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音乐,是一种能够让人很好舒服情绪,表达情感的艺术。而音乐也有着很多的类型,比如今天小编要提到的朋克摇滚乐。一种源于六十年代车库摇滚和前朋克摇滚的简单摇滚乐。它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经过演变,朋克已经逐渐脱离摇滚,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而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英美两国都得到了积极效仿,最终形成了朋克运动。同时,朋克音乐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为世界多地青年所喜爱。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比如今天小编要提到的一位女歌手,那就是加拿大的艾薇儿

绝不平凡!这对Avril Lavigne而言已经算是温和的形容词了。

她是一个朋克女子、一个爆发力十足的灵魂,一个狂野不羁的女孩。她是那种大约两岁左右,就能够以声音引起人们激赏的怪胎。她是那种没办法乖乖坐在课堂上,但是却充满了自信和决心,并且一个人跑到纽约和洛杉矶去磨练创作技巧的小镇女孩。她是那种完全靠着自己的力量,为了成功不计代价,思想前卫的十七岁叛逆青年。“我才刚出道,我要清楚地做自己,我写出自己的感受,从不在乎其他人怎么想,”Avril坦诚。“我要穿出本色,做出本色,唱出本色。”

那么,这位朋克女子有着怎么样的音乐经历呢?下面一起来深度分析一下吧!

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拥有法国血统的父亲为这个二女儿取名为“Avril”,这个单词在法语里是“四月”的意思,由此希望女儿的一生都能如初春的四月天,始终充满生命力和美好希望。

那时候也还没有人能想到“Avril”这个名字即将在十七年后传遍全球,而她也没能长成一个如同“四月天”般柔和的姑娘。 Avril从能开始自己穿戴之后,就成为了家族中的“怪咖”。

用吃剩的糖纸给自己扎过小辫,也有用父亲的领带给自己搞过发型,和母亲大多数争吵都是与拒绝穿裙子有关。

反正,从始至终她都抗拒穿成所谓的“女孩该有的样子”。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那年只有16岁的Avril从LA Reid那里拿到了价值超过两百万美元的唱片合约,当所有人都一拥而上去祝贺她拥抱她的时候,她却淡定地像个局外人,工作人员还以为Avril没明白这个承诺的份量,激动地给她解释说,这可不是天天都会发生的事情,甚至有的人来试听了十几回,连一张EP的机会都没有拿到!

Avril只是笑了笑,说了句:“Cool.”

这可不是她故作深沉,只是这一切都是她用无数个练习的小时换来的。

一身黑+冷漠脸的封面造型,即使跟唱片公司对着干也要坚持朋克摇滚曲风,朋克不会在意任何人的反对。

细数同时期欧美乐坛的几位一线女星,如:布兰妮、麦当娜、碧昂丝以及克里斯汀娜,她们的音乐作品都还处在被唱片公司以及市场数据操纵。

但是,总是穿着宽松的裤子,戴着塑料手镯,从头到脚一身黑,听着Blink-182的十几岁少女,Avril,却一手揽过了专辑的大部分创作。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为此,她第一张专辑《Let Go》一直到和公司签约了整整两年后才得以面世,最后公司实在拗不过她,才得以答应。

专辑中的《Sk8er Boi》里几乎包含了Avril当时的所有人生观,简单明了地人物铺开形式,直言不讳地嘲讽:

“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你还要我说什么呢?

没有人会在现实中觉得男孩配得上女生。

但多年后,芭蕾少女独自在家里喂孩子,滑板少年成为了摇滚明星。

活该你的偏见让你平庸匆忙一生!”

除此之外,《Sk8er Boi》更是创造出一个朋克的新分支——滑板朋克。

不得不说,朋克成就了这样的一位女孩艾薇儿,这样一位很酷的滑板少年!

朋克音乐赏析,奔放的玫瑰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艾薇儿的音乐足以同时感动女孩与男孩, 以及一些富于冒险精神的成人,而她也正尽力地朝此方向努力。 “我等不及要出场了。我想要摇撼这个世界!我要人们知道我的音乐是真实而且诚恳的,是发自内心的。我只是想忠于自己。”   

比如在她的首张专辑《Let Go 》当中,艾薇儿的确是这么做了。她的唱腔炫耀似的活力四射,她的嗓音一如水晶般清澈, 而她的歌词更是流露出纯粹的女性风格。

《Anything But Ordinary 》是一首赞扬个体独特性的颂歌;吉他奔驰的首支单曲《Complicated》 ,是首正中爱情骗子要害的简洁歌曲;沾染了弦乐色彩的 《I'mWith You》 反映了艾薇儿较为温和的一面;《Losing Grip 》和《Unwanted》这些歌曲, 勇敢地面对了拒绝与背叛这些主题所需要的沉重与悲哀;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而接下来的 《My World》与具有暗喻意味  的《Mobile》,则是完美的展现了艾薇儿的生活经验。 “我有了这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机会去实现我的梦想。我跑遍了各个地方飞到这儿、飞到那儿,每天遭遇不同的事物,”她解释道。 “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不愿意去过正常的生活,不然我会觉得很无聊。”

