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德國賠償各國多少美元?你怎麼看?

坤庭2


二戰德國在宣佈無條件投降後,並沒有與各戰勝國簽定正式的賠償協議,所以它的戰爭賠償基本就是“任人宰割”。蘇聯由於在戰爭中損失最大,因此早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就率先提出了關於戰後德國賠償的問題,斯大林一張嘴就喊出來個天文數字:200億美元。

(柏林的女人電影劇照)

按照蘇聯的方案,德國應當至少付出200億美元的戰敗代價,其中的100億美元賠給蘇聯,佔比50%。美國和英國(那會還沒法國什麼事)將會分得80億美元,佔比40%。另外的10%共20億美元分給其它戰勝國,不過德國國庫已經沒有了什麼美元和黃金儲備,所以斯大林的意思,德國的賠償將一半用工業成品支付、一半用拆走機器設備和沒收其海外資產支付。

美國總統羅斯福認為,未來戰後所涉及的許多國際問題,美方還需要蘇方的支持,況且德國當時還沒有被徹底打敗呢,因此對200億美元的方案給予了“原則上同意”。而英國方面的丘吉爾堅決反對,大約是深受當年《凡爾賽和約》的刺激,老丘認為過分壓榨德國,很可能使其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因為賠償問題畢竟不是雅爾塔會議的主題,因此也就暫時“擱置爭議”了。

(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和丘吉爾)

德國人真正投降的1945年5月以後,面對蘇軍大規模湧入德國和大肆的掠奪,美英慌了手腳,為把蘇軍擋在西方盟國的佔領區之外,緊急提出了“分區賠償”的方案。即美、英、蘇三國(後來又塞進法國)分別在各自的佔領區取得戰爭賠償,這樣一來,由於蘇軍僅佔據著以農業、輕工業為主的德國東部地區,所做所為就被嚴重限制了。

蘇聯人當然不幹,於是狡猾的美國人註明了附加條款,即把德國賠償問題和波蘭西部的戰後邊界問題“捆綁銷售”,只有蘇方答應分區賠償的方案,美國才會在邊界劃分問題上讓步,斯大林只好捏著鼻子同意了。為了安撫蘇方,《波茨坦協定》額外追加的是:蘇聯可以獲得美英法控制區設備拆除部分的25%份額,其中的四成為白拿,六成需要蘇聯用糧食交換。

(雅爾塔三巨頭)

先說西方盟國,根據1945年12月巴黎會議的精神,共18個國家按比例瓜分了價值5億零230萬美元的現貨物資,其中美國1.24億美元、英國1.06億美元、法國8700萬美元,剩餘的1.843億美元東西則由其他15國分掉。事實上,由於國情的特殊,美英對拆卸德國設備不怎麼感冒,反而更喜歡從德國弄走科學家、實驗室、商標和專利等等,這些“智力賠償”的價格是不菲的,整體估值約在51.5到64,4億美元之間。

蘇聯的做法則簡單粗暴的多,他們在自己的佔領區把“能拆走的都拆走了”,被拆企業多達676家,再算上從美英控制區獲得的拆卸權,總數將達到1300餘家(西部地區工業企業較多)。因此到了1950年5月,蘇聯政府宣佈已經取得36.58億美元的賠償,並且宣佈東德承擔的剩餘賠償將被減免一半即31.71億美元,另外一半東德每年需要還2.11億美元,還滿為止。

(劇照)

不過這不是全部,因為從1944年蘇軍大規模反攻開始,德軍原來控制區域的所有設備、物資甚至技術工人,以及德國人搜刮的大批財寶,全部被蘇聯接收掉了,而這些數字是沒辦法統計的。把上述這些攏在一起,西方人士估算,到1953年蘇聯實際攫得的賠償資產,價值應在171億美元以上,大大超出了雅爾塔會議上的數量要求。

