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农民,是应该外出打工,还是在家?

虹一法师


如果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建议外出打工,如果一直在家务农的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务农,种种田,养养牲畜。



50岁是一个尴尬的年龄,说老不老说年轻也不年轻,但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是一个壮年,还有动手挣钱的能力,还能养家糊口,甚至是家里的顶梁柱。

在我们打工的地方,其实有很多都已年过50。我认识一个厂里的喷油老师傅,54岁,是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村人,二十多年的喷油经验虽然大字大识一箩筐,但喷油技术特牛,手下几个徒弟,除重要紧急特难的活非他莫属外,一般只看几个徒弟干活,老板也仗义每月近7000的工资养他,也算对他忠心跟随的回报,他不但在农村建了一栋房,还帮儿子出了一套房的首付,也算有些积蓄的人。但幸运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干了二十多年依旧是个普工,年过五旬,还在与年轻人拼体力。

年过50如无技术的将无法进正规的工厂,从事最多的是环卫工人,每天早上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有种特别辛酸的感觉,他们能得到的也很微薄,可能只够一家人的能开支。


出门在外不容易 ,在家务农那是无奈。我爸在家五六亩桃园,一年的收入才1万多,包括人工、化肥、袋子(桃子套袋用的)、农药、浇地水费,除去这些最多能有60%利润。在家养了三四十只羊,今年的收购价比较好,可能有二三万块钱的收入。这与我们邻居相比,收入还是比较高的。由此可见在家是多么的辛苦,更多的是心酸无奈。

农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可能只能勉强维持日常所需。无论出门在外,还是在家务农都不容易。

向辛苦朴实的劳动者致敬!


烂漫花开


大家好,我是李茗说乡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来回答五十岁的农民,到底是该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家里。

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这主要看你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说。

如果你的父母身体健康,老人完全可以照顾自己的话,你五十岁,是可以外出打工的。



现在,农村里五十岁的人,很多都还在外面打工,像我姑父,都六十了,还在外面打小工。

而我表哥夫妇,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也一直在广东上班。因为他们女儿在上大学,我舅舅身体也还好,所以,表哥夫妇就在外面上班,每个月埩的钱,除了给我舅舅和孩子寄生活外,还是能攒下一些钱的。

五十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在家里种地,温饱肯定是能解决但是供孩子上学,真的很难。



当然,如果家中父母年迈,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的话,不要说是五十岁,就算你只有三、四十岁,也不应该外出打工,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

我有个姨婆,是我奶奶的二妹,她活了九十多岁。

我的那个表叔,他儿子和老婆都在外面打工,并且在浙江那边买了房子。本来想让我姨婆也去浙江养老的,但她岁数大了,不愿意出去,我表叔这么多年一直留在家里照顾我姨婆,直到去年姨婆去世以后,我表叔才去浙江与妻儿一起生活。

总结:五十岁的人,在农村来说根本不算老,所以,只要家里老人身体健康,是可以外出打工。如果老人需要照顾,就不应该外出打工了,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因为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就应该养她们老。


李茗说乡村


回答这个问题我心情很沉重!每敲一个字都会不由恸哭,因为我爸爸就是刚满五十岁的年纪在外打工出事的!

在这之前他虽然两鬓已见斑白,肩膀也日渐微陀,但依然身体康健精神抖擞。我从未想过他会如此一句话不留就离开!甚至他出事时没有一个家人在身边,我们再见他时已然在冰冷冷的殡仪馆内躺着,脸部和身体都被鲜花遮盖住了,我伸手想去摸摸他落在冰棺外的手指却被所谓的礼仪人员拉开了,我忍不住嚎啕大哭上前想去拽住他却被家人抱住了。那段时间我说话行为很极端,心里一直怨恨是妈妈没照顾好他,怨恨老公抱住我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其实我多想我爸爸能打骂我一顿,我这个做女儿的没为爸爸尽一天孝道!

后来每天在脑海里回想,生老病死,天灾人祸!谁又能看得透摸得清!五十岁,上有老下有小想退休不敢退,想拼命又拼不过的尴尬年纪。或许大多数人总想着再拼拼再坚持坚持到了六十岁我就带孙子享清闲去,我爸他也总是这样说,“活到老干到老”。殊不知你们这样的想法让儿女晚辈情何以堪。我一直劝他都快五十岁别拼命干了,儿女自有儿女福,您保重身体才是我们当儿女的最坚强后盾,我们在外无论苦累无论天涯海角内心深处总是知道家里有父母是温暖的!就像一盏灯内心不会黑暗!

