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題記: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於192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面紗》。這部小說甫一問世,就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非常多的熱議與爭端。毛姆以跨時代的洞察力與悲憫心懷,講述了一個背叛婚姻的女人凱蒂·費恩,在經歷了婚外的激情與幻滅、經歷了丈夫的憎恨與死別、以及自身慾望的波瀾之後,尊嚴與靈魂徹底覺醒,最終涅槃重生的故事。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毛姆之所以為這個故事取名為《面紗》,靈感來源於英國詩人雪萊的一首詩:《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

別揭開那些活著的人們,

用來形容生活的彩色面紗。

儘管這上面都是些不真實的假象,

它只是用隨意塗抹的色彩,

模擬著我們能夠相信的一切事物,

在它後面隱藏著恐懼和希望,

交織著不同的命運。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請別揭開這華麗的面紗——往往這面紗之下,皆流淌著泥沙俱下的命運之河。悲涼的河水,裹挾著短暫迷茫的人生,奔向逝者如斯的永恆。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面紗之上——美麗的皮囊與失控的慾望

凱蒂·賈斯汀是個空有美貌,卻輕佻無知的富家千金,她頻頻流連於倫敦的上流舞會中,虛擲了許多韶華,卻始終沒有覓得富貴多金的夫婿。

迫於慳吝母親施加的壓力,凱蒂在匆忙之間,接受了深愛她的瓦爾特·費恩的求婚,儘管她絲毫也不愛他。

瓦爾特·費恩是個內向寡言的男人,他博學多智沉穩善良,是一位優秀的醫學博士和細菌學專家,在當時的英屬海外殖民地——(中國)香港,為政府部門工作。

因某次舞會上的邂逅,瓦爾特被凱蒂的美貌和活潑所吸引,立即就愛上了她。但是他卻刻意忽略了凱蒂的美貌之下,那由她母親調教出來的淺薄頭腦以及不安分的個性。

當凱蒂答應與他成婚時,欣喜若狂的瓦爾特,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卻絲毫沒有預見到,自己的命運之河,即將奔向痛苦的遠方。

婚後,瓦爾特攜著凱蒂一同去往了香港,儘管他對妻子呵護備至,百依百順,她卻滿腹的怨言,只覺得丈夫保守沉悶,毫無魅力可言。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也就在這時,外表瀟灑優雅,實則徒有其表的政府官員查理·唐生,出現在了凱蒂的生活裡。

面紗之下的故事,自此便拉開了難堪而又沉重的幕布······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面紗褪去——幻滅的情網與命運的迭蕩
  • 三個月後,凱蒂便成了查理的情人,相較瓦爾特的沉悶無趣,查理總是精力充沛情話綿綿,天真的凱蒂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漸漸地沉淪在虛幻的情網中,迷失了自我。

    當瓦爾特發現了她跟查理的私情後,出於尊嚴和教養,並沒有立即發作。惴惴不安的凱蒂,此時反而盼望能夠和瓦爾特離婚,轉而嫁給唐生。

    痛苦不已的瓦爾特,終於向凱蒂攤牌了,他一邊訴說著心中熱切的愛意,一邊痛斥著凱蒂的輕浮行為:

    我知道你愚蠢、輕佻、頭腦空虛,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的企圖、你的理想,你勢利、庸俗,然而我愛你。我知道你是個二流貨色,然而我愛你。

    瓦爾特極度憤怒,他給了凱蒂兩個選擇:要麼立即離婚,同時查理也得離婚,馬上娶凱蒂為妻;要麼凱蒂隨瓦爾特前往內地的霍亂疫區,接替已故醫生的工作,救治病患。

    其實,瓦爾特逼迫凱蒂的目的,是要她看清楚查理的真面目,因為他本就是個無恥小人,既虛偽自私,又卑劣不堪。

    果不其然,查理在聞聽此言後,為了保全自己的前程和名聲,立即就拋棄了凱蒂,使她瞬間墮入了無盡的痛苦之淵。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虛假的愛情幻滅了,心碎已極的凱蒂,不得不跟隨瓦爾特,踏上了命途未卜的路程。

    她與他,將去往一方未知的苦難之地,在那遙遠神秘的東方,等待著他們的,是沉淪,抑或救贖?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迷惘之期——殘酷的世相與零落的皮囊

    湄潭府是一座飽受疫病折磨的城鎮,可怕的霍亂肆意蔓延,成百上千的百姓染病而亡,無情的疾疫在這塊土地上,懸起一柄危危欲墜的利劍,直指渺小脆弱的眾生。

    僕僕風塵的跋涉後,他們終於抵達了這裡。筋疲力盡的凱蒂,望見遠處寂然的山坡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它看起來華麗又莊嚴,卻蘊藏著些夕陽西下般的沉鬱和悽惶。

    凱蒂莫名覺得,這座古老的牌坊,在朝她發出隱隱的嘲笑聲,使她的心頭,愈加瀰漫出無盡的痛苦與悲傷, 她連夢中,都在哭泣。

    夫妻之間橫亙了無法逾越的鴻溝,瓦爾特昔日的溫情與笑容,都已消弭不見,只剩下一張冰冷又疏離的面龐,使痛苦難安的凱蒂,深覺自己的靈魂,再也無處安放。

    曾經有多愛,如今就有多恨,瓦爾特無法原諒凱蒂,更無法原諒他自己。常常都是這樣,越深情的人,也越絕情,愛得越深的人,恨也越深。

    苦痛交加,他把全部的自我,都投入到工作中,捨生忘死地救治病人,拼盡全力地消滅瘟疫,彷彿唯有這樣,才可以稍稍平復心頭的創傷。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瓦爾特陷入了怨恨的夢魘之中,他徘徊在善與惡的兩極,靈魂不得安寧,卻又輾轉期間,不願轉圜。

