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一千多年前,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崔顥登上黃鶴樓,揮筆寫下五十六個字。估計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五十六個字會讓他從此一詩成名: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大圖模式

詩寫得很牛,據說曾讓李白擱筆。此詩問世前,黃鶴樓是一座賽詩樓,無數名家都留下了墨寶;此詩問世後,敢在黃鶴樓題詩的人少了許多。而崔顥這首詩,也成為千年來極少有人敢仿的七律。直到1933年,魯迅一氣之下仿寫了一首。

眾所周知,魯迅的脾氣是不小的,氣頭上寫的詩文也不少。當年被傳得了腦炎,一氣之下,寫了首《報載患腦炎戲作》,令人拍案叫絕。這一次,他生氣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北平的萬千學生們。

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大圖模式

1932年,東北被佔,華北岌岌可危,當局準備撤出北平。北平的大量文物被分批運往南京等地。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卻不讓大學生逃難。這種只重文物不重人的做法,讓魯迅十分憤怒,魯迅寫下這首七律:

《剝崔顥黃鶴樓詩吊大學生》 [近代] 魯迅闊人已騎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專車隊隊前門站,晦氣重重大學生。日薄榆關何處抗,煙花場上沒人驚。

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大圖模式

詩的第一聯開篇就驚豔了。“闊人”指的是當局的官員們,他們帶走了文物,不正是“騎文化” 而去了嗎?一個“騎”字,充滿了諷刺意味。他們走了,北平也就成了空空如也的“文化城”了。

七律的次聯,一直是最考驗文人筆力的。魯迅這一聯不但工整,而且最後“冷清清”三個字,也頗有杜甫《登高》中“不僅長江滾滾來”的意蘊。這前四句都在模仿崔顥的《黃鶴樓》,卻仿出了新的高度,令人眼前一亮。

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大圖模式

頸聯“專車隊隊前門站”,寫得是專列在前門火車站運送文物的繁忙景象,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準備逃跑的“達官貴人”們忙亂的醜態。可是他們卻下令不準求學的年輕人逃難,似乎和這些冰冷的文物相比,北平求學的年輕人,倒反而成了“晦氣重重”的人。

尾聯用“日薄榆關”對“煙花場上”,對仗工整,一語雙關,可謂諷刺之鋒芒,幾欲崩裂字面。所謂“日薄榆關”,既是仿“日暮鄉關”,寫夕陽西下,照在榆關。而更深層次的意思,則是說侵略者都打到眼前了。所謂“煙花場上”,仿的是“煙波江上”,明寫達官貴人的醉生夢死的歡場,暗寫戰爭的硝煙,在這些達官貴人看來,不過就是樓頭的煙花。

崔顥《黃鶴樓》千人無人敢仿,魯迅一氣之下仿一首,開篇就驚豔

大圖模式

全詩的最後三個字,猶如一把匕首,“不用驚”,將諷刺的利刃,直插作惡者的胸膛。對於那些只在乎文物的達官貴人,其實哪裡是關心什麼文化,不過是因為這些東西隨時可以變賣成金錢罷了。他們對於眼前的侵略者,對於苦難中的大眾,對於空空蕩蕩的北平城,都根本“不用驚”。

魯迅這首詩,今天讀來依舊有一種雄渾的氣勢和傲岸的凜然正義之氣,值得一讀再讀。這樣的詩,這樣的魯迅,令人讚歎,先生不愧是“民族的脊樑”。先生這詩,大家覺得如何?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