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没成功,更是在第五次北伐中于五丈原病逝。诸葛亮难道不知北伐注定失败吗,其实诸葛亮早就知道北伐的结果了,但他还是坚持北伐,其实大有深意。

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诸葛亮


按照当时的情况,只有两条路可走:投降和联吴抗曹。投降这个办法是注定不行的,于是只剩下联吴抗曹了。

可是蜀吴两国的战争刚结束没多久,想要联合吴国只有先用行动表态,吴国才能相信蜀。但是蜀国政权的中坚力量大多是荆州人,他们想收复失地,诸葛亮只有打出匡扶汉室,恢复中原的口号,他们才会同意北伐。于是北伐的表面意义就变成了恢复中原了。

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联吴抗曹


但是蜀国和魏国的军事力量相差甚大,所以诸葛亮决定避重就轻,单单是陈仓这个小城,诸葛亮就攻打了一年,至于长安就更攻打不下了。如果攻打下来了,补给线不可避免的会拉长,蜀军很有可能被切断补给线,被围困住,所以陈仓是绝对不能攻打下来的,至少短时间内不能。

在诸葛亮的算计下,北伐伤亡最大的是吴国,但诸葛亮在此次战役中反而戏份最多,诸葛村夫真的很狡猾。

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继续北伐则是因为蜀国内部的原因。

蜀国内部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蜀国内部分为三个利益集团:益州、东洲、荆州集团,这三个集团有着利益冲突,所以蜀国内部斗争不小。刘备在世的时候,还能通过迎娶吴懿之妹来维系利益集团间的关系。但是当刘备死后矛盾进一步激发,诸葛亮属于荆州集团人士,想要压下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很难。

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蜀国内部利益集团


由于这个原因,诸葛亮才要继续北伐,转移蜀国的内部矛盾,保持内部稳定。

如果三国之战蜀国获胜,最后不管是哪个利益集团获胜,蜀国还是刘家的;如果蜀国争霸失败,整个国家都完蛋了,至于利益集团间的矛盾,那就更不是事了。

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他可能是已经预料到了,也有可能是没有预料到,不管如何他都凉了,蜀国也在诸葛亮死后29年灭亡。

诸葛亮北伐的深意,卧龙之称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黄昏

不管结果如何,诸葛亮都是三国谋士中的第一梯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