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從來都不羨慕那些會寫代碼的大神

當代年輕人在選擇專業時,害怕選擇非科技專業就會被快速發展的高科技所拋棄,所學也將成為“無用”專業,普利策獎得主作家喬治·安德斯,耗時三年,橫跨17個行業,研究了大量案例,列出具體可行的建議,給正在迷茫的職場人指明瞭方向。

這本書更像是“無一技之長”的職場人的應用指南。現在傳統行業互聯網趨勢明顯,想要進入互聯網,似乎要會計算機語言,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等,相對於其他專業就是“無一技之長”,顯得“不大實用”。

產生這樣想法往往是因為在人才市場中,同樣是應屆畢業生進入互聯網公司工作,技術類崗位薪資要遠遠高於非技術崗位。

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從來都不羨慕那些會寫代碼的大神


人類社會史上,時代變革不止一次

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時代就要到來了,富士通已經採用機器人代替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貌似人們要被機器人淘汰,很難找到工作了。

春秋戰國處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轉變期。

子貢有一次去南方的楚國遊歷,在返回晉國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在菜園裡整地開畦。老人挖了一條很長的“土道”直通水井旁,拿著水罐,不停地從水井裝水,然後澆到土道上,這樣來來回回一直忙活著,但是收效甚微。

子貢告訴老人:“現在有一種機器,可以不停地澆灌上百畦的菜地,費力少而收效好,老先生您不想試試嗎?”

老人問是什麼,子貢洋洋得意地告訴老人,那先進的灌水機器什麼樣子的,他認為這先進的機器,可以幫助老人解放勞動,可以更少更快的完成工作。

沒想到老人說自己早就知道這先進的灌水機器了,老人對子貢說,“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有了先進機械之後,人的精神世界就會得到解放,必然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其他精神需求。子貢聽完,慚愧不已。

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從來都不羨慕那些會寫代碼的大神

變革是外在的,找到了內在的東西,就知道了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出路自然就有了。現在人工智能確實很火,但文化經濟一樣高速發展,並非只有科技專業才有出路。高科技在解放了人的體力勞動,同時人的精神需求也會被激發放大。

這個世界並不是一條直線

2018年8月2號,蘋果在收盤價中達到了204.83美元,根據蘋果股本數48.82億計算,蘋果公司市值突破1萬億大關,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同年,俄羅斯全年GDP為1.66萬億美元,中國2018年全年GDP為9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7個蘋果公司就相當於中國全年的生產總值了。

就是這樣一個富可敵國的科技公司,其創始人喬布斯在大學修的卻不是科技專業。2005年他在斯坦福的演講中透露,他在裡德學院讀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了,然後繼續留在學校長達一年,在這期間,他學習書法、哲學和外國文化。

多年之後,喬布斯創立蘋果公司,用到了書法課的學到的字體設計,這就是能力遷移

他在演講中:“要不是我當初在大學裡偶然選了這麼一門課,Macintosh 計算機絕不會有那麼多種印刷字體或間距安排合理的字號。要不是 Windows 照搬了 Macintosh,個人電腦可能不會有這些字體和字號。”


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從來都不羨慕那些會寫代碼的大神

所學的專業並不能限制我們選擇職業,人才市場需要的是具備能力遷移的人才,企業需要這樣的人才擔任組織裡各種各樣的角色。

獲得文憑並不一定能保證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大學畢業即失業的話題一直是社會討論的焦點。2018年高校畢業生中,有大約七八十萬的大學生沒找到工作。

只要練就行業之間可遷移的技能,就可以確保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可遷移的能力具體指什麼?

安德斯指出“遷移的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維”,包含了五個定義。

1,探索

好的大學不應該只教會學生“是什麼”、考試得高分,而是引導學生去探索“為什麼”,搜索資料整理證據,從而論證自己的觀點;

2,洞察

如今我們正處於信息過剩的社會,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信息,你是否可以從雜亂無章的信息堆裡,洞察到本質呢?比如你看到某個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的信息反饋,能判斷這個產品的前景嗎?

3,制定規則

循規蹈矩誰都可以,因為現有規則下去做一件事是非常簡單的,可如果沒有規則呢?你能自己制定規則並帶領團隊完成任務嗎?

假設你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打算如何吃呢?

4,連接。

不同的事物之間,肯定有一定同性的。比如管理者,都是要求有一定的團隊組織能力,需要了解團隊成員在想什麼,每個人之間的共性是什麼,不同點又是什麼。

當你能理解團隊,擁有這種能力的時候,會能發現用戶的需求是什麼了。

5,說服

想要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你能說服面試官嗎?說服別人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分享自己的某個人生的重要時刻。

不是簡單的講述“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而是有理有據地告知面試官“我為什麼這麼做,中間經歷了什麼阻礙,採用了什麼方式,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比別人好的結果)”

相當於你在面試官腦海裡放了一場影片:有主角、有劇情、有衝突、有結果。當然那個主角就是應聘者你了。這樣肯定會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心中不免產生這樣的念想:“我一定要留住這樣的人才。”

作為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我從來都不羨慕那些會寫代碼的大神


學會刷經驗值

在職業發展中,要有意識地刷經驗值

你進入到某個一行業,需要掌握行業內的信息,多跟業內人士交流,哪怕你不懂技術,也要知道它大概是什麼,瞭解所在領域正在發什麼,儘可能取得一些讓自己突出的成績。

當你真正做到了這些,哪怕面試官知道你是特意“刷”出來的經驗值,可他能說你不是個人才嗎?畢竟你有突出的成績擺在那裡,他能反駁嗎?

最後

《能力遷移》最重要的一個結論是,如今計算機正在吞噬社會,然而正是因為計算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連接從沒像現在這麼重要。

我們應該正視這個社會現狀,練就自己“可遷移”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才能在未來的挑戰中贏得一席之地。

作者介紹:公叔榮 I 前五百強職業經理,能跑馬拉松,可閱百本書,說有趣的史,做有用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