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楊度,字皙子,湖南湘潭人,清朝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出生。楊度十八歲考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後來他師從船山書院的儒學大師王闓運,研習“帝王之學”。在才子楊度的一生中,他與眾多的國家政要和學術大師都有交集(包括孫中山、黃興、康有為、梁啟超、張之洞、齊白石、蔡鍔、杜月笙等),他曾參與並見證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多次重要變革,在歷史的潮流中勇於探索,為國為民奔走,有過迷茫和堅定,也有過輝煌和低谷,他的人生堪稱傳奇。

1.修帝王之學,徘徊舊學深陷迷茫

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這是楊度第二次進京趕考了,然而不幸的是他再次落第。但在考試的這段期間,他剛好趕上以康有為、梁啟超所領導的“公車上書”運動。楊度對這些熱血士子們“變法圖強

”的觀點深表認同,所以加入他們的行列。

“公車上書”不了了之以後,楊度回到湘潭。當地的儒學大師王闓運早就對楊度有所耳聞,對他的才學讚不絕口。王闓運老先生甚至放下身段,親自登臨楊家,邀請楊度拜在自己門下,作為自己“帝王之學”的衣缽傳人。楊度雖有迷茫和顧慮,他還是決定拜到王闓運的門下。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鼓動光緒帝發起 “戊戌變法”,這場變法充滿理想主義色彩,準備嚴重不足,遇到慈禧太后和朝廷當權派的聯合絞殺,以致遭到始料未及的慘敗。就在“百日維新”曇花一現的時間裡,楊度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找到未來的方向,他甚至積極參與“時務學堂”的學習。然而,變法者譚嗣同等六君子血濺菜市口,康有為、梁啟超逃亡海外,這又令楊度不寒而慄了,他再度陷入迷茫和苦悶之中。

那個年代,國家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變革影響著每一個有思想有志向的年輕人。幾乎每一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新事物、新思想,衝擊著楊度內心。在驚歎和迷茫的同時,楊度對自己的學業也開始產生了懷疑,於是,在研究傳統儒學和“帝王之學”的同時,他積極參與西方新學和新政的學習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戊戌六君子


2.東渡日本探索,攻讀新學新政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楊度三十而立。這一年,他不顧恩師王闓運的勸阻,偷偷遠赴日本留學

。在留學過程中,受到學術思想和身邊環境的影響,楊度的想法發生了重要轉變,思想和行為都越來越激進。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迅速走向富強,又在“甲午戰爭”中擊潰清朝這個老大帝國,從此不可一世。在結業典禮上,日方校長髮表“辱華言論”,嚴重貶低清國人,楊度與他針鋒相對,展開激烈辯論。為此梁啟超在他主編的《新民叢報》上發表楊度的論文,聲援楊度,更是對他讚譽有加。於是,楊度一時間聲名鵲起。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楊度留學歸國,在友人的建議下,他到京城參加經濟特科進士考試。這是朝廷新開的特科考試,旨在錄取經世致用的新型人才,屬於破格選拔機制。楊度小試牛刀,在初試中排名第二。按照這個節奏,楊度未來大概要成為朝廷的“肱股之臣”“封疆大吏”了,他自己也熱血沸騰,準備一展抱負。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楊度

然而上天又給他開了個玩笑。原來,本次科考排名第一的梁士詒,他的名字犯了“梁頭康尾”的忌諱。康有為,原名祖詒,佔了同名;梁啟超,梁姓,佔了同姓。康梁二人是“戊戌變法”的帶頭人,深為執政的慈禧太后記恨,每每提到,都大怒不止。

所以,在讒臣的曲解下,慈禧下詔書,將梁士詒除名,而楊度也受到牽連。加上楊度在留學期間曾經許多過激言論,有誹謗朝廷的嫌疑,此時被人挖出來告發,於是他被認為是維新派。這樣一來,楊度官沒當成,竟然還遭到通緝,他不得已逃回家鄉避禍。

不久以後,官場失意的楊度,決定再次遠赴日本留學。此時梁啟超也在日本,他們兩人在橫濱重逢,他鄉遇故知,唏噓感嘆,倍感親切,於是一起研究學問,探討國家大事,結為知己。

梁啟超作《少年中國說》

,楊度就作氣勢磅礴的《湖南少年歌》以應和。

《少年中國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湖南少年歌》: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盡擲頭顱不足痛,絲毫權利人休取···天風海潮昏白日,楚歌猶與笳聲疾。惟恃同胞赤血鮮,染將十丈龍旗色。憑茲百戰英雄氣,先救湖南後中國。破釜沉舟期一戰,求生死地成孤擲。諸君盡作國民兵,小子當為旗下卒。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梁啟超


3.政壇初露崢嶸,堅定君主立憲

在日本留學期間,楊度先後與黃興、汪精衛、蔡鍔等人成為同學,更重要的是,他結識了革命導師孫中山先生。楊度與孫中山,他們雖然政見不同,一個是主張君主立憲,一個主張民主革命,常有辯論,但他們都有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希望改革圖強,拯救黎民。通過楊度的介紹,孫中山認識了同樣立志革命的黃興。