今天回答这个问题我真是感触颇深,在此想劝告各位临近五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们希望你们能收住您们年轻时立下的雄心壮志回归家庭吧!不要再想着为儿孙再苦熬几年,不要再想着年轻身壮无所谓,认清现实吧!您老了,别逞能了!回归家庭吧!别让儿女心中的那盏灯灭了。

我建议,回归家庭吧!


农村俩宝妈小杨


人到了年龄,不是不想干活,而就是难找到合恬的工作,比如那些工作时间太长或上夜班我就受不了,到了50多岁了,总不能象年轻时那么不要命的拼吧,我己经两年没有工作了,不是不想找,钱多钱少无所末,就是不是时间长就是还上夜班,我今年还只有53岁,工作难找。


光华之怡


看到这个问题就想说两句,因为我64年生人,说老早点,说小已年过半百。可我一直在在外打工,虽然孩子们该娶的娶了该嫁的嫁了,但你不打工钱从何来?向孩子们要,说实话,话好说口难涨。现在的年轻人更不容易,拖家带口,上班,做生意都不好做。我还是坚持靠自己,只要身体允许,自食其力,没啥不好的


海燕141849171


五十岁的农民,是应该外出打工还是在家?

就这没边没沿的一句问话,这样的情况可是五花八门,什么状况都有。五十岁为知命之年,按一般的农民情况说,在这个年龄段,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还不敢称老,但部分已当了爷爷了。如果儿子或女儿有“出息”的,条件好,确实有不用干活和打工,顶多接送孙辈上学,其它时间就是自由时间了。有的条件一般般,儿子打工的,自己愿意操持地的,仍以种地干农活为主。有的歇不住的,在把地流转出去后出外打工的,说打工一般工厂好单位不好说了,只是看个门站个岗,或去畜禽养殖场,挣个零花钱。


五十岁的农民,即使是二老父母都在的,就说健康,多数都得在70岁以上了,且不说疾病缠身,生活自理不便,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养儿养女防备老”!这都是千年古训和传承。尽管也有忤逆不孝的龟孙类,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能遮个大场的。老了的时候还是儿女照料伺候为主。别完全指望国家养老,那是确实没有生活条件的,国家才管的。

因此,农民五十左右岁数的,出去打工的不多,在家操持几亩地、照料老人、接送孙辈上学占相当一部分。没有老人的、孙辈大点的住校不用接送的,地也流转出去的,基本没有什么事的,是少部分。如我等这类人,孙子在本村上小学,家离学校百八十米远,她奶奶比我还欢呢!我一是有点腿疼,休息不疼。别的没事,再说我每天还得上头条悟空问答里答题忙乎呢!



所以说,五十或至六十左右的农民,家家户户不尽相同,什么情况都有。这都是农村的现状。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如果子女比较孝顺,想要你在家照顾自己的孙子的话,也可以在家养老不出去。因为人这一辈子很短,能够与自己的孩子相处的时间更短,毕竟已经50岁啦!所剩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能够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也是很好的。

可能,这件事的看法,很多人不尽,相同,但是我想唯一的心就是想让自己的老人能够老有所依。所以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养老,尊重老人的意愿才是最为重要的。

嗯...这个,我觉得还是看个人情况而言吧。五十岁,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很老的年纪吧,如果身体健康的话,自己也有这个想要打工的意愿,那就完全没问题啊,我们还常说呢,活到老,学到老,出去打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说背井离乡,但是可以见识到更多的人生啊,没必要非要屯在家里这个小地方做井底之蛙,去外面,趁着自己还能走的动,还有力气折腾,为什么不呢?再说,还有多一份的经济来源,也能给子女减轻一些负担,毕竟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经济压力都是很大的,从这个层面说,走出去打工是最好的选择。





我爱穿马夹


五十岁的农民,处于最尴尬的境地。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需要照顾,下有还无法顶门立户的孩子。家里条件稍好些的,孩子早早成家了,生了孩子也需要帮着带,孩子还未成家的,更是发愁。