之所以將1953年作為截止計算時期,是因為東、西德分別建國後冷戰已經開始,東德成為蘇聯的“兄弟國家”,因此這一年蘇聯宣佈放棄對東德的一切賠償要求。而在此之前的1952年5月,西德政府也與美英法簽署《波恩條約》,上述三國解除柏林外以外的軍事佔領,停止一切拆卸工作,同時免除了西德剩餘的所有賠償義務,所以1953年以後德國就不存在國家層面的賠償了。

(劇照)

特殊的歷史時期和政治形勢,致使當時有人評價說:“西德人是幸運的,是東德人替希特勒承擔了所有的戰爭罪責”。回顧這段歷史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是當時的美元匯率和實際價值,與今天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比如中國在抗戰期間四年多所獲美援總額也才16.02億美元。

第二是雖然各戰勝國在國家層面不再有賠償要求,但民間對德國二戰的索賠仍然存續,比如1960年西德又給了希臘1.15億馬克的一次性民事賠償。

(分區佔領圖)


度度狼gg


沒辦法統計,當時蘇聯在雅爾塔倒是提出20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很多人會驚歎哪個時代的美元購買力,不過以蘇聯光人口損失就三千萬計,我很難相信這個數字是斯大林提出的,而且其中要給蘇聯的份額只有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一百億,我個人覺得這個數字何其荒唐,不說人命無價,光是蘇德戰場上損耗的物資,飛機坦克大炮,都是幾萬幾十萬的損失,美元購買力再高,夠買嗎?然後這個二百億的數字,丘吉爾還覺得太大,對德國會像一戰後被逼急眼,接著打二戰。


所以這數字被擱置了,並未實施,德國正式投降後,各方佔領掠奪物資,搜刮人才,大家默認這也是戰爭賠償,實際上這事很難說清楚,即使按西方傳統,戰利品和戰爭賠償也不能說是一回事,所以同盟國在德國搜刮,除非自己聲明,說這是抵戰爭賠償的,否則這些東西就是戰利品,跟戰爭賠償無關。戰敗後的德國沒啥錢,盟軍到是說過用物資抵債,不過具體到搜刮行動裡那部分是戰利品、那部分是戰爭賠償,沒人能說的清楚,去搜刮的人都鬧不清。戰後分別佔領德國的盟軍,因鐵幕降臨,分道揚鑣,德國也被分為東西二德,這時候好運也跟鐵幕一樣降臨,北約華約雙方為爭取各自佔領地的政治立場傾向,都大幅減免德國戰爭賠償數額。

所以實際上,整個德國,除了戰敗被洗劫了一遍,正經賠償沒用支付多少,而且當年無論東德西德,還得到佔領軍的重建扶持,併為因戰爭賠款拖累過自己的發展,與日本不同,德國對歐洲各國的戰爭民事賠償還是相當積極的,以及對猶太人群體的民事賠償,還是頗被稱道的。這裡面還有德國在歐洲掠奪的所謂納粹財寶,後來又被盟國瓜分,還有很多不明不白消失了,成為各種新的寶藏傳說,這些年這個話題熱度相當高,尤其是納粹財寶裡為數眾多的藝術品,往往會在傳說當中天價出場,有人因此給蘇聯瓜分的這些東西做了個驚人的估價,這也是一個盲區,財寶這東西的所謂天價,即使是真的估值,也只是對於個人的天價,對於國家來說,這種等級規模的藝術品出現,就意味著藝術品國際市場面臨大跳水,而對個人產生震撼的價格,對國家更連屁都不是。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馬歇爾計劃拯救歐洲的歲月裡,整個歐洲都處於拿家傳金銀財寶,古董藝術品換午餐肉罐頭的狀態,那時什麼財寶都不值錢,正常市場生態沒恢復所謂財寶有時候連黑麵都換不到,去給它估值不是扯蛋嗎?
到了二十一世紀,古董藝術品大熱,拿這時藝術品估值的價錢,跟當年美元價格做個通脹折算,就當當時掠奪財寶的價值,這不合適。同理,我也很好奇把美國搜刮德國技術人才,是怎麼給量化出價值六七十億美元價值的?科學家、技術人員這東西你不給他平臺是一點價值都沒有的,許靈均大學畢業當了右派,給丟到內蒙草原上放馬,那他就只有一個牧民的價值,討個盲流老婆才給他把家撐起來,當時德國一幫中老年技術人才,留在德國好多得變成毫無價值的餓殍!拿他到美國的科技成果算價值,研究平臺的錢算了沒有?項目投資的風險算了沒有?所以這種沒法量化的東西可以提,但沒要一本正經給個價錢出來。


