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領悟“道法自然”的定律,可以讓你為人處事事半功倍

在宇宙萬物規律中,“道隨自然”是基本規律。“自然”是道的本質。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人應遵循地運動的規律,地應遵循天體運動的規律,天體應遵循道的“無為而治”的規律,道應以自然為法。

這裡的自然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自然,而是老子所說的規律的意義。那麼規律是什麼?簡單地說,規律就是事物之間、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它是事物發生發展過程中內在矛盾的必然聯繫。這是事物內在和必然的聯繫,使事物本身和它們之間形成穩定的關係,即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規律。這是自然規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及時性、地緣優勢、人是順應的結果,是順應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結果,是順應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自然結果。

如上所述,在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事物與各要素之間的本質、必然和穩定的關係是不可分割的。這些關係的作用是我們知道事物的規律。領導者在認識規律時,要把握好幾個方面:一是規律是事物的本質聯繫,其他次要因素的聯繫不能反映事物的規律。第二,事物的必然聯繫可以稱為規律,其他要素的聯繫不能反映事物的規律。第三,從規律的表現形式看,事物規律只是事物內部穩定的聯繫,即反覆發生的要素之間的關係。事物各種因素引起的權變關係不屬於規律範疇,只能作為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參考。因此,領導者必須明確事物內在的、必然的、穩定的關係是決定事物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

充分領悟“道法自然”的定律,可以讓你為人處事事半功倍

老子的道是規律,它體現了規律的本質、必然和穩定特徵,決定了事物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發生和發展的變化是“自然”的,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所轉移的。

這裡的自然既可見又不可見。天體、風雲、季節、山川、洪水、地震等都是看得見的自然;規律、時機、運氣、關係等都是看不見的自然。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成語“順其自然”。這兩種性質都是法律的表現形式。順服它的,必得亨通;悖逆它的,必死。要順應規律,就必須“天人合一”,即使天人合一、道與自然合一。人與自然的統一便可發展成功的事業,否則就會背離規律而受到懲罰。因此,我們必須理解自然和人為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這兩種功能,我們就會進入到最高的理解層次,瞭解生命行為的基本規律。

在人的身體裡,也有看得見、看不見的本性。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希臘神話故事來理解人類的可見本性。

在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像是一個長著獅子臉的怪物。它的臉看起來像一個美麗的女人,但它的身體看起來像一隻有兩隻翅膀的獅子。它蜷縮在離特拜不遠的懸崖上,用謎語詢問路人。任何經過這裡的人都必須回答斯芬克斯的謎語。如果他答錯了,他馬上就會被它吃掉。所以,路人都很害怕,他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因為無法找到斯芬克斯之謎的答案而喪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難解開的獅身人面像之謎。

一天,一個流浪漢來到拜城。他是俄狄浦斯,一個年輕的希臘小夥子。他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他想,人們認為我有智慧,如果我不能回答,那麼我不知道獅身人面像會吞噬多少生命。所以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戰。

斯芬克斯的謎語是:“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此外,當他用三隻腳走路時,他的速度和力量最小。當斯芬克斯問這個謎語的答案時,俄狄浦斯想了想說:“這是人。”斯芬克斯問:“為什麼?”俄狄浦斯回答說:“因為在生命的早晨,一個四肢虛弱的孩子不能站立和行走,他只能用兩隻手和兩隻腳爬行,也就是說,用四隻腳行走;在生命的正午,他正處於盛年,他用兩隻腳行走;但是在生命的傍晚,也就是說,在老年,人們不能移動,他們需要依靠柺杖才能走路。斯芬克斯聽了俄狄浦斯的回答,羞愧得從懸崖上跳下來死了。

充分領悟“道法自然”的定律,可以讓你為人處事事半功倍

斯芬克斯之謎是人類能看到的自然現象,即生命、衰老、疾病和死亡的自然規律。這種自然現象人人都能感受到。

那麼,反映在人身上的無形本質就是人在不同的條件、環境和情境下的思想和情感的變化。領導者如果能夠把握這些性質,就會把握人與人之間的規律,即把握管理的“支點”。

老子自創立“道”概念以來,就把道、天、地、人看作宇宙萬物運動的整體。因為在這裡,道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天地萬物都包含著道的運行規律。道是天地萬物的整體。在古代,人們對天地非常敬畏。他們通常用“天喻人,人喻天”。因此,老子的思想也是古人思想的反映。

人是萬物的靈魂,但人的生命離不開動物的本能,動物的本能是人類心靈的狹隘,是由情感和私慾決定的。老子告訴人們要模仿大地的性格,因為大地厚實、寬闊、無私,承載著萬物。《周易》坤卦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意味著人們需要採取一種慷慨無私的心態。“人、法、地”是地球的自然美德。在天地之間,人也必須“德行合天地”。人的生存離不開天、地、日、月的修煉,離不開春、夏、秋、冬的輪迴。人類的一切行為都遵循其規律。宇宙天體的運行,萬物的發展,生物的生長,都必須遵循道,按照規定的、支配的、協調的順序運行。

地雖厚而寬,無私,包容萬物,但天以其不作為哺育大地,滋養萬物,故地應擔當天道之能。在《周易》的《千卦》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說,也就是說,地要遵循天道,行萬物,永不失敗,滋養萬物不主宰。這就是老子的“地、法、天”思想。

充分領悟“道法自然”的定律,可以讓你為人處事事半功倍

在這裡,“天”的含義是有形的和虛幻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人類既知道又不知道。從古人的理解中,我們可以理解“天”的含義。首先,從“天”的運行規律出發,可以用“天”的原理來描述自然的原因、人的方式和萬物的變化。其次,從自然現象看,“天”也是一個能使人有精神參照物的“天”。在這裡,古人把“天”描述為對人文精神的崇拜。第三,天是指天之道,是指萬物的原則和規律。它是對“天堂”更高境界的描述。第四,把“它”當作人類道德生活所追求的“天堂”,或者作為做人做事應該效仿的榜樣。老子用天來比喻人,指的是一種品德、一種心境、一種心意。只有當我們沒有私利時,我們才能成就自己。這是做人的大智慧。

在談到商湯和周武王的反抗時,《易經》明確地說:“順天而動,不失其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意思是:商湯、周武王的革命為什麼成功?原因是這場革命體現和遵循了天意,順應了人民。這裡的天意也可以解釋為遵循自然規律。

天應該採用虛無與寧靜相統一的大道。雖然天道的運行具有永健不竭、萬物養性不受支配的優點,但在四季更替、冬夏更替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無常現象。因此,老子說,天也需要掌握一切事物的傳授和運輸的方法。這就是“天、法、道”所表達的思想。

充分領悟“道法自然”的定律,可以讓你為人處事事半功倍

在這裡,老子的天、地、人都遵循道,這意味著我們應該遵循事物的規律,而不是依賴我們所做的事情。那道跟誰走呢?老子說“道隨自然”,這是自然的。這也告訴人們要摒棄任何主觀、情感、自私的人為因素,這是符合規律的。

管理還應遵循“天地之德”、“日月之明”、“四季之序”的原則。只有把握“道”的自然性,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協調、相互聯繫,才能建立起領導者與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渠道,才能從本質上提高管理效率。愛默生曾經說過:“真正成功的人,是和大自然達成了良好的互動關係。”“所有的力量都來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遵循自然規律的心靈,才能順應世界大勢,以其力量而強大。

今天,當人們的心靈沾滿泥土,自然被遺棄的時候,我們希望人們能夠從老子的“道與自然”智慧中找到力量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