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李玫瑾:父母的語言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老人帶孩子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個是體力問題,老年人體力跟不上;

體力跟不上導致的結果就是,他會容易把孩子甩給電視啊,或者是幹嘛,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語言的問題,就是一個小孩和另外一個小孩,長大以後學習成績為什麼差那麼多?

跟他在三歲以前所接受到的文字量是有關係的,甚至僅僅取決於這個文字量

就他們有人做過一個,紐約大學的教授,做了大概長達30年的一個研究,

就是把很多的這些小孩對比跟蹤了30年,後來發現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和一個工薪階層的家庭,

在跟孩子說話這件事上,三歲以前會多出3000萬詞彙,

就這些3000萬詞彙量導致了這個孩子大腦裡面神經元鏈接數的多少,而人有一個特點,

人的大腦裡邊是用就留,沒用就關閉了。所以要跟老人叮囑,

就讓老人能夠知道說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跟孩子多說豐富的詞彙,多種多樣的詞彙

而不是就那麼幾句,不要跟孩子說小孩話,而要跟孩子說的是正常話,然後不要把孩子丟給電視,孩子跟電視幾乎學不會什麼東西,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小孩學東西是靠模仿和反饋,就是我做了一件事兒,看看媽媽有沒有反應,

有反應我就知道是對還是錯,但是小孩跟電視做,做完了以後,電視也沒反應,

所以他並不知道這東西對還是不對,於是他學的就會比較慢,

老看電視的孩子會有點蒙,你看他那個樣有點愣愣的,老看電視看呆了,

所以要讓老人知道,養育孩子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怎麼給反饋,怎麼玩,怎麼說話,這很重要。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裡面講到的,

就是要教孩子情感類詞彙,比如說耐心這個詞兒,我兒子兩歲時候教會他能耐心。

就是因為耐心這個詞兒,你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所以大量的父母根本不教,

所以這個書裡邊就告訴你說,情感引導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具。

比如我兒子那時候喝大牛奶,晚上哇哇我要喝大牛奶,就哭,哭得很兇。

然後這時候我一看糟了,這性子那麼急,然後就給他拿牛奶來,後來有一天我就跟他講,

因為我覺得不能老這麼大喊大叫哈,我就說嘟嘟,你知不知道什麼叫耐心?他說我不知道~

我說耐心就是大牛奶還沒來的時候也可以不哭,就是我先給他一個定義,讓他知道。

第1天我就說這事過去了,第2天又哭嗎,然後我說,誒~爸爸昨天跟你講過什麼叫耐心還記得麼?

然後他就哭,他說沒有大牛奶也不哭~然後我說你試試看能不能表現耐心給媽媽看看,

於是他就忍,使勁忍這樣,然後他媽一過來我說:

“你看,你兒子表現出耐心來了,你兒子很厲害,學會耐心了!”

這叫情感引導,所以你幫助他做對,因為大人就要幫孩子成長麼。

你幫助他做對了以後,你要給他肯定說這個是對的,這個叫做耐心,定義下來了

後來,有一天我在那看手機,他說我要看你的手機來找我,我說耐心,然後他說等待!

我說耐心他知道等待哈,他以能夠學會大人世界的語言為樂,

他覺得這是他跟別的小孩不一樣的地方,所以你要教他耐心,教他堅持,教他這個自律,

自律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我說你這種行為叫做自律,你有很強的自律能力,所以爸爸很高興。

我也很贊同我們要研究和學習一些方法,但最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用心讀懂孩子,

而不是說靠一本書去理解他,那麼你要讀懂的話,就需要你花時間,你要有耐心,

你要每天和他在一起,他的一些變化你能夠發現,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就會知道,

老大和老二是不一樣的,對老大你可以怎麼樣做,對老二你就不能這樣做,

我認為在教育當中實際上還是需要這個過程的,也就是說真正把讀懂孩子作為我們第一個要求,

而這個讀懂的方式就是你一定要大量的時間儘可能多陪伴他,而不是說一見到他,

你給他一個玩具、看手機等等,孩子有時候哭,你就說別哭了,哇哇就跟那吼對吧,

實際上你要知道,他為什麼哭,他什麼情況下他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這個過程我覺得對父母來講要求挺高的。

李玫瑾:父母的語言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