。

上網課的黃岡中學高三生:想考清華和北大,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遙遠

河北一名高三學生在家參加網上“百日誓師”。

以後想成為鍾南山那樣的人

張馨月 理科復讀生

剛考上黃岡中學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別厲害,湖北的高中,一個黃岡一個華師,都是頂尖的。黃岡中學的花費相對便宜很多。我上學的時候能玩能睡的,就是那種吃老本的學生,去年的高考題我都記得,但不敢看。

第一年高三時,我一個人在陪讀樓走讀,作息和現在差不多,每天八節課,然後上晚自習到十點半。陪讀樓都供不應求,每棟六層,屋子就是一個小房間,屋裡有床、衣櫃、煤氣罐,桌子是自己搬的,有個老空調,特別費電,輕易不開。但冬天很冷,起床很困難。有一次凌晨一兩點鐘,我看到其他陪讀樓還有燈亮著,就自己堅持再學一會兒,我上一屆有個同學特別拼,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高三結束後瘦到皮包骨。

復讀之後我就搬到學生宿舍住,上下鋪的六人寢室,但住不滿,我們宿舍只有兩個人。平時也會有矛盾,晚上11點熄燈斷電,室友會打著手電看書,寫卷子到很晚。復讀是我自己堅持的,但越往後壓力越大。我在班裡都儘量減小自己的存在感,因為成績不是很出色。有次考試後,一個男同學說,都多讀一年成績還這樣,當時他說完我就哭了。老師們都覺得我頂多能考前八所,不太相信我,只有語文老師相信我可以考上頂尖的那兩所。

平時模擬考試之後,學校會出那種總分的大排名榜,但我自己感覺不到黃岡的特殊。我們也有同學在外面熬夜打遊戲,而且其他地方比較有名的黃岡密卷我們是不做的,也不是我們學校老師出的題,那個質量很差,我覺得湖南師範和衡水中學的題比較難,有點偏。以前聽說黃岡輝煌的時候,都是衡中過來學習交流,現在我們學校也會買他們出的試卷。

上網課的黃岡中學高三生:想考清華和北大,覺得疫情離自己很遙遠

我是個聽講效率特別低的人,平時就不太愛聽課,一輪複習的時候,老師要把各個知識點都複習到,但現在是二輪三輪,網課講的進度還是比較慢。前幾天做物理聽不下去的時候,我還去B站聽別的網課講歷史,覺得真好玩。不過學校都儘量會選一些經驗豐富、講課風格比較好的老師上課,上次一個平行班化學老師上課,那個女老師聲音一出來,男生全都變成了她的“小迷弟”。

一般老師每天上一次課,學生髮消息都會回覆。但是上網課對有平板和電腦的學生比較方便,我們這種只有手機的,屏幕很小,有時候文檔上的字會看不清,覺得很不適應,有次開班會,老師還鼓勵一個學生開視頻,但他堅持到最後也沒開。

我們會分學習小組,5個人一組,組長主要負責催他們交作業和交流學習,每天早上6:30,老師就在群裡通知沒有交作業的名單,讓各個組長來領人。我自己的小組大家基本都不回覆,有的人從來都不交作業。

老師建了個家長群,和同學們說“再不交作業,我就發到家長群”,我爸媽不太管我,也沒進家長群,但有的同學家長作為代表,在班會上發言,做得很到位:學校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就直接給孩子買了打印機,還把家裡作息時間全部調整成學校一樣;在家從不看電視,不會吵到孩子,也會要求孩子做學習計劃,鼓勵他們。

高三的醫護子女單獨建了群,老師一對一輔導。有個學生很多人都知道他,因為他有個“遠大的理想”,想考頂尖兩所之一,平時學習特別認真。這次疫情,他爸媽都是一線人員,爸爸是醫生,媽媽也去做志願者,他爸爸一開始就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後來治癒又回到了一線。他在班會上說,會天天給他爸打電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爸爸說的話:雖然我現在在一線工作,但是我最擔心的還是你的學習,我不要求你考多高的分數,但是我要求你每天都要全力以赴。我覺得他們這些學生除了學習,還要擔心父母的健康,會更辛苦。

現在反而不想快點開學了,怕回去壓力太大。上了兩次高三,覺得過最艱難的時候就是現在,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在家自由度特別大,把握好就夢想成真,不然就夢想破滅。之前的同學現在都上大學了,也在家延期開學,前幾天我看她朋友圈安利了《想見你》,就偷偷兩倍速看,看一點又馬上自責。

疫情的相關信息我都很少看,怕影響學習,但老師們平時也會說一些情況,介紹那些為疫情做貢獻的人。以後的專業和職業還沒有太考慮,我想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但一直沒有具體的想法,這次疫情之後,就想以後成為像鍾南山那樣的人吧。

(文中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