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的陸軍公認是比較強的,如果架空一下,德軍和日軍步兵進行對抗,有人說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和日軍三個步兵大隊抗衡,這個說法可信嗎?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的陸軍公認是比較強的,如果架空一下,德軍和日軍步兵進行對抗,有人說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和日軍三個步兵大隊抗衡,這個說法可信嗎?

那就把德軍步兵營和日軍步兵大隊來進行一些對比。以戰爭初期的德軍步兵營為例:

德軍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每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個排下轄4個班,1個步兵連編制兵員178人。武器方面,每個步兵連裝備3門50毫米迫擊炮,12挺MG34式輕機槍、16支衝鋒槍(只有班長或排長才配發衝鋒槍)、130支步槍、3支反坦克槍、44支手槍。

步兵連攜行彈藥為:3144發手槍彈(衝鋒槍也使用手槍彈)、13800發機槍子彈、6120發步槍子彈、150發迫擊炮彈和180顆手榴彈。

  步兵連的機動工具包括:19匹馬、8輛自行車、1輛雙輪摩托車、1輛三輪挎鬥摩托車、3輛卡車。

另外,步兵營還編有1個機炮連作為直屬火力支援單位,下轄3個機槍排和1個迫擊炮排,全連編制兵員177人。裝備12挺重機槍和6門80毫米迫擊炮。還配有58匹馬作為馱載工具。

這樣算來,德軍一個步兵營共711人,裝備6門80毫米迫擊炮、9門50毫米迫擊炮、12挺重機槍、36挺輕機槍、48支衝鋒槍、390支步槍、9支坦克槍和132支手槍。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再看戰爭初期的日軍步兵大隊:

1個步兵大隊下轄大隊部、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1個炮兵小隊和1個輜重中隊。其中大隊部編制30人,輜重中隊編制110人,主要配備大車和騾馬。

1個步兵中隊,包括1個19人的中隊部和3個54人的步兵小隊,共計181人。武器裝備為9具擲彈筒、9挺輕機槍和139支步槍。

機槍中隊,包括1個14人的中隊部、3個機槍小隊和1個彈藥小隊,每個機槍小隊裝備4挺重機槍,共12挺,全中隊174人。

炮兵小隊,包括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藥分隊和2個15人的炮兵分隊,每個炮兵分隊裝備1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共2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全小隊55人。

這樣算來,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總兵力1100人,裝備2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36具擲彈筒、12挺重機槍、36挺輕機槍,以及約700支步槍。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兩相對比,日軍步兵大隊的兵力要大大超過德軍步兵營,幾乎是德軍的1.5倍。

直屬火炮方面,德軍是6門80毫米和9門50毫米迫擊炮,日軍是2門70毫米步兵炮,但日軍又36具相當於超輕型迫擊炮的擲彈筒,所以差距並不大。在機槍方面,雙方輕重機槍數量一樣,沒有差距。步槍方面,日軍幾乎是德軍的一倍,不過德軍有日軍沒有的衝鋒槍,只是數量不多。

由此可見,德軍一個步兵營和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綜合實力基本相當,如果要對付日軍三個步兵大隊,顯然就相差懸殊了。

二戰德國陸軍之所以強大,主要是強在裝甲突擊力量上,如果是在步兵營一級規模近乎純步兵狀態的對比,德軍並不比日軍強多少。

說完了硬件,再說軟件,單比士兵的戰鬥意志,根子上源出西方世界的德國軍隊,主觀能動性在歐洲算是強了,但瘋勁也只是略強於英國,而據斯拉夫人尚有差距的程度。反觀日本,無論優勢對中國,還是劣勢對美國,那種出自東方文化圈的以死為榮的瘋勁,完全不像一個現代國家,可是我們要注意一件事,這時候的日本,確實已經是一個初步工業化的現代國家,士兵的教育程度和文化認知,並不落後於歐美軍隊。日本在1935年就普及了高中教育,這點甚至超過了美國。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我們們有個很質樸的軍事原則觀念—— 戰爭是人打的!而二戰期間日本軍隊步兵素質,就是國際公認的A級標準,武器跟歐美比有差距,問題在於這差距在哪裡?就以德軍來對比,德軍營級步兵單位的裝備與日軍營級步兵單位,根本就沒有拉出差距,如果是以不足八百人對抗三個一千一百人,差不多一比四的兵力對比,而日本軍隊當中的軍官,從指揮上來說,最精華最無可挑剔的恰恰就是聯隊長這一級別的戰術指揮。雖然德軍已經裝備了衝鋒槍,但還沒有達到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那樣大規模裝備的程度。火力上最多隻是稍有優勢,可是德軍也就一個班配備一兩支衝鋒槍的水平,對日軍作戰,完全沒有發揮餘地,衝鋒槍是打手槍子彈的,只有在近距離能發揮一下火力壓制作用,日本人又不傻,拿著三八步槍,就三百米跟你玩對射,衝鋒槍、初級突擊步槍STG44連毛用都沒有。在這個距離上,日本兵拿三八步槍,殺傷力和準確性依然相當可觀,德軍用毛瑟步槍對射恐怕都很難看了,那麼就得靠重武器了,MG42“元首電鋸”出場,這玩意大概是德軍營級步兵最拿的出手的傢伙了,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壓制日軍火力,MG42還是通用機槍,輕重兩用。除此之外,幾乎就看不到德軍還有什麼優勢可言了。