李三萬的三萬裡


二戰後德國的賠款情況:

德國投降後,18個戰勝國於1945年秋冬在巴黎召開會議,討論德國的二戰賠償問題。會議決定各個國家有權利沒收各自領土內的德國海外資產,此外還制定了賠償在各國間的分配比例。希臘也參與了巴黎賠償會議的談判,在分配方案中享有4.35%的物質賠償和2.7%的其他方式賠償。

但隨著德國一分為二為西佔區和東佔區以及冷戰的開始,賠償也發生了變化。

兩個地區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賠償命運。在東區,因蘇聯在戰爭中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損失巨大,要求德國實物賠償並對其進行拆遷,運至蘇聯。大規模的工廠拆遷持續3年之久,據統計,蘇聯從東佔區拆遷獲得的賠償佔東區所有資本設備的35%-45%,在一些關鍵的工業領域,如鋼鐵化工等,東區幾乎損失了所有的工業設備。

由於民主德國生活水平急劇降低,1953年蘇聯將東德當時尚拖欠的25.73億美元賠償款項一筆勾銷,正式放棄了對東德的所有賠償要求。蘇聯曾宣佈,東德總共支付了42.92億美元(按1938年匯率計算)的賠償,其中包括工業和設備拆遷。美英對西佔區的賠償要求相對溫和,因不希望摧毀其經濟從而成為歐洲的負擔。

1953年同盟國簽訂了《倫敦債務協定》,減免了德國一半的債務。1990年,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和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簽署了有關德國統一的《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2+4條約)。四個同盟國宣佈從此放棄此前在德國持有的的權利與義務。

在這之間,1960年,德國與多個戰勝國分別簽訂了雙邊協議,進行賠償。希臘得到德國的賠償共1.15億馬克,荷蘭、比利時、丹麥等國也得到了賠償。

20世紀70年代,德國賠了波蘭14億馬克。“2+4條約”簽訂後,德國支付了180億馬克給蘇聯,其中包括對納粹勞工的賠償。

你絕對想不到,德國對一戰的戰爭賠款到最近幾年才剛剛還完,而對二戰受害者們還在一直賠償..

1985年5月8日,戰後西德第七任總統魏茨澤克在議院發表演說:“閉眼不看過去,到頭來也看不到現在,不想把非人性的行為銘刻在心中的人,就很容易再次陷入那種危險的境地,必須認真對待本國的現代史,跨世代地承擔戰爭責任。”

這番話很能代表戰後德國對於戰爭責任的態度。表面上看起來德國一直賠個沒完沒了,數額大到讓人感覺已經超出必要範圍的地步,似乎是有點傻——二戰都結束多少年了,都不知道找點說辭來逃避一下嗎?