随后,《my happy ending》里那种爱到无法自拔却只有说着无所谓然后转身流泪的感觉,对我种被拒绝的单身狗真是唱到心坎了。就感觉这是说着我自己的伤心事一般。

《i will be》那种悔恨,那种乞求,希望能重归于好,为了挽回爱情自己做出承诺,做出自己不再是自己的承诺(i will be all that you want),但似乎依旧无法挽回,那种痛…

不得不说,艾薇儿的音乐真的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周董也曾赞美艾薇儿的歌说:"她的音乐很厉害!"因为这个缘故,BMG唱片利用这次艾薇儿赴星洲开演唱会、周杰伦也飞到新加坡参加MTV颁奖典礼的机会,特别安排周杰伦、艾薇儿两位中西乐坛红星在新加坡相会。 周杰伦是有名的酷哥,艾薇儿也是有名的酷妹,这场"酷哥"会"酷妹"。

而艾薇儿从任兆年口中,得知周杰伦是"亚洲新天王",而且专辑销售成绩非常好,但直到得知周杰伦还拥有她的3张专辑时,艾薇儿本来酷酷表情,才露出惊喜:" 呀,他竟然会听我的专辑。"酷哥周杰伦用"国语"向艾薇儿表明,她的前两张专辑是别人送给他的,不过手上这张《展翅高飞》专辑可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水出芙蓉,浴水重生的艾薇儿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近年来,艾薇儿承认自己患上莱姆病,随后艾薇儿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她也向媒体表示自己因莱姆症而卧床超过5个月,之后渐渐恢复了健康。在2018年,她发行个人复出单曲《Head Above Water》,从而正式回归乐坛。

不像从前几张专辑的首波主打歌, 比如“Here‘s to never growing up。”或者“What the hell”

一听就是旗帜鲜明的“老娘我回来了。”

这首歌,只是“我回来了。”

但你听得到一种更热烈的力量,和更猛烈的对抗。

浴水重生,有那么一会儿,听得我有点想哭。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从编曲来分析,一上来的四拍子+二拍子混杂的节奏完美地体现了“Head above water”的沉浮、挣扎感。

和弦走向本身是很常见的“6415”,然而这个“戛然而止”的第二小节以不稳定的节奏打破了常规,并且在第四小节的后半段才切换到V级和弦,再次制造节奏上的不稳定。想象一下漂浮在海面上,波浪上下沉浮而你在尽力仰头浮出水面的感觉,配合着这个不稳定节奏,飘忽、沉浮、挣扎的感情一下子就上来了。

配器选择上,放弃、弱化吉他,主要用弦乐和钢琴体现旋律;同时鲜明地保持了“艾薇儿味道”。

就像大多数回答所言,艾薇儿用她的歌词、声线和演唱方法,清晰地喊出“我回来了”。然而,归来的艾薇儿并没有用激进、嘈杂的失真吉他体现传统的摇滚味道,而是用了更加体现“成熟感”的弦乐铺衬(32秒之后的)全曲。

前面提到的“沉浮感”也在配器旋律上体现得非常出彩。从前奏的钢琴到后面的小提琴,主歌和衔接部中都大量出现了两个音快速交替反复的旋律。在这些节奏配器弱化甚至消失的段落,这种交替反复的旋律写法增加了这些片段的律动性,来回摇摆的音高与歌曲主题也配合得非常恰当。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同时,在副歌结尾处出现了歌词片段的反复("Don't let me drown, drown, drown / don't let me / don't let me, don't let me drown")以及叠加在和声之上的独立乐句("Keep my head above water, above water")。这种在她之前的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技法,又在告诉听众“你们的艾薇儿还是那个艾薇儿”,似曾相识而又有新鲜感。

而我们,也可以从《Head Above Water》歌曲的歌词和曲调上感受到艾薇儿·拉维尼当时患病期间濒临死亡的痛苦心境,一边听着这首歌更忍不住为她的经历流泪。这首歌的歌词充斥着恐惧和脆弱,而艾薇儿·拉维尼却将这样的感受化作温柔的旋律,一字一句唱进听众心底。在MV中,艾薇儿·拉维尼涂上招牌的黑色烟熏妆,放下了飘逸的金发,身穿白色礼服走在海边。

艾薇儿:一个滑板少年,一个芭蕾少女,朋克里从来没有公主

不得不说,她是一代人的青春,是与老友共同拥有的回忆,存在于那段一生只有一次却永远在记忆里闪闪发光的时代。

没错,她贯穿了我们的整个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