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农历辛亥年(猪年),这一年在中原的大地上发生了一起军阀混战,巧合的是这三位军阀恰好都姓朱。其中一位朱姓的军阀,在不久的将来他灭亡了唐朝,开启了五代更迭,他就是后梁太祖朱温,同时也是中国载入正史的第一位朱姓皇帝。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另外两位朱姓的军阀,是一对兄弟,一个叫做朱瑄,时任天平军节度使(治所在郓州);另一个叫做朱瑾,时任泰宁军节度使(治所在兖州)。他们两兄弟与朱温在华北平原之上展开的近10年之久的拉锯战,俗称为“三朱大战”。

早在四年(公元887年)前,农历丁未年(羊年),朱温虽然在“三朱大战”前哨战中虽然从朱瑄手中夺得了濮州,削弱了朱瑄、朱瑾兄弟的实力,但在郓州之战败北。此后朱温放弃对朱瑄、朱瑾兄弟的攻伐,转而攻略其他藩镇,“三朱大战”暂时告一段落。

(预知详情请看羚羊往期文章 )。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农历辛亥年(猪年),十一月,泰宁军节度使朱瑾,率领万余兵马准备入侵朱温的领地,“三朱大战”战火重燃。

问题来了!为什么已经四年无战事的“三朱大战”,会在此时此刻被朱瑾重新点燃?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在这四年里,“三朱”都在各自干什么?



朱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农历丁未年(羊年),朱温时任宣武节度使(治所在汴州),在郓州被朱瑄、朱瑾兄弟击败后,朱温的东进战略搁浅。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农历戊申年(猴年),朱温转而西进,驱逐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收复河南尹张全义,占据洛、孟二镇(洛即东都洛阳,代指河南府;孟即孟州,代指河阳镇)。

左西右东,朱温东边受阻,西边开花,真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公元887年)。秋七月,朱全忠欲兼兖、郓,而以朱瑄兄弟有功于己,攻之无名,乃诬瑄招诱宣武军士,移书诮让。瑄复书不逊,全忠遣其将朱珍、葛从周袭曹州,壬子,拔之,杀刺史丘弘礼。又攻濮州,与兖、郓兵战于刘桥,杀数万人,朱瑄、朱瑾仅以身免。全忠与兖、郓始有隙。九月,朱珍攻濮州,朱瑄遣其弟罕将步骑万人救之。辛卯,朱全忠逆击罕于范,擒斩之。冬,十月,丁未,朱珍拔濮州,刺史朱裕奔郓,珍进兵攻郓。瑄使裕诈遗珍书,约为内应,珍夜引兵赴之,瑄开门纳汴军,闭而杀之,死者数千人,汴军乃退。瑄乘胜复取曹州,以其属郭词为刺史。”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文德元年(戊申,公元888年)。初,河阳节度使李罕之与河南尹张全义刻臂为盟,相得欢甚。罕之勇而无谋,性复贪暴,意轻全义,闻其勤俭力穑,笑曰:“此田舍一夫耳!”全义闻之,不以为忤。罕之屡求谷帛,全义皆与之,而罕之征求无厌,河南不能给,小不如所欲,辄械河南注吏至河阳杖之,河南将佐皆愤怒。全义曰:“李太傅所求,奈何不与!”竭力奉之,状若畏之者,罕之益骄。罕之所部不耕稼,专以剽掠为资,啖人为粮,至是悉其众攻绛州,绛州刺史王友遇降之;进攻晋州,护国节度使王重盈密结全义以图之。全义潜发屯兵,夜乘虚袭河阳,黎明,入三城,罕之逾垣步走,全义悉俘其家,遂兼领河阳节度使。罕之奔泽州,求救于李克用。三月,朱全忠遣其将丁会、葛从周,牛存节将兵数万救河阳。李存孝令李罕之以步兵攻城,自帅骑兵逆战于温,河东军败,安休休惧罪,奔蔡州。汴人分兵欲断太行路,康君立等惧,引兵还。全忠表丁会为河阳留后,复以张全义为河南尹。会,寿春人;存节,博昌人也。全义德全忠出己,由是尽心附之,全忠每出战,全义主给其粮仗无乏。”

