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本 期 導 讀

中醫並非「醫學」、「醫術」或「醫技」所能涵蓋,這些僅是海島露出水面的部分;中醫更大的氣象在其「醫道」,這才是深海下的海床。


易與醫的關係,明代醫家張景嶽在《類經附翼·醫易義》中說得明白:「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這裡,張氏從易與醫的研究對象雖不同,但陰陽一理入手而論。實則是將《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功用結合醫學內容演繹了一遍。《周易·繫辭下》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點明瞭《周易》主要是以陰陽來闡「道」。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易與醫


易與醫,就研究對象而言,易關注的是「天地之道」;醫重視的是「人生之理」。兩者實是天人關係。而「天地之道」在於「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則在「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其理均在陰陽二氣之用,只是作用一宏一專。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在作用方式上,兩者幾乎如出一轍,易「具陰陽動靜之妙」,醫「合陰陽消長之機」。所以醫、易「理無二致」,同就同在陰陽變化。


可見,天人相應,醫易相通、同源,是因為它們均建立在以陰陽變化為規律的自然整體觀基礎上,哲學之道與醫學科學之理在這裡相貫通。


但易與醫畢竟有所不同,其差異主要呈現在陰陽變化的廣度、深度及層面上,故「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


有同行曾頗為自得地對我說:「我不懂《周易》,但多年來不是一樣行醫?」我無言。不少中醫從業人員似乎都有類似的感覺,就是醫書的知識加臨床經驗的積累就是醫學的全部,

這或許是西醫學的全部,但絕不是中醫學的全部。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的確,醫學知識的熟練掌握與臨床經驗的積累是為醫者的基本功,有了這些積澱,就算不明《周易》,也可以是個不錯的中醫師,但或許就僅此而已,若想再進階,難矣!因為真正的境界都是表現在思維層次上的。


若能進一步明瞭《易》的基本原理及其運用技巧,您可能會因視野的開闊而感識到更高的醫學境界。


須知真正的中醫臨證不是格式化的機械操作,而是深思熟慮後的智慧與知識運作,思考是有層次高低的。


若光憑經驗行醫,滿足於一己之得,思路狹窄,是低層次,他可能幾十年行醫日復一日實際就在重複一日;經驗加學識行醫則高於純憑經驗,這是另一層次;但如果經驗與學識再加智慧,則是為醫的更高層次。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就如登山,不同的高度可覽不同的景觀,為醫也如此,未達那一層次就無法體悟相應的境界。


誰都希望自己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但可嘆的是,不少人稍有所成,由於雲遮霧罩,只是站在小土坡上,就以為自己站到了絕頂。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易是醫之道


因此,張景嶽才有這樣的感嘆:「學醫不學易,必謂醫學無難,為斯而已也,抑孰知目視者有所不見,耳聽者有所不聞,終不免一曲之陋。」明·孫一奎亦說:「彼知醫而不知《易》者,拘方之學,一隅之見也;以小道視醫,以卜筮視《易》者,亦蠡測之識,窺豹之觀也,惡足以語此。


如何使自己的境界提高,孫一奎的結論是:「故深於易者,必善於醫。精於醫者,必由通於《易》。術業有專攻,而理無二致也。……故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注意,文中「太醫」兩個字不要望文生義,誤解為古代太醫院的太醫,此處太通大,太醫即大醫,能稱大醫者一定是有大境界者。


「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是因為易學要解決的正是智慧問題。


為何這樣說?皆因易學所揭示的「天地之道」是宇宙間最一般的本質和規律,具有最廣泛的普遍性,可涵蓋一切領域,醫學所研究的僅是人身生理、病理這一特殊領域。普遍規律可包含特殊規律,大道自然可以包含醫理。


正是「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運用由乎我。運一尋之木,轉萬斛之舟;撥一寸之機,發千鈞之弩。」(《類經圖翼·醫易義》)。


如果您懂得易學的陰陽變化後,您會發現教材中的陰陽內容實在太淺,淺到幾乎只能說是陰陽之理而不是陰陽之道。


甚至在一些對臨床已麻目的醫者那裡,連陰陽之理也沒有了,僅剩下諸如陰虛養陰、陽虛補陽、陰盛散寒、陽盛清熱這些可供操作的名稱的簡單對應而已。


學醫,為什麼最好也學周易?


醫學之陰陽,不是僅供操作的名詞,也不僅是「理」之陰陽,而應是「道」之陰陽。如此,才能學與術進乎道!


中醫並非「醫學」、「醫術」或「醫技」所能涵蓋,這些僅是海島露出水面的部分;中醫更大的氣象在其「醫道」,這才是深海下的海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