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私家車現已成為討媳婦三大標配之一,那古人的“私家車”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馬車,其實在古代,馬車和牛車並行,甚至一度牛車的風頭超過馬車,成為貴族旅遊外出首選。


“古之貴者不乘坐牛車,漢武帝推恩之末,諸侯寡弱,貧者至乘牛車,其後稍貴”。西漢時,以及西漢前,牛車難以進入貴族的法眼。唯有老弱貧困者,才是牛車服務的對象。“自靈、獻帝以來,天子至士遂以為常乘,至尊出朝堂舉哀乘之”,從此開啟貴族寵信牛車的先河。(《晉書.輿服志》)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愛牛風氣,便一發不可收拾,著名如晉惠帝,“帝乘牛車,行宮藉草,公卿跋涉”妥妥的牛車愛好者。(《晉書.孝惠帝》)哪怕被廢的司馬奕,還是要和牛一起走。“帝乘犢車出神獸門,群臣拜辭,莫不欷歔。”(《晉書.廢帝海西公》)


當權者還將牛車,作為“規矩”定下來。按晉制:諸王三公都乘牛車;南齊制:副三公乘牛車;梁制:二千石四品以上及列候皆乘駕牛的軺;北齊制:正、從一品執事敬官及儀同三司乘牛車,七品以上官皆乘牛車。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北齊墓中的牛車


這時期的犢車樣式花樣百出,用雲母裝飾的稱“雲母車”,只有得到皇上寵信的大臣才能乘;皂輪車,皂漆輪轂,上家青油幢,朱絲繩絡,駕四牛...


作為牛車的主角,自然要受到一番特別照顧,一頭名叫“八百里駁”的牛,青史留名。它主人便是“王愷鬥富”中的男一號,王大人對“八百里駁”很好,命僕人“常瑩其蹄角”。(《世語新說》)


駕駛牛車,離不開司機牛倌。南朝宋孝武帝時,劉德願駕車技術十分高超,他能夠在兩杆之間,剛好只夠一車通過的路上,毫髮無損從中疾馳而過。(《宋書.子德願傳》)


到隋唐時期,愛牛車風潮依舊不減當年。


文人劉知幾指出“魏晉已降,迄乎隋唐,朝士又駕牛車”,相比魏晉,這些貴族,珍愛牛車也玩出來了新花樣。楊貴妃的姐妹們,為獲得當今聖上李隆基的讚美,不惜“飾以金翠,間以珠玉,一車之費,不下十萬貫”結果導致“既而甚重,牛不能引”。本想獲贊,結果以尷尬收場。(《明皇雜錄》)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北魏時期的陶俑儀仗隊


作為審美官的唐玄宗,裁判牛車的職業生涯並未就此結束。在洛陽大酺,方圓三百里的官員,聽說皇帝李隆基“到此一遊”,無不率領各自的“樂隊”前來演出助興,所乘牛車。拉車的牛,是“非一般的牛”。“伏廂之牛,蒙以虎皮,及為犀牛形狀,觀者駭目”(《明皇雜錄》)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唐代李壽墓牛車壁畫


牛車不僅深受達官貴人的厚愛,還在軍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元稹在替自己文集寫“自敘”時,就提到他奏劾的事件中,有條“朝廷饋東師,主計者誤命牛車三千四百乘飛芻太行。”可見當時運糧,主要依靠牛車。安史之亂,在陳濤斜戰役中,房琯竟然妄想用牛車作戰。“時琯用春秋車戰之法,以車二千乘,馬步夾之。既戰,賊順風揚塵鼓譟,牛皆震駭,因縛芻縱火焚之,人畜撓敗,為所傷殺者四萬餘人,存者數千而已”。(《舊唐書.房琯傳》)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唐代李震墓牛車壁畫


雖然關隴貴族對牛車喜愛有加,但他們不獨寵牛車。天寶年間,李隆基在華清宮“乘馬出宮門,欲幸號國夫人宅”。(《舊唐書.王毛仲傳》)“貴賤所行,通用鞍馬而已”,(《舊唐書.劉子玄傳》)各階層騎馬才是唐朝人主要出行工具。


在民間人們更願意將其作為運載工具,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考證過:這賣炭翁的故事來自《順宗實錄》,據記載賣炭者“以驢負柴至城賣”而不是拉牛車賣炭,為何白居易要改。主要在於:到了白居易時期,用牛車拉貨賣更普遍而已。據唐代史料記載:僅京城的司農寺就有牛車1021輛,牛車在當時有多麼流行,便不難想象。


到兩宋時,已不見哪個皇親國戚對牛車感興趣。


從文獻資料看,牛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命婦王宮士庶,通乘坐車子,如車簷樣制,亦可容六人。前後有小勾欄,底下軸貫兩挾朱輪,前出長轅,約七八尺,獨牛駕之,亦可假賃。”(《東京夢華錄》)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雪溪行旅圖


從宋畫《雪溪行旅圖》,可見一種“三牛廂車”,此車以三牛並頭駕馭,力量大,可搭乘數人,很適合跑長途。


兩宋時期,牛車大都以“公交車”的形式出現史籍中,很少出現在貴族的“私家車”中,縱觀整個宋朝319年,始終是“殘山剩水”,北宋與契丹糾纏不清,西南還有大理。戰事頻繁,需徵收大量的馬、牛。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只能改乘驢,或轎子。如直到北宋中期,馬才開禁,見李昉上奏“今後富商大賈乘馬,漆素鞍者勿禁。”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後來,戰事趨於平和,馬、轎子便成為士庶平民階層的普遍“私車”。“京城士入和豪右大姓,出入率以轎自載,四人舁之...不獨貴近,比比紛紛,日益滋甚”。(《宋史.輿服志》)


失寵原因


魏晉時期,士人階層生活腐朽不堪。將漢朝騎馬尚武的風氣,拋到九霄雲外。豪族門閥喜歡聚在一起開派對,各自衣冠博帶,塗脂抹粉,玩玄學。由於長期缺少鍛鍊,個個骨脆膚柔。有時免不了要外出,舒適平穩的牛車便成為他們的首選。


晉唐時被貴族推崇的牛車,為何在兩宋失寵了?


在隋唐時牛車之所以風靡,除了所說的舒適、實用性強。還在於隋唐人崇慕魏晉之風,如詩人李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活脫脫就是幫偶像謝靈運代言打call,“帶貨”謝公屐。


宋朝王室不用牛車,前期是支援戰事,後期因為馬、轎子已成為風尚。作為始終引領時尚界的王室,自然不願落後潮流,改去走“復古”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