    其實人生,從來都不是單選項,既然饒恕很難,倒不如彼此放過,無論何時,任憑心中的執念入淵,都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循道而往——通往安寧的路,只能自己找尋

    貌不驚人的海關官員韋丁頓,是個心地善良智慧非凡的男人,他洞悉這對夫婦間的異常,對他們抱著由衷的善意和深刻的理解,他將引導著凱蒂,找出一條得脫苦難的“道”。

    之後,凱蒂受到修道院院長和修女們純淨靈魂的感召,決心拋下過去,找尋靈魂的歸宿。她主動承擔了照顧孤兒的工作,在這個澄澈淨潔的精神花園裡,凱蒂不斷地思考著,也在不斷地成長。

    在見到那位高貴優雅、神秘端莊,不在乎世俗偏見,深愛著韋丁頓的滿洲格格後,凱蒂感受到了東方女子追求愛情與理想的深邃之美,對世間萬物的真知灼見,她更加孜孜以求。

    凱蒂深深懺悔曾經的愚蠢行為,並真誠地向丈夫道歉,希望得到瓦爾特的原諒,希望他能從苦痛中解脫出來,哪怕是為了他自己。

    怎料凱蒂的意外懷孕,還是成了壓垮瓦爾特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的靈魂碎裂一地,這些怨憤與執念,終於拖曳著他,墜進了永恆的地獄之淵。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他人即地獄。

    在這段婚姻之中,瓦爾特既是受害者,又是施虐者,怨恨使他沉淪。在所有業已扭曲的關係裡,不放過別人的人,也是在毀滅自己。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最終,在經過與原欲的廝殺之後,在看清了禁錮人性的枷鎖之後,徹底反思了自我的凱蒂,激發出了內心的全部生命力,找到了通往靈魂深處的,安寧之路。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人生價值——不同的價值取向,不同的結局

    作為非常關注個體與人性的作家,毛姆的《面紗》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先鋒意義,他對複雜人性的觀照與解析,對男人和女人的情感認知差異,對逾越在道德之外所謂愛情的本質,對人生意義和真知灼見的探索和思考,都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借鑑,體會。

    其實對於女性婚外情感的描繪和探究,早在毛姆之前的19世紀,就引起了法國作家福樓拜的關懷與思索。

    他的名作《包法利夫人》寫於1857年,女主人公愛瑪,渴求經歷“長有玫瑰色羽毛的華麗巨鳥”般的絢爛愛情,她盲目地步入婚姻後,十分嫌惡丈夫包法利醫生的木訥。

    為了追逐不切實際的愛情,愛瑪不斷地越軌,放縱,沉淪,墮落,在屢屢被卑劣的男人拋棄後,她不僅債臺高築,心中的愛情美夢,也徹底地幻滅了,最終只好以自戕的方式,結束了悲慘的人生。

    愛瑪的悲劇命運,固然有著社會壓迫,以及他人戕害的原因,可是究其根源,卻更在於她自己。

    她渴望通過浪漫的愛情,找到自我的人生價值,但是卻從未認真思考過,何謂自我的正確定義與價值。她不僅無法看清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齟齬,反而沉湎自身的慾望,肆意放縱,毫無尊嚴。

    正是她對自己不負責任,對自身慾望毫無節制,才導致她不斷落入下流男人的愛情陷阱,以致無法解脫,走向最終毀滅。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人生路漫漫,誰都不能篤定,自己不會迷失方向,偶爾走錯了路,要記得反思和自省。無論對與錯,人生都沒有白走的路,且眾生平等,都值得憐憫。

    最不該的是,一味放縱自我,以致重蹈覆轍,自此萬劫不復。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 精神覺醒——實現生命的意義,唯有依靠自己

    從凱蒂和愛瑪的情感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唯有徹底領悟愛情與人生的本質,通過不斷的成長與反思,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才能夠完成自我救贖,迎來真正的覺醒。

    在嘆息愛瑪的結局,欣慰凱蒂覺醒的同時,我也深深認同凱蒂對於女性價值的定義:

    當我回首我是個怎樣的女孩時,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無能為力。我絕不會讓我的女兒重蹈覆轍。我要把女兒養大,讓她成為一個自由的自立的人。我希望她是個無畏、坦率、自制的人,不會依賴別人。我把她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愛她,養育她,不是為了讓她將來和哪個男人睡覺,從此把這輩子依附於他。我希望她像個自由的人那樣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計養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誠如張小嫻所說:一個女人成長的標誌,是學會狠心,學會獨立,學會微笑,學會丟棄不值得的感情。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從經濟獨立的層面來講:當代的大部分女性,都有能力通過自身的成長和努力,實現自我的價值,而不必依附於愛情或婚姻。

    從靈魂獨立的層面來講:我們對安全感的渴求、對精神慰藉的需求、對靈魂安寧的訴求,也應該通過積澱與思考,轉向對內在的自我尋求,而非依賴任何不可知的他人。

    唯有做到完全獨立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也才更有勇氣去面對,所有的愛與不愛、幸與不幸。

    動畫大師宮崎駿有言:要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就這麼一輩子,下一世你可能就不在這個世界了,任何煩惱和憂愁,唯有丟掉了,才有雲淡風輕的機會。

    結語:無論我們曾走過怎樣的彎路,經受過怎樣的磨難,都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要敢於承擔所有的因果:人生的苦與甜、對與錯、波瀾與平凡、榮華與落寞,全都可以一力承擔,勇敢向前,絕不退縮!

    毛姆《面紗》:敢於扯下生活的面紗,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寧與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