然而正是這種誠懇和積極的態度,不僅讓德國能夠抬頭做人,更帶來了很多現實好處。今天已經沒有人會相信德國是一個危險的,需要防範的國家。

這種高度信任使德國的工商業和國家形象早已免受黑歷史的影響,自己也重新成為歐洲具有領袖地位的正常國家,這種和諧共榮的局面放在七十到一百多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能用積極的賠償換來這一切,哪怕態度是裝出來的都行,但日本似乎永遠不想明白這個道理。






徐家剛子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讓德國背上沉重的戰爭賠款,同時被美國、英國、法國等進行的瓜分,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德國經濟出現嚴重的下滑,物價與戰前的水平不相符,納粹黨通過演講或其他的方式掌握了政權,最終被迫不得已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期,英國、法國不想德國再次變成戰爭的發源地,於是英、法、美等三國沒有要求德國作出戰爭的賠款。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之後,在波茨坦的會議上,戰勝國商討了戰後秩序、戰後賠款、戰後重建等問題,當他們討論到賠款的時候,美國和英國建議從德國進行劃分區域,實行區域性的徵收戰爭賠款,當各國都同意美國的主張之後,到底該賠償多少,但是沒有具體數字。

兩次會議之中對於賠償,屬於拖泥帶水,是否德國就不用付出代價?不是這樣的,之前我提到過實物扺債呢,但戰勝國利用另外的一種模式,來讓德國付出了代價,也許這種瓜分的模式,能預防德國再發動世界大戰,歐洲各國對於希特勒,那才是真的害怕,包括現在的西方國家也不能出現有納粹的標誌,西方人的心底裡對納粹的恐懼,是無法形容的。

1953年,戰勝國和西德簽署了《倫敦債務協議》,由於美蘇一開始就發生了霸主爭奪戰,讓西德撿到了大便宜,經過多國的磋商,免除西德的戰爭賠款,只要支付一戰後期和二戰後期的債務,為了不讓西德倒向蘇聯,並讓西德重新進入了歐洲的圈子,將德國的舊債務是289億馬克,減至144億馬克,少了一百多億,那是天文數字了。

德國的柏林牆倒下之時,也就是1990年6月,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實行了和平統一,這是納粹德國之後,是德國最為喜慶的大日子,二戰後期,整個德國和柏林被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分為了四份,也就是說,按現在的叫法西柏林和東柏林。其實德國的統一,當時的蘇聯是極力反對的,第一任德國總理是科爾,考慮到西德和東德的合拼之後,其他的小國要求德國作出賠償,於是有了“4+2條款”,4是指美國、蘇聯、法國和英國,而2呢,是指西德與東德。他們四個國家是世界強國,承諾扶持德國的統一,這就是今天的德國。現時有些國家還向德國提出了戰爭賠款,但是德國不會給的,德國在戰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0天時間50萬的女性被、、、、、。


森林狼6


那麼,二戰結束後,德國的賠款情形,究竟如何?

早在對德戰爭中,各大盟國即分別制定了索賠計劃。但由於所求不同,以至在雅爾塔會議上發生嚴重分歧。蘇聯損失最大,希望從德國獲得戰後重建的資金、設備,提出要德國賠償200億美元,其中100億給蘇聯、80億給英美、20億給其他戰勝國。德國賠償的一半用工業產品支付,另一半通過拆卸設備、沒收德國海外資產獲得。①

對於蘇聯的提議,英國極力反對,認為這超出了德國的承受能力。丘吉爾指出,如果支付進口不能優先於支付賠償,便意味著需要其他國家來替德國支付賠償。如此所料,戰後一段時間內,美、英不得不為佔領區的食物進口買單。同時,英國也害怕過分剝削德國,會使其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美國國力雄厚,也未受到戰爭破壞,並不期望從德國獲得大量賠償,只是為換取蘇聯在其他問題上的支持,對200億美元(文中美元都是按戰前,也就是1938年的匯率計算所得)的賠款數額表示了原則性同意。

其實在對德索賠政策敲定前,蘇聯已將德國東部的大片領土劃給了波蘭,那裡有德國12%的可移動資產與大量存糧;而蘇軍所過之處,也都大範圍地拆卸設備。這兩個舉動無疑削弱了德國的賠償能力,間接減少了美、英等國能獲得的賠款數額。加之,美國希望將蘇聯擋在西佔區以外,故在波茨坦會議上主張“分區賠償”。②