(楊度答孫中山革命邀請):吾主君主立憲,吾事成,願先生助我;先生號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努力國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楊度作為留學生帶頭人,向政府請願,要求廢除清政府簽訂的中美粵漢鐵路借款續約。他們主張收回路權,由國內的官紳籌款自辦,一定程度上打破帝國主義的蠶食,維護國家主權。他拜見朝廷重臣張之洞,陳述利弊,受到張之洞的賞識。在張之洞的大力支持下,粵漢鐵路得以收回自辦。楊度也因此再次聲名大振。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1906年,楊度主編《中國新報》,發表《金鐵主義》、《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實施憲政程序》等論文,宣傳君主立憲,主張召開國會、成立政黨、實行憲政。

他擔任湖南憲政公會的會長,起草關於君主立憲的“請願書”。楊度與袁世凱私交甚好,經過袁世凱和張之洞聯合推薦,楊度進入朝廷,

負責起草清政府的君主立憲政策及文書,並且擔任高級講師,對王公貴族展開法制宣傳。

就這樣,楊度當了幾年清朝的大臣,風頭正盛。然而大清帝國積重難返,他們嘴上說支持立憲,行動上卻一再阻撓,導致政策無法實施,在內憂外患下,清朝的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所以有了“辛亥革命”。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4.誤入歧途,力促袁世凱稱帝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在孫中山和黃興等革命黨人的領導下,革命軍勢如破竹,大清王朝轟然倒塌。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卻被袁世凱竊取。

袁世凱此人譭譽參半,如果他在中華民國最初的幾年就死去,那麼他將是比肩美國華盛頓總統的偉人。然而,大權在握以後,他卻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為過街老鼠。

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以後,楊度成為他的高級幕僚。袁世凱老了,自認為時日無多,加之對現有的共和制度產生懷疑(軍閥還是各自為政,民生凋敝),心態就變得很複雜。在長子袁克定的一再鼓動下,袁世凱決心復辟稱帝,開歷史的倒車,改為實施君主立憲制度。楊度的“帝王師”之心不死,所以他們兩人一拍即合。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國父孫中山


1915年8月,在袁克定的策劃和支持下,楊度聯合嚴復等人,組織臭名昭著的"籌安會",鼓吹封建帝制,支持袁世凱稱帝,勸進之書絡繹不絕。在同年的12月,袁世凱“推讓再三”,還是宣佈“接受帝制”,改國號為中華帝國,改年號為洪憲。

復辟遭到各界人士和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楊度也由於“為虎作倀”,以致舉世唾罵,公眾怒斥其為國賊,沽名釣譽之輩,封建王朝的餘孽,而他的摯友梁啟超等人也公開與之決裂。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這個醜劇僅僅持續83天,在國內的一片反對聲和討伐聲中,袁世凱病情加重,最終死去。傳聞,袁世凱在臨死之前,大呼“楊度誤我!”(一說“他害了我”,指楊度還是袁克定存在爭議)。

袁世凱出喪之時,楊度作輓聯:

共和誤民國?民國誤共和?百世而後,再平是獄;

君憲負明公?明公負君憲?九泉之下,三復斯言。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5.返璞歸真,追求共產主義

袁世凱和他的中華帝國慘淡收場,楊度的聲望也跌倒谷底,他再度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楊度反思過去的行為,自己明明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什麼結局如此,還這樣被惡言攻擊,甚至人人喊打呢?他甚至懷疑自己的帝王之學,憲政之學,懷疑自己的信仰和所堅持的道路。其後的時間裡,楊度甚至出家當和尚,別號虎禪師,研究佛學,靜思己過,回望前塵往事,暢想那不可預知的未來。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楊度

君主立憲失敗以後,楊度開始摒棄“帝王之學”,轉而認同民主共和。他拒絕“辮帥”張勳的拉攏,幫助孫中山平定陳炯明叛亂,還設法解救共產黨人李大釗,並有協助張宗昌北伐的功勞。在新時代的浪潮裡,他竭盡所能,將功補過。

1931年9月,楊度因病於上海逝世,享年五十六歲。病患之中,他曾經自提輓聯:帝道真知,如今都成過去事;醫民救國,繼起自有後來人。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敬愛的周總理


楊度去世四十多年以後,在1975年冬天,周恩來總理病重,他對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交代:“對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要客觀公正”,周總理還特別提到楊度:“他(楊度)晚年參加了黨,是我領導的,直到他死”。到1978年,王冶秋撰寫人民日報文章,才將楊度的中共地下黨員身份公之於眾。

每個人都有他的時代侷限性。楊度雖然政見反反覆覆,甚至有助紂為虐的嫌疑,但他的選擇始終都是出於公義,為國為民奔走,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他縱然有失誤,受到唾罵,但他仍無愧這坦蕩的一生。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楊度劇照(方中信飾演)

楊度,一個典型的才有餘而識不足的文人,他是一個傑出的理論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執政者。以致在某段時間裡,書生報國險些變成書生誤國。但他懂得自省,能夠順勢而為,總的來講還是功大於過。

楊度的故事講完了,在此就以他所作的《黃河》歌詞來結尾吧:

黃河黃河,出自崑崙山,遠從蒙古地,流入長城關。

古來聖賢,生此河干。

獨立堤上,心思曠然。

長城外,河套邊,黃沙白草無人煙。

思得十萬兵,長驅西北邊,飲酒烏梁海,策馬烏拉山,誓不戰勝終不還。

君作鐃吹,觀我凱旋。


瀟湘奇才楊度:袁世凱的智囊,梁啟超的知己,如何從英雄淪為國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