五十岁的农民,身体好的,在城里建筑工地或室内装修等地方打工的比较多。除了一些有点技术的,活儿相应轻松,大部分属于重体力劳动者。我曾走过一些乡镇或个体的小厂,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还是不少的。

五十岁的农民,在现在的农村,绝对是“青壮年”。因各种原因不能出去打工的五十岁农民,那在家里就是主劳力。种地,种蔬菜,摆弄果树,养几只羊,农闲时候打打零工,……基本一年到头难得歇息。阿兮经常跑农村,所以知道,现在农村种地农民的年龄,远远不止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甚至八十岁还在种地干农活的农民,大有人在。

曾遇到一个五十岁的农民工,是在医院。那年我母亲眼睛白内障,我在医院陪母亲做手术,而这位农民哥,就跟我母亲同一病房。他在建筑工地上开切割机,结果出了事故,锯条飞出,一只眼睛没了。他一个人住院,身边没有人照顾,却睡得踏实,躺在床上鼾声震天。

我跟他有简单的交流,他告诉我说,他是武汉人。大儿子在读大学,小儿子读高中,学习很好。他老婆在家里照顾孩子和父母,种着地。目前,就他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我问他出了事为什么老婆没赶来?他羞涩地说:几千里,来回要好多钱呢。他又有些小兴奋地告诉我:“是工伤呢,这次手术费用都是单位负责,等伤好了,再去评残废等级,就可以有补偿了。”他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五十岁的农民工,他们考虑的也许更多。眼看着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回家后,他们也没有退休什么的可以拿,对未来的困惑很多。也许这位农民哥看来,他用一只眼睛换来一笔伤残补偿,是值得欣慰的


川湘缘I


五十岁真的是个尴尬的年龄!孩子虽然成人自立。但是如果没有稳定收入和足够的积蓄。日子也是很难熬的。说实话我正处在这个尴尬境地。雄心壮志激情依然在。无奈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想出去打工吧,父母年迈,不忍心把他们丢在家里无人照顾。都知道养儿防老,可是现今有几个人真正的能够做到父母在不远行?更多的是把父母丢在家里自生自灭。这样的情形农村多了去了。老人再有不舍也不会提出要求,都知道现在的生存压力很大。物价飞涨,怎么活?

不出门吧,没收入,行走坐卧都要钱,一家人身体都很健康还好,要是有天灾人祸,谁生病住院那才要命!种庄稼吧,粮食不值钱,除了种子农药化肥所剩无几。承包土地搞种养吧,需要大笔资金不说,关键农村干啥都得靠天,靠运气,不是说只要付出了就有收获。付出跟收获成正比永远只是传说!对五十岁还没有稳定经济来源没有丰厚积蓄的人来说,这是个压抑郁闷矛盾痛苦的年龄。有志不能伸,有苦不能说。有多少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乡村daV


针对于这一个问题,50岁是应该出去打工还是留在家里。

这是一个很灵活的一个问题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的几个观点,50岁左的人,在这个时候的一个状态,他是想要去打工还是想要留在家里,主要看他的一个价值观是怎么样子的,他如果想要在农村实现自我价值,还是想说在社会上实现自我价值,无论在哪里,360行行行出状元,只是选择不同一样,但是给社会带来的价值都是有的第二,就是看子女方面,因为现在80后90后,正好50岁的这一辈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父亲或者母亲,那如果是子女在城里面的话,工作比较繁忙,他们可以到城里面去带孙子女这样的话,子女也会比较轻松一点,也会增进跟孙子跟父母这一辈的一个情感,不然现在很多子女都很排斥父母帮忙带小孩,这样子就会有一个隔阂和代沟。这样子的话,帮忙子女带小孩其实就是子女能够静下心来去做更多的事情,就相当于说是给子女打工带孩子了。(虽然有点不好听,但是确实也是这个意思)古话不是有说吗,子欲养而亲不在,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呆在身边,嗯,总会能够相互照顾,才不至于那么孤苦零丁的一个人。

所以说,50多岁是在城里打工好,还是在家里面好,无论你是在哪里能够实现你的个人价值,都是值得的,最主要是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富足,真正的老有所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