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农历己酉年(鸡年),朱温率军南下,进攻徐州时薄,结果麾下大将朱珍与李唐宾内讧导致双双死于非命,后梁集团内部遭受重创,后虽在与徐州军交锋的过程中一路小胜,但最终被连绵大雨阻隔了踏进徐州的道路。

(预知详情请看羚羊往期文章 )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农历庚戌年(狗年),二月,朱温再度南下,因时薄求救于李克用,而与晋军交锋,虽然小胜,但南下之路再度阻断。九月至次年正月,朱温北上进攻“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五战五捷,斩首达万级之上,俘虏甚众。魏博节度使罗弘信遣使重金求和,朱温应允,遣还俘虏,从此魏博臣服。

朱温南下攻略徐州,是为了更靠近“大后方”江南赋税重地,可惜两度被阻。“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镇自安史之乱以来坐拥河北雄兵一直是藩镇割据的最前钱,虎视唐廷百余年,如今却被朱温降服,亦可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农历辛亥年(猪年)十一月,曹州都将郭铢起兵叛乱,曹州刺史郭词被诛杀,郭铢占领曹州后,向朱温投降。朱温这回是“未失东隅,也收桑榆”,不费吹灰之力,曹州便落入手中。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公元889年)。五月,朱珍拔萧县,据之,与时浦相拒,朱全忠欲自往临之。珍命诸军皆葺马厩,李唐宾部将严郊独惰慢,军吏责之,唐宾怒,见珍诉之。珍亦怒,以唐宾为无礼,拔剑斩之,遣骑白全忠,云唐宾谋叛。淮南左司马敬翔,恐全忠乘怒,仓猝处置违宜,故留使者,逮夜,然后从容白之,全忠果大惊。翔因为画策,诈收唐宾妻子系狱,遣骑往慰抚,全忠从之,军中始安。秋,七月,全忠如萧县,未至,珍出迎,命武士执之,责以专杀而诛之。诸将霍存等数十人叩头为之请,全忠怒,以床掷之,乃退。丁未,至萧县,以庞师古代珍为都指挥使。八月,丙子,全忠进攻时溥壁,会大雨,引兵还。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元年(庚戌,公元890年)。二月,时溥求救于河东,李克用遣其将石和将五百骑赴之。夏,四月,宿州将张筠逐刺史张绍光,附于时溥;朱全忠帅诸军讨之。溥出兵掠砀山,全忠遣牙内都指挥使朱友裕击之,杀三千馀人,擒石君和。友裕,全忠之子也。九月,乙酉,硃全忠自河阳如滑州视事,遣使者请粮马及假道于魏以伐河东,罗弘信不许,又请于镇,镇人亦不许。全忠乃自黎阳济河击魏。十二月,辛丑,汴将丁会、葛从周击魏,渡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霍存下淇门、卫县,朱全忠自以大军继之。”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二年(辛亥,公元891年)。春,正月,罗弘信军于内黄。丙辰,朱全忠击之,五战皆捷,到永定桥,斩首万馀级。弘信惧,遣使厚币请和。全忠命止焚掠,归其俘,还军河上。魏博自是服于汴。十一月,曹州都将郭铢杀刺史郭词,降于朱全忠。”


朱瑄、朱瑾:拔剑四顾心茫然

朱瑄、朱瑾兄弟二人在这四年里,除却在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农历辛亥年(猪年),十一月的出兵外,未有事迹记载在史料之中。

也就是说朱瑄、朱瑾兄弟在四年前取得了击败朱温的胜利后,便一直窝在自己的地盘且从未攻略过任何一方藩镇,好似一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剑客,迷茫在这唐末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

如果说朱瑄、朱瑾兄弟是拔剑四顾而心茫然的剑客,那么朱温就是拳打四方而心盎然的战士,但为什么茫然的剑客突然向盎然的战士出剑了呢?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其实答案早已呼之欲出了,十一月,曹州落入朱温手中,同月,朱瑾就率军攻打朱温。

