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1910年,东北三省毫无征兆地发生了一场瘟疫,这场瘟疫来势汹汹,哈尔滨、长春、沈阳迅速沦陷,被感染人数上万,每天都有人死亡,恐惧,一下子深入到东三省每个人的心中。

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小城来了两个外乡人,他们看起来好像不太健康,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短短数日,两人在店内暴毙,紧接着店内又有几个人死亡,并且症状都相似:发烧、吐血、咳嗽,死后还全身发紫。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不少人觉得这只是巧合,没有人想到,这场瘟疫会在短时间内蔓延到东北各地。

到12月初,哈尔滨仅是一天的死亡人数就高达一百多人,病情还在不断传播,横尸遍野,人心惶惶。仅仅二十多天,疫情就已经遍及东北三省,不少家庭全家感染,更有甚者,全村无一幸免,都死于这场瘟疫之下。

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那时的东北,有全国最发达的铁路网络,再加上当时年关将至,许多人为了回家过年,或是为了躲避疫情,都逃往了南方,如果再不控制,恐怕会席卷全国,再加上当时的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内忧,“外患”也出现了,俄国、日本两国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借口,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清政府并不情愿,在那年已经经历了种种打击,新军起义、饥荒抢劫、罢工罢市、万民请愿、宪政变革、日俄进逼,若是再交出东北三省的主权,形势只会更加危急。

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在紧要关头,终于有人愿意来挽救这场危机。外务部右丞施肇,想起自己认识的一名华侨医生,伍连德,祖籍广东,187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他17岁就获得了女王奖学金前往英国读书,成为第一个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华人,在医学领域非常优秀。1910年年底,在清政府的邀请下,伍连德赴哈尔滨调查处理疫情。

对于这场瘟疫,伍连德首先做的就是控制其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扩散,封锁了东北,将染病人员隔离,做完这些,下一步再查清根源。伍连德选择了最危险而直接的方法,且顶着违背民俗的压力,进行了尸体解剖,他在病人体内发现鼠疫菌。

但是,当时感染的病人和之前鼠疫病人的症状并不相同,且当时清政府为了组织疫情大力捕鼠,但并没有什么用。伍连德有了大胆的猜想推测,认为这次瘟疫是由空气飞沫传播的,是一种新型病毒――肺鼠疫。

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但伍连德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太多人认可,尤其是奉命来支援东北疫情的外国教授迈尼斯,认为伍连德的想法并不现实。但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迈尼斯未戴口罩就接诊了几名病人,1月8日,他出现了和染病病人相同的发烧、咳嗽症状,1月11日,就因此丧命。至此,没有人再怀疑伍连德。

伍连德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实施。铁岭政府开始向当地民众发放“呼吸囊”,也就是伍连德发明的口罩,在吉林“各关检疫分所于城瓮内设机器药水,见人消毒”,其他许多地方也颁发出吃熟食、注意卫生等政令。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染病而死的尸体,伍连德认为将其烧毁才能够阻止病毒的传播。然而在当时,还有着“入土为安”的想法,将尸体烧毁简直是大逆不道,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感染,伍连德还是向清政府提出了火葬的请求。3天后,清政府批准,被肺鼠疫夺去生命的人们被集体火葬,烧了三天三夜。至此,再结合之前的各种措施,这次瘟疫逐渐得到控制,其他省份也纷纷好转。

100多年前爆发的肺鼠疫,通过飞沫传播席卷东北,5万人丧命

调查发现,这场灾难的源头,不是老鼠,而是中俄边境的一种动物――旱獭,他们的皮毛很好,适合做衣服,许多流民捕杀它们来获取皮毛,同时以旱獭肉为食,病毒就这样由旱獭传到了人的身上,再由早期感染者传向了更多人,而这场爆发的肺鼠疫夺去了至少5万人的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