所謂“分區賠償”原則,即美、英、蘇三國(後加入法國)從各自在德國的佔領區獲得戰爭賠償。蘇佔區面積較小,境內主要為農業與輕工業;西佔區經濟更為發達,擁有魯爾區這一重工業基地。美、英為獲取糧食,蘇聯為得到工業設備,在《波茨坦協定》中又規定,蘇聯可獲得西佔區拆卸設備的25%,其中40%無償獲取,60%使用糧食等物資交換。③

蘇聯最初並不同意這一原則,但美國把對德賠償問題與波蘭西部邊界問題綁定在了一起。只有蘇聯同意“分區賠償”,美國才會在蘇聯邊界問題上讓步。由此蘇聯不得不接受了“分區賠償”。

戰後變成一片廢墟的柏林

蘇聯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所獲賠償最多,達171億美元

戰後初期,美、英、蘇三國至少在削弱德國這一目的上是一致的。但隨著冷戰爆發,美國為防範蘇聯,維護歐洲安全,開始著力恢復德國經濟。因此在西佔區,盟國要求德國給予的賠付較少。

1945年12月,包括希臘在內的18個西方盟國依照在戰爭中的損失,確定了在西佔區獲得物資賠償的比例。他們總共從西佔區獲得價值5.023億美元物資,其中美、英、法分別分獲1.24 億美元、1.06 億美元和8700萬美元。西方各國拆卸的設備不多,西佔區的生產能力僅因此下降了8%。此外,包括美國搶走的專利、商標、科學家等“智力賠償”,西方國家從德國獲得的賠償,大約相當於51.5億—64.4億美元。④

相比之下,蘇聯在佔領區的拆卸規模,遠大於美、英等國。他們把“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設備、鐵軌、電話機和交換機、汽車、室內發電站、有軌電車、機床,乃至整座工廠”。蘇聯官方稱,從蘇佔區拆遷企業676家;西方學者算上部分被拆遷的企業,這個數字能達到1367—2033家。⑤

統計顯示,德國蘇佔區在1946年的生產水平比兩年前下降了75%,生產能力僅相當於1936 年的55%。這種結果的出現,1/4是因戰爭破壞,3/4則源於蘇聯的大肆拆卸。⑥民主德國建立後,蘇聯繼續用大大低於市場的價格,從民主德國獲取化工等工業產品。

1950年5月,蘇聯宣佈已獲得36.58億美元賠償,同時將100億美元的賠償總額減少到68.29億,要求東德以後每年償還2.11億美元。這個數字並不包括蘇聯從蘇佔區獲得的所謂“戰利品”——從1944年起,蘇聯即以掠奪“戰利品”的名義,從德國沒收了大批財產,以及數以十萬計的技術工人。如果加上這些,蘇聯至1953年所獲賠償可能有171億美元,大大超過了其在雅爾塔會議時要求的賠款數額。⑦以至當時有評論稱:“西德人是幸運的,是東德人替希特勒承擔了所有戰爭罪責。”

1952年5月,聯邦德國與西方盟國簽訂《波恩條約》,結束美、英、法三國的軍事佔領(柏林除外),停止拆卸,免除聯邦德國的所有賠償義務。為不給西方留下貪得無厭的印象,同時避免因過分剝削,引發民主德國的更大騷亂,蘇聯在1953年也宣佈放棄對民主德國的一切賠償要求。⑧

德國的賠償行動並未就此結束。除了給四大佔領國外,截至1986年,聯邦德國還給以色列猶太人賠款900億馬克,給東歐12國10億馬克。至於早已自巴黎賠償會議上拿到了戰爭賠償的希臘,如今再度對德國提出“賠償”要求,除製造國際話題應付國內困境外,並無其他實際意義。

一名蘇軍士兵試圖搶奪德國婦女的自行車

截止今日仍有戰勝國向德國申請戰爭賠款如:已瀕臨破產的希臘政府

所以具體數字無法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