我們可以按最合理的配置來考慮輕重配比安排,這裡有幾個問題,光說機槍,德軍一個營級步兵單位,不是特意加強機槍的話,撐死也不會超過五十之數,而日軍一個大隊,九二式重機槍就有12挺,三個大隊就是36挺,歪把子輕機槍一個大隊36挺,三個大隊就有108挺,性能是絕對比不上MG42,但百來挺的數量,你也不可能無視。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還有一個,MG42機槍有個典型的缺陷,就是彈藥消耗大,一個營級單位,五十挺MG42,德國人能帶多少子彈?這就是有個專門攜帶MG機槍子彈的輜重營,子彈都不夠五十挺嘩嘩譁掃的。而且這一挺MG42要對抗日本人兩挺機槍,五百米內還得防著日本人的擲彈筒,再照顧散兵線,火力不說不夠,漏洞肯定有,在高一級的火力壓制,就是營級火炮,在這一級別步兵單位上,德國反而是劣勢,日本70毫米口徑九二步兵炮正是直接下到大隊的支援火力,用的炮彈威力,卻相當於德軍75毫米身管炮,可是九二步兵炮是日軍大隊的直屬火炮,而75毫米炮卻是德軍師級單位的支援火炮,步兵營級用只有的80毫米迫擊炮,射程和準確性都比不過正經榴彈炮出身的九二步兵炮。

更離奇的是,要是打戰壕戰的話,德軍的80毫米迫擊炮,在最大射擊仰角上,也比不過九二步兵炮,這就尷尬了,人家三個大隊,有6門九二步兵炮,直射比你遠,吊射比你近,威力還是這片戰場最強的!這還怎麼玩?!以我們最熟知的日軍戰術,三個大隊如果遇上德軍一個營,當然是雙方立即展開,日軍這時正面進攻的同時,肯定立即拉邊,德國人頂的住就再拉邊,兵力上有四比一的優勢,分左右兩邊拉,估計德國人都沒反應過來,都被圍的死死的了。德軍裝備在近距離上,勉強還有優勢,中遠距離,基本上都是日本人的天下,再加上兵力優勢,又有火力優勢,日本人也犯不著發動萬歲衝鋒來給德軍機槍當靶子。將德國人包了餃子,逐步確立優勢,穩步前進即可,德軍一個步兵營,估計打剩三四百人的時候,就該投降了。


如果德日對陣,德軍一個步兵營可以對抗日軍三個步兵大隊嗎?


最後再來分析下德軍步兵和日軍步兵的作戰素質,德軍步兵的戰術水平其實並沒有日軍步兵高,因為不同於日軍一直擁有一定規模的常備步兵師團,德軍由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僅能保持一支極小規模的軍隊,這樣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德軍沒有日軍那麼大的退役兵員儲備,德軍的步兵單位都是通過短時間的大規模徵召組建起來的,訓練水平和作戰能力都比較有限,這一問題在戰爭初期更為突出,德軍之所以能夠在初期取得輝煌的勝利,靠的是精銳的裝甲部隊和空軍,步兵師確實談不上有多大優勢,德軍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在波蘭戰役結束後就以新組建的步兵師戰鬥力低下而不同意發起西線攻勢。這也從側面說明德軍步兵的戰術素養確實比較薄弱。

儘管日軍是侵略者,但是客觀的說,就輕步兵這方面,日軍步兵可以稱得上是二戰期間最有戰鬥力的,戰術靈活、意志堅定,確實超過了德軍步兵。德軍步兵單位在1941年時最為強大,從1942年開始戰鬥力便在一直下降中,到1944年德軍步兵單位的作戰能力已經不如英美軍隊了。

我們還是要客觀的看待德軍的真實戰鬥力,尤其是德軍步兵的真實戰鬥力,他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悍。一個德軍步兵營對付日軍一個步兵大隊,都還要兩說,要是對付三個日軍大隊,基本上是必敗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