这是因为曹州原属于天平军管辖,天平军节度使又称郓曹濮三州节度使。四年前,濮州就已被朱温攻下,如今再加上曹州也失,天平军仅余郓州一地。于是迷茫四年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终于找寻到了方向,这才派出的他的弟弟泰宁军节度使朱瑾率领万余兵马前往攻打朱温。

对朱瑄、朱瑾兄弟来说,这是一场收复失地之战。

朱瑾进攻方向并没有直接选定曹州城,而是采用暂避锋芒,剪其羽翼的战术,攻击单州(彼时为曹州所管辖,后独立成府)。

结果在行军至金乡的途中,遭遇了前来阻击的朱温军队,一场惨烈地厮杀过后,仅有朱瑾一人单枪匹马逃出生天,其余人马皆覆没。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大顺二年(辛亥,公元891年)。十一月,曹州都将郭铢杀刺史郭词,降于朱全忠。泰宁节度使朱瑾将万馀人攻单州。十二月,乙酉,汴将丁会、张归霸与朱瑾战于金乡,大破之,杀获殆尽,瑾单骑走免。”


令人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金乡之战

魔鬼在细节(一):状况惨烈,超乎想象

朱瑾是五代十国有名的猛将,其马槊之功夫,出神入化。多年后,山东俱为朱温所得,朱瑾被迫流窜南方,投靠了吴王杨行密。在在吴军中,朱瑾凭借自己的手中长槊,与弓术非凡的米志诚并称“杨吴双骁”。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十国春秋•吴卷•米志诚传》:“事太祖(杨行密)为牙校,勇敢有膂力。时朱瑾以善槊名,志诚以善射名,军中同推为骁将。”

此外,朱瑄、朱瑾兄弟能盘踞山东多年,手下兵强马壮,而且在四年前还击败过风头正盛的朱温(那时朱温刚击败过兵力十倍于自己的“魔兽”秦宗权),因此朱温也在这四年中不敢轻易开启东线战事。

(预知详情请看羚羊往期文章 )

但在金乡之战中,泰宁军节度使朱瑾亲率的万余人马,除朱瑾因为武艺高强逃脱外,居然全部被诛杀,其状况之惨烈,超乎想象!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魔鬼在细节(二):朱瑄守城,朱瑾出击

我们看一下单州(今山东省单县)与郓州(天平军节度使朱瑄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兖州(泰宁节度使朱瑾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的地理方位,如图所示,即使从距离上看,郓州到单州应该更近(实际路程:郓城到单县105.3公里、兖州区到单县118.5公里)。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而且单州本就原属于天平军辖区,为何身为直属上司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不从郓州率兵出击,反而是舍近求远让泰宁军节度使朱瑾率兵出击呢?

魔鬼在细节(三):神速丁会,龟速朱瑾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四》:

“秋七月,朱全忠遣其将丁会攻宿州,克其外城...

冬,十月,壬午,宿州刺史张筠降于丁会...

十一月,曹州都将郭铢杀刺史郭词,降于朱全忠。泰宁节度使朱瑾将万馀人攻单州...

十二月,乙酉,汴将丁会、张归霸与朱瑾战于金乡,大破之,杀获殆尽,瑾单骑走免。”

通过上面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丁会此前一直在攻略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十一月,朱瑾出征后,丁会才紧急从宿州北上。宿州到单州,可比郓州都兖州远多了(实际路程:宿州到单县393公里)。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结果十二月,丁会与朱瑾在金乡(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发生遭遇战。这么一算,双方的行军速度,丁会可谓之神速,而朱瑾可谓之龟速。

综上所述,这些魔鬼的细节着实令羚羊百思不得其解。羚羊唯有在这里请教诸位看官,你们是怎么看待“金乡之战”的呢?(欢迎在评论区里讨论)

这年猪年有三个朱姓军阀在中原混战,胜者为正史第一位朱姓皇帝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与网文小说创作。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