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可想而知,有些時候父母一句貶低孩子的話,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麼的大。對此,教育專家李玟瑾曾經對1000名未成年人做了這樣一項調查,分析結果後發現:


在家裡經常被父母苛責的孩子出現性格缺陷的幾率最大有25%的孩子會有自卑抑鬱的情況,有22%的孩子會有冷漠的情況,有一半的孩子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的情況。


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雖然父母很多時候是恨鐵不成鋼,想要好好地教育孩子,但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在說話上難免會失了分寸。同學曾經就對我說過,她在小的時候父母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她在後來的生活中都難以抹去。

案例分享

同學小時候因為上學上的比較晚,在學習上也很費力,所以成績也一直都不怎麼好。因為同學是獨生子女,家裡面的父母對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是父母一次次看到她不如人意的成績都非常的失望。有一次她因為沒發揮好,數學成績竟然沒有及格。


沒想到她回到家把這個成績告訴父母后, 她的父母一整天臉都是黑的,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甚至還對她說:你怎麼現在吃飯都不長腦子了,你的那個腦子是用來幹嘛的?只用來吃飯嗎?

同學聽到這句話以後頓時就哭了,她覺得自己在學習上已經非常努力了,只是成績還不如人意,沒想到父母還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看著同學哭了起來,同學的父母這個時候又補了一句:

說你兩句就開始哭了。以後是不是什麼都說不得了。


同學覺得父母對她的冷嘲熱諷確實很傷她的心,即便是後來學習成績有了好轉,她也無法忘記父母曾經對她說的這些不好的話


其實向同學借一種貶低式的教育在國內還是非常常見的。所謂的貶低教育,就是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一些貶低和打壓式的語言,這種語言慢慢的就形成了語言暴力。到了最後會影響到孩子內心的最深處,以至於在過了很久一段時間後,孩子都很難從這種父母的貶低中走出來。


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要知道這種貶低式教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有很大壞處的。心理學家曾說:父母貶低孩子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這種情況對於孩子整個人生都是非常不利的。

那麼貶低式教育究竟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


1.不利於孩子今後的人際交往


孩子總是在父母的打擊中成長,他們長大以後在人際交往中也會常常出現非常自卑的情緒,缺乏安全感和對人的信任感。總是會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世界的一切美好。


2.增加孩子患抑鬱的幾率


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並沒有犯什麼大錯,但是父母們還是非常喜歡打擊或者是責備孩子

。孩子長期生活在這種陰影中,很難在真實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他們覺得自己好像做什麼都是錯的,做什麼都不能夠得到父母的贊同。漸漸的可能就會患上抑鬱症,不願意再與外界交流。


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3.影響親子關係


父母經常用言語來批評教育孩子,可能是想讓孩子從中吸取經驗,或者是讓孩子謹記道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很多時候是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讚賞的。但是父母卻一直否定他們的行為,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慢慢的與父母疏離,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會越來越淡


相比於這種貶低式教育,其實讚美教育有更多的好處。而這種在美式教育並不是一味的去讚美或者是奉承孩子。而是有原則有方法的去鼓勵和支持孩子。


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讚美教育主要有兩個好處:


1.它不會錯誤的讓孩子自我膨脹


當孩子在學習上取得了進步,或者做了一件好人好事,父母們可以適當的鼓勵孩子,並且支持他們下次繼續這樣做。孩子知道這樣做是對的,以後他們只會繼續著這樣良好的品質和行為。當然父母如果堅持好一個度以後,孩子也不會隨之開始自我膨脹,只會越做越好。


2.與孩子取得了積極的交流


這種讚美式的教育會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時常進行一種積極的交流。因為父母總是能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及時客觀的評價,錯的就是錯的,對的就是對的,孩子們也能夠從父母那裡判斷自己的行為好壞。因此孩子會更願意與父母交流,更願意從他們那裡得到自己行為的評價,以此讓自己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好。


李玫瑾教授:“貶低式”教育,是摧毀孩子最簡單的方式

父母經常能夠有方法的去讚美孩子,不僅能夠激發他們正確的外在動機,產生好的行為,也能夠幫助孩子們強化這一行為。在這之後他們如果再碰到類似的事情便知道該怎麼去